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智力因素常表现为内驱力量作用于智力因素,对学生的认识过程起着调节作用,决定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水平。教师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美术的成绩不断提高,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而且更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那么,在美术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一、启发兴趣,激发欲望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尤为重要。要使学生适应学习美术的要求,首先就要启发他们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如我在教学生学习中国画时,先引导学生直接从接触毛笔、墨汁、宣纸、颜料等美术材料开始,让他们直接感受中国文房四宝的魅力,接着引导学生直接观察自己的范画作品,从而感受翰墨飘香的韵味,以引起学生们好奇的疑问:这些材料是怎么制成的?优秀作品是怎么画出来的?以此勾起他们去深入探求了解中国画的有关知识和创作技法,如文房四宝的来历、用途,中国画有几种画法以及笔法如何等。让他们亲眼感受中国画的神奇魅力,不断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激起他们心中兴趣的涟漪,进而引起他们想主动去临摹、表现、创作的欲望。
同时,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两个空间,与学生展开平等、开放、自由的对话,与他们打成一片,跟学生进行心灵交流,不断了解他们学习美术的实际情况,以掌握他们美术学习的动向。努力创造一种融洽、宽松的美术学习氛围,引导他们走近美术,认识美术,对美术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热爱美术,领略美术的无限趣味。
二、培养情感,陶冶情操
情感价值是新课程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的特点是有鲜活生动的形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因素。通过美术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的目的,使学生学会观察欣赏美,感受体验美,表现创造美。
良好的情感是美术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就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不断推动学生向积极向上的情感方面发展。如笔者引导学生欣赏中国艺术大师徐悲鸿的奔马作品时,就结合徐悲鸿的生平简介、生活年代、当时的社会背景、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多方面去深刻体会徐悲鸿笔下的马所表现的真正思想内涵。他主要处在20世纪前期的战争动乱年代,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他借马来表现中华民族的奋勇抗争、抵御外辱的坚强雄健精神。他将立体的西洋油画手法与中国画的传统笔法有机地融合起来,所以他笔下的马笔力遒劲,立体动感极强,奔放不羁,勇敢前冲。由此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又熏陶了他们的情操,不知不觉渗透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加强情感体验,感受审美愉悦。美术教学中的活动性极强,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如眼要观,脑要想,手要动,是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与协调配合。在美术教学的完整过程中,充分获得情感体验。笔者在教授素描时,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对物象或画面进行准确细致地观察,留下整体印象,用他们自己艺术的眼光去准确测量。在观察的同时要求学生脑子不断思考,以便在脑中打好构图的底稿。之后手中用笔进行准确地描摹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美好的客观物象。当然,从开始到完成一幅真正完整的作品并非那么容易,它除了需要学生一定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想象空间能力、认识表达能力外,更需要情感、意志力、恒心等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密切配合。有些同学想半途而废,随便敷衍了事。发现这种现象,我就给予他们技能上的指导,循循善诱,“授道解惑”,使他们从中领悟素描的正确表现方法,更主要的是耐心细致地安慰他们要增强信心,鼓起勇气,自始至终,面对困难不言放弃,战胜自我,成功就在眼前。经过一番努力,许多学生终于按要求完成了任务,画出了自己理想的素描作品,体验到了表现创作过程的愉悦美感。
三、锻炼意志,具备恒心
意志力是意志过程的个人特点,它既是个人性的意志品质特征,又指人们对达到既定目标而自觉努力的程度。美术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又是锻炼学生坚强意志的过程。意志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可低估。通过美术教学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是美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自信心是保证美术教学进行的动力。尤其刚刚接触美术的一些中学生,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老师要求他们完成美术作业时,总以“我不会”“太难了”为由而拖拉,显出自卑的心态。面对这些学生,我没责备他们,而是与他们和蔼地交谈,询问他们的原因,同时用坚定的目光和语言鼓励他们:“你能行,老师相信你!请相信自己吧!”由于得到老师的鼓励,他们很快就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状态,很多人马上就试着去努力完成,结果居然完成得也不差。
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并非一朝一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超限拔高,影响身心健康,也要适当督促,以防他们的懈怠。如在进行书法教学时,结合实际,确定从楷书入手,打好基本功。我先让学生选择好一种适合自己的楷书字帖。有的选瘦劲奇险的欧体,有的选丰韵饱满的颜体,有的选硬朗刚健的柳体,有的选妩媚俊秀的赵体,等等,不一而足。开始训练基本笔法,规定他们每天写三遍,一两周后待基本笔法写准了,转向训练单个的字体,字数为每天10个,要求反复练,临得像。有些学生开始不适应,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养成了自觉的行为习惯,去主动练字,并且已有明显的进步,也使他们的意志得到稳定的保持。
