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研究

来源 :启迪·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小学音乐课程学习可以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欣赏水平,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在小学欣赏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策略,可以让学生多角度地与音乐融合,更容易体会音乐的内在美。因此,在小学音乐中,教师熟练运用体态韵律的欣赏技巧,有助于学生发展综合素质。为了激发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主要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将其与律动结合进行教学总结探讨。
  关键词:小学音乐 欣赏教学 声势律动
  声势律动指的是在音乐课堂中由教师采用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跟随音乐的节奏和韵律进行摇摆,让身体的律动与音乐节拍进行吻和,以此加强学生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借助声势律动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借助身体动作更好地感知音乐的美感,提升自己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
  一、声势律动在激趣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兴趣最为重要,學生对音乐欣赏的内容产生了兴趣,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指导,才愿意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小学音乐因素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声势律动力激趣,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欣赏音乐作品。比如在欣赏《歌声与微笑》这首歌曲时,首先教师就可以先用多媒体等音乐设备给学生播放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一下这首歌的旋律,之后教师可以采取拍手、跺脚或者拍打物品的方式打出这首歌曲的节奏,对学生的听觉系统进行刺激。之后教师鼓励学生跟随自己一起用声势演奏、身体律动的方式来演唱这首歌曲,体会这首歌曲的节拍,感受不同节拍下的不同情感等。同时,为了强化学生对歌曲的感知与欣赏,可以同桌为单位分段打节奏,相互鼓励,互相比较,增强学生对该首歌曲节奏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声势律动在气氛营造中的运用
  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欣赏中的应用,能够营造很好的欣赏氛围,使学生感受到音乐课堂的魅力所在,然后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音乐学习与欣赏中来,而且在一定的情景与氛围之下,学生能够很好地感受音乐作品想要传达出的感情,与创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欣赏《小朋友,爱祖国》这首歌曲时,教师就可以在备课阶段准备一些有特色的图片或者视频等资料,对爱国相关的内容进行展示,营造一定的氛围。在之后的音乐学习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为音乐伴舞。通过舞蹈的肢体动作与音乐结合到一起,将自己的肢体尽情地释放开来,将自己在音乐作品中所获得的情感通过肢体动作、声势演奏等方式表现出来。这样课堂上能够形成非常浓厚的爱国氛围,学生的音乐体验会得到明显的增强,对作品的欣赏能力也会的大大地提升。
  三、声势律动下的音乐与肢体的融合
  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最重要的就是两点,一个是音乐一个是肢体,将两者有机地融合到一起才能够使学生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才能够对学生进行高效的学习指导。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将两者结合到一起,并抓住两者结合的契机点,帮助学生在声势律动带动下感受音乐作品的节奏、旋律以及情感等。比如,在音乐欣赏中,节奏感强、情感比较热烈的歌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通过欢快的舞蹈或者肢体动作配合律动。而对于舒缓性的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伸展身体,做一些瑜伽放松类的动作。让学生在肢体动作的配合下感受不同歌曲的不同节奏,体会不同作品的不同内涵,深化学生对音乐要素的理解,实现提升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教学目的。
  四、声势律动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在过去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很少会涉及欣赏类的教学内容,教师多组织学生教唱和学唱,或者利用多媒体等播放设备为学生播放歌曲。长时间地应用单一的教学方式,会导致音乐课堂失去原本的教育价值,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会逐渐地下降。另外,小学生年龄小,对很多音乐理论方面的知识理解不到位,所以一味地教唱歌曲、学习理论知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对小学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素养,也就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既能够提升唱歌能力,又能够形成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能够在音乐歌曲学习之后有自己的想法,并将自己的想法与音乐作品的情感联系到一起,这才是真正地达到了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提升的目的。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声势律动的运用,利用声势律动来激发学生想要欣赏音乐、鉴赏音乐的欲望。例如在学习《风铃》这一首歌曲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身边的旧物自己制作一个风铃,然后利用肢体来展现出歌曲中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身体与音乐是融合到一起的,能够培养学生的節奏感,更加深刻地体会歌曲的意境,而自己动手制作,亲身参与律动的方式,能够使学生的音乐感知力大大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也会逐渐提高。
  总之,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将律动教学应用于其中,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与鉴赏能力,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就需 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进行调整, 借助声势律动调动学生兴趣,丰富学生体验,强化学生能力,营造合适的教学范围,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琴.律动校园,音乐绽放——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8,(16).
