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课堂提问的环节,目前在我们的英语教学课堂中,教师更多的是对很多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但是在课堂提问环节方面还不够重视,还是存在提问过于模式化,答案单一等等问题,还有课堂提问的目的也更多是为了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复习,所以对课堂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阻碍。我们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和研究了英语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环节,希望在理论上为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支持。本文通过对课堂提问环节的作用以及课堂提问当前状况的反思,对于课堂提问环节的发展如何推进,进行了一些战略性思考,希望初步地对初中英语课堂提问艺术进行探索,为以后的英语教学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1. 关注每一个学生
课堂学习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种集体的活动中心锻炼自己的能力,施展自身的才干;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能力的强弱、接受能力的快慢等等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习稍差的学生也能有信心学好英语,而学习程度稍好的学生也对英语更有学习动力。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各得其所。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只是针对尖子生,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多数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我们可以安排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来完成一些难度稍大的问题,而对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就要为多数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参与到其中,做到共同提高。此外,教师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进行评价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加以关注。在课堂提问时,也许他们的回答不是很正确,但是教师也要学会在他们获得哪怕一点点的成绩时,也要对他们进行欣赏和赞扬, 赞赏他们的努力,而不是冷落和嘲笑他们。总之,对于学生回答教师的评价必须公正、客观、科学,要鼓励和关注每一位学生。
2. 延长等待时间
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课堂发问之后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回答。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提问之后停留几秒就开始点名最为反感。因为此时可能一部分学生还正在思考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准备不充分而表现出一种恐惧感,害怕自己回答错误并且受到学生的嘲笑。正因为这种恐惧有很多外语学习者会在中途放弃学业。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提示和纠正,哪怕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在课堂提问之后,最好把等待的时间控制在7到9秒,这样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答对问题的概率也会大大地提高,推理性的回答会增多,回答的平均长度也会增加、最后主动应答的学生也会增多。因此,Nunan 提出,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延长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3. 提问要有趣味性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被动的,是“让我学”,“要我学”,而在此次课程改革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也就是“我要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应该是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就决定了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因为只有产生兴趣才会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而不再是一种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变成一种愉快的体验,才能让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要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特别注意学生的兴趣性,也包括课堂提问的环节。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问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提问。教师设计的问题对课堂教学再有帮助,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那么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课堂提问是否具有趣味性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4. 把握原则进行提问
对于课堂提问环节来说,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提问环节的原则,在组织问题进行提问,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教学提问环节的偏颇,并且能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通常英语提问环节的原则包括了几个方面,分别是了解学生、充分准备、充分思考时间等等。了解学生是指在选择问题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同一年级的学生,可能由于思想发展程度以及学习习惯的不同,在理解问题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特点;充分准备则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对包括提问内容和提问时间设定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问题进行总结,并且保证问题的清晰程度;而充分的思考时间是指教师要在提问之后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而且不能把提问环节变成形式化的过程。
总之,课堂提问也同样“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关键在于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际。要善问,同时要善于释疑,这样才能诱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并且提高了教学质量。今后,通过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打造更具艺术性的课堂提问,打造高校的英语课堂。
[1] 李融. 刍议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J]. 求知导刊, 2013(02).
[2] 刘白. 也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J]. 校园英语, 2014(33).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常青初中)
1. 关注每一个学生
课堂学习应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这种集体的活动中心锻炼自己的能力,施展自身的才干;应该针对每一个学生的智力差异、学习能力的强弱、接受能力的快慢等等提出不同的问题,让学习稍差的学生也能有信心学好英语,而学习程度稍好的学生也对英语更有学习动力。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各得其所。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只是针对尖子生,那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挫伤多数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我们可以安排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来完成一些难度稍大的问题,而对一些难度不是很大的问题,就要为多数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都能参与到其中,做到共同提高。此外,教师在学生回答完毕之后进行评价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加以关注。在课堂提问时,也许他们的回答不是很正确,但是教师也要学会在他们获得哪怕一点点的成绩时,也要对他们进行欣赏和赞扬, 赞赏他们的努力,而不是冷落和嘲笑他们。总之,对于学生回答教师的评价必须公正、客观、科学,要鼓励和关注每一位学生。
2. 延长等待时间
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思考能力,在课堂发问之后留出适当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回答。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于提问之后停留几秒就开始点名最为反感。因为此时可能一部分学生还正在思考中,还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准备不充分而表现出一种恐惧感,害怕自己回答错误并且受到学生的嘲笑。正因为这种恐惧有很多外语学习者会在中途放弃学业。这时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提示和纠正,哪怕花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在课堂提问之后,最好把等待的时间控制在7到9秒,这样学生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之后,答对问题的概率也会大大地提高,推理性的回答会增多,回答的平均长度也会增加、最后主动应答的学生也会增多。因此,Nunan 提出,对于英语学习来说,延长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是至关重要的。
3. 提问要有趣味性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是被动的,是“让我学”,“要我学”,而在此次课程改革中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性,也就是“我要学”,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应该是一种内在需要。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就决定了是“我要学”还是“要我学”,因为只有产生兴趣才会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而不再是一种负担,有了兴趣学习就会变成一种愉快的体验,才能让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想要让学生的学习更主动更积极,教师就需要在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特别注意学生的兴趣性,也包括课堂提问的环节。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来设计问题,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提问。教师设计的问题对课堂教学再有帮助,如果学生没有兴趣,那么效果肯定不会太好。所以,课堂提问是否具有趣味性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4. 把握原则进行提问
对于课堂提问环节来说,教师首先需要明确提问环节的原则,在组织问题进行提问,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教学提问环节的偏颇,并且能有一个宏观的把握。通常英语提问环节的原则包括了几个方面,分别是了解学生、充分准备、充分思考时间等等。了解学生是指在选择问题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同一年级的学生,可能由于思想发展程度以及学习习惯的不同,在理解问题时也会产生很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把握好特点;充分准备则是要求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对包括提问内容和提问时间设定等方面进行充分的准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问题进行总结,并且保证问题的清晰程度;而充分的思考时间是指教师要在提问之后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而且不能把提问环节变成形式化的过程。
总之,课堂提问也同样“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 。关键在于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际。要善问,同时要善于释疑,这样才能诱发学生内在的驱动力,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促使学生思维发展并且提高了教学质量。今后,通过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打造更具艺术性的课堂提问,打造高校的英语课堂。
[1] 李融. 刍议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J]. 求知导刊, 2013(02).
[2] 刘白. 也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J]. 校园英语, 2014(33).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常青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