总之,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无论对于美术教学本身,还是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知识技能、兴趣爱好、审美情感、意志毅力、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海门市树勋初中)
一、启发兴趣,激发欲望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故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尤为重要。要使学生适应学习美术的要求,首先就要启发他们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如我在教学生学习中国画时,先引导学生直接从接触毛笔、墨汁、宣纸、颜料等美术材料开始,让他们直接感受中国文房四宝的魅力,接着引导学生直接观察自己的范画作品,从而感受翰墨飘香的韵味,以引起学生们好奇的疑问:这些材料是怎么制成的?优秀作品是怎么画出来的?以此勾起他们去深入探求了解中国画的有关知识和创作技法,如文房四宝的来历、用途,中国画有几种画法以及笔法如何等。让他们亲眼感受中国画的神奇魅力,不断激发学生广泛的兴趣,激起他们心中兴趣的涟漪,进而引起他们想主动去临摹、表现、创作的欲望。
同时,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课堂和课外两个空间,与学生展开平等、开放、自由的对话,与他们打成一片,跟学生进行心灵交流,不断了解他们学习美术的实际情况,以掌握他们美术学习的动向。努力创造一种融洽、宽松的美术学习氛围,引导他们走近美术,认识美术,对美术逐渐产生浓厚的兴趣,不知不觉热爱美术,领略美术的无限趣味。
二、培养情感,陶冶情操
情感价值是新课程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非智力因素的一个重要方面。美术的特点是有鲜活生动的形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因素。通过美术教育达到培养学生审美的目的,使学生学会观察欣赏美,感受体验美,表现创造美。
良好的情感是美术学习的催化剂。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就要加以正确的引导,不断推动学生向积极向上的情感方面发展。如笔者引导学生欣赏中国艺术大师徐悲鸿的奔马作品时,就结合徐悲鸿的生平简介、生活年代、当时的社会背景、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风格等多方面去深刻体会徐悲鸿笔下的马所表现的真正思想内涵。他主要处在20世纪前期的战争动乱年代,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他借马来表现中华民族的奋勇抗争、抵御外辱的坚强雄健精神。他将立体的西洋油画手法与中国画的传统笔法有机地融合起来,所以他笔下的马笔力遒劲,立体动感极强,奔放不羁,勇敢前冲。由此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获得审美享受的同时,又熏陶了他们的情操,不知不觉渗透了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
加强情感体验,感受审美愉悦。美术教学中的活动性极强,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如眼要观,脑要想,手要动,是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与协调配合。在美术教学的完整过程中,充分获得情感体验。笔者在教授素描时,首先引导学生认真对物象或画面进行准确细致地观察,留下整体印象,用他们自己艺术的眼光去准确测量。在观察的同时要求学生脑子不断思考,以便在脑中打好构图的底稿。之后手中用笔进行准确地描摹表现,画出自己心中美好的客观物象。当然,从开始到完成一幅真正完整的作品并非那么容易,它除了需要学生一定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想象空间能力、认识表达能力外,更需要情感、意志力、恒心等一系列非智力因素的密切配合。有些同学想半途而废,随便敷衍了事。发现这种现象,我就给予他们技能上的指导,循循善诱,“授道解惑”,使他们从中领悟素描的正确表现方法,更主要的是耐心细致地安慰他们要增强信心,鼓起勇气,自始至终,面对困难不言放弃,战胜自我,成功就在眼前。经过一番努力,许多学生终于按要求完成了任务,画出了自己理想的素描作品,体验到了表现创作过程的愉悦美感。
三、锻炼意志,具备恒心
意志力是意志过程的个人特点,它既是个人性的意志品质特征,又指人们对达到既定目标而自觉努力的程度。美术教学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又是锻炼学生坚强意志的过程。意志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不可低估。通过美术教学锻炼学生的意志力,是美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自信心是保证美术教学进行的动力。尤其刚刚接触美术的一些中学生,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信心,老师要求他们完成美术作业时,总以“我不会”“太难了”为由而拖拉,显出自卑的心态。面对这些学生,我没责备他们,而是与他们和蔼地交谈,询问他们的原因,同时用坚定的目光和语言鼓励他们:“你能行,老师相信你!请相信自己吧!”由于得到老师的鼓励,他们很快就从“要我学”转变到“我要学”的状态,很多人马上就试着去努力完成,结果居然完成得也不差。
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在美术教学中并非一朝一夕,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超限拔高,影响身心健康,也要适当督促,以防他们的懈怠。如在进行书法教学时,结合实际,确定从楷书入手,打好基本功。我先让学生选择好一种适合自己的楷书字帖。有的选瘦劲奇险的欧体,有的选丰韵饱满的颜体,有的选硬朗刚健的柳体,有的选妩媚俊秀的赵体,等等,不一而足。开始训练基本笔法,规定他们每天写三遍,一两周后待基本笔法写准了,转向训练单个的字体,字数为每天10个,要求反复练,临得像。有些学生开始不适应,但一段时间后,他们就养成了自觉的行为习惯,去主动练字,并且已有明显的进步,也使他们的意志得到稳定的保持。
总之,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无论对于美术教学本身,还是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知识技能、兴趣爱好、审美情感、意志毅力、个性特点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海门市树勋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