   [2]杨爱娟.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应用初探[J].北方音乐,2018,(05).
   [3]苏丽莉.浅谈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7,(12).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出现为会计信息化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技术在会计工作中的应用,必将大大提升会计工作效率以及会计信息的准确程度,为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助力。但是,人工智能仍处在发展更新的阶段,不可避免地出现硬件和软件等技术风险以及电子信息化时代共有的数据安全风险等问题。企业财务部门在将人工智能引入到会计信息采集、处理和储存的过程中,必须采取一定措施规避风险
【摘要】 虽然机动车为人们的日常出行提供了极大地便利,但是机动车辆的尾气排放,也对城市空气产生了污染,对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损害。基于此,本文重点针对城市机动车尾气治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旨在合理控制城市中的机动车数量,优化城市的交通运输能力,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相对理想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 机动车;尾气;大气污染;治理  【DOI编码】 10.3969/j.is
【摘要】 “三合一”场所内发生火灾的频率大幅度提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三合一”场所内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文通过分析“三合一”场所的特点及其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寻找解决“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的对策。  【关键词】 “三合一”场所;火灾隐患;火灾防控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6.048  "Three-in-one
【摘要】 电子天平和电子秤在社会上的应用愈发广泛,已成为重要的衡器。电子天平和电子秤在使用范围、使用精度等方面有较大的不同。基于此,本文将重点进行电子天平和电子秤之间区别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电子天平;电子秤;区别分析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6.044  Study o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lectro
【摘要】 本文通过现场检查资料、专家总结和实际经验,分析新标准实施后企业建设现状和新管理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改进对策,希望能够对煤矿企业提高标准化建设水平起到一些帮助。  【关键词】 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煤矿企业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6.045  Analysi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af
【摘要】 本文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网站制作工具Django的MVC架构思想,并结合示例进行了说明,对进一步深入理解并运用dango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 Django;MVC;架构  【DOI编码】 10.3969/j.issn.1674-4977.2021.06.039  Analysis on the MVC Architecture of Web Development T
摘要:过渡环节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尤为重要,过渡环节的组织与管理情况直接影响到活动的举办效果。本文结合相关幼儿园的实际案例以及幼儿的心理情况,分析目前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存在的弊端,从多个方面提出了有效组织与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幼儿园;一日活动;过渡环节  过渡环节相当于两项活动之间的转变过程。一个优秀的过渡环节设计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为丰富有趣的学习机会,同时也提高本次活动的执行效率与质量。但很
摘要:绘本中生动图画与少量文字结合使阅读内容生动形象,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从而激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了幼儿的阅读能力。本文首先分析了绘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接着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激发小班幼儿绘本阅读兴趣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 绘本阅读 兴趣培养 策略分析  一、小班幼儿绘本阅读存在的问题  (一)、绘本选择不当,幼儿难以激发阅读兴趣  绘本以图画为主要表现形式,同时配有少量文字叙述一整件事给予
摘要: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最基础的一项学习技能,所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培养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小学生对概念、计算公式的探索,增强学生的记忆,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以及观察力等,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数学综合素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依旧存在着很多的阻碍因素使得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基于这一现实情况,老师要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
摘要:在新课标的导向下,核心素养逐渐成为课程教学当中的热点词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也成为教师非常重要的教育任务。所谓的核心素养一般情况下就是指,学生在接受学科教学开展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满足自身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所以,在课程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应该真正地做到多措并举,加强核心素养的良好培养,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可以变得更好。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