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施工方作为项目相关方之一并非是单独存在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往往由包括工程总承包单位、工程分包单位以及材料供应商等多方共同组成。因此,在施工方内部对各利益相关方在施工过程中的博弈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从施工方内部选取施工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作为博弈参与人,通过博弈分析得出结论:为了符合工程实际来提高分包单位施工过程中按规范施工的概率,总包单位应注意对分包单位管理环境中营造的轻松气氛,同时注重激励,保证分包单位的乐观程度控制在合适的区间。
引言
在施工方内部,主要分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其中分包单位又分为工程分包单位和材料供应商(劳务分包单位由工程分包单位自主选择)。在施工方内部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质量、安全、进度等重要的管理内容。施工总承包方往往在其中对分包单位负责检查监督和奖惩的工作环节,而分包方在其中主要决策是否选择积极按规范施工的策略集。两者的博弈过程正是影响工程质量和结果的重要因素。
1、 博弈模型的假设
1.1参与人:我们设博弈双方的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分别为参与人G和参与人B。
1.2行动:我们设总包单位的策略集为S1=(S11 ,S12),S11表示总包单位监督检查分包单位的各项施工环节,S12表示总包单位不检查分包单位的各项施工环节。同样,我们设分包单位的策略集为S2=(S21 ,S22),S21表示分包单位按规范正常施工,S22表示分包单位偷工减料的不规则施工。其中,假设两博弈参与人同时的独立制定策略,且不受对方策略干扰而存在前后顺序,则此博弈模型为静态博弈。
1.3信息:基于对项目内部信息管理的优化和信息障碍的降低,博弈双方对彼此的相关信息完全了解,即彼此了解对方的策略集和支付,构建博弈模型即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1.4支付:设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支付分别为UG和UB。其中,我们令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计为C,分包单位若选择不规范施工则从中得利或得的利润计为np(其中n为分包单位的乐观系数)。而一旦总包单位检查出分包单位的不规范施工情况,则不但得不到因不规范施工而得到的利润p,还要承受总包方处以的惩罚金A。而如果分包單位选择不规范施工,同时总包单位没有检查到并作出处理,则之后由监理单位发现处理作出的惩罚金计为R,由总包方独自承担。由此可得:
UG(S11 ,S22)=-C+AUG(S11 ,S21)=-CUG(S12 ,S21)=0 UG(S12 ,S12)=-np-A
UB(S11,S22)=-A UB(S11,S21)=0 UB(S12,S21)=0 UB(S12,S12)=np
1.5概率:设α为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施工进行监督检验的概率,设β为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由此得到混合战略模型的博弈矩阵如下表1-1所示。
2、 纳什均衡
确定β,总包单位监督(α=1)和不监督(α=0)的收益期望分别为:
EA(1,β)=-Aβ+(-C+A)(1-β)=-C+A-Aβ(2-1)
EA(0,β)=0β+(-np-A)(1-β)= -np-A+ npβ+ Aβ (2-2)
令EA(1,β)= EA(0,β),则可求β
β=(A-C+ R + np)/( np+ R +A)=1-C/( R +A+ np) (2-3)
同理,确定α,分包单位选择规范施工(β=1)和不规范施工(β=0)的收益期望分别为:
EB(α,1)=0α+0(1-α)=0 (2-4)
EB(α,0)=α(-A)+ np(1-α)=-Aα+ np-αnp (2-5)
令EB(α,1)= EB(α,0),则可求α=np/(np+A) (2-6)
由此可得出此博弈的混合策略均衡的为(α=np/(np+A),β=1-C/(R+ A + np))。可知总包单位选择监督检查分包单位的概率为np/(np+A),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为1-C/(R+ A + np)。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总包单位进行检查监督的概率大于np/(np+A),则分包单位最优策略应是按规范施工;而如果总包单位进行检查监督的概率小于np/(np+A),则分包单位的最优策略是选择不规范施工。反过来思考,如果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小于1-C/(R+F+ np),那么总包单位的最优策略应是选择监督检查;而如果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大于1-C/(R+F+ np),那么总包单位的最优策略应是不选择监督检查。
3、 施工方内部静态博弈结果分析
从均衡结果可得知,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施工进行监督检验的概率α和分包单位若选择不规范施工则从中得利或得的利润p、总包方因分包方不按规范施工而处以的惩罚金A及分包单位不规范施工的乐观系数n有关。而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β除了与上述因素有关以外,还与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C、监理单位发现处理作出的惩罚金R有关。若A变大,那么α变小,β变大,即总包单位监督检查的概率减小,同时分包方按规范施工的概率加大。而R增大时,α不变,β变大,即分包方按规范施工的概率加大。而当np增大时,α和β均增大。而当C增大时,β变小。
4、 指导意义
4.1对于总包单位的检查监督成本C,虽然通过使其降低可以使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β增大。然而结合工程实际,总包单位的检查监督成本往往很难压缩,因此这种方式的优化不做考虑。
4.2对于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不规范施工的惩罚金A,通过提高,可以减小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施工进行监督检验的概率α的同时又能提高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β。然而根据工程实际管理经验,对于惩罚金A并非越高越能解决分包单位人员施工规范与否的问题。对于惩罚金A提高到一定限度后,过高的话会导致分包单位管理人员的抵触情绪增强,降低项目管理的质量。
4.3监理单位发现问题处理作出的惩罚金R增大后,相应的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β也会提高。在实际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加大对总包单位的处罚力度后,总包单位自然会通过压力传递的方式加大对分包单位的处罚力度,在保证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施工进行监督检验的概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是相对理想的。然而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监理单位一旦对施工总承包单位处以惩罚金,那对总包单位的行业信誉的打击会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总包单位在长期博弈过程中绝对不可取的策略。因此,对于通过提高监理单位对总包单位处罚金的方式还应具体斟酌考虑。
4.4对于提高分包单位选择不规范施工从中的利润p,主要取决于程度系数n的取值。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乐观系数n也可以看成是分包单位完成施工工作的心态指数。n的取值在合理区间,可使分包单位在正常。心态愉悦的环境中规范的完成施工过程。对此,总包单位可通过激励的方式在管理过程中控制n的取值大小,使其在合适的区间内。因此可见,通过调节乐观系数n的大小来达到增加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概率的方式最为妥当。
5、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讨论,在施工方内部选择非常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很好的明确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内容。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施工总包单位在管理分包单位的工作中利用各式管理的模式使分包单位施工过程中的心态和施工环境控制在合适的区间范围中是十分重要的。而对文中提及的乐观系数或施工环境舒适程度如何做具体的量化分析是接下来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继善,陈晓红,洪开荣.论工程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5(10)
[2]郭娜.肖跃军.于世旺.GUO Na.XIAO Yuejun.YU Shiwang.基于工程质量控制的博弈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1(3)
[3] 喻昕.技术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11(4)
[4] 武英利,彭丰. 承包商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寻租博弈[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12)
引言
在施工方内部,主要分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其中分包单位又分为工程分包单位和材料供应商(劳务分包单位由工程分包单位自主选择)。在施工方内部的项目管理过程中,涉及质量、安全、进度等重要的管理内容。施工总承包方往往在其中对分包单位负责检查监督和奖惩的工作环节,而分包方在其中主要决策是否选择积极按规范施工的策略集。两者的博弈过程正是影响工程质量和结果的重要因素。
1、 博弈模型的假设
1.1参与人:我们设博弈双方的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分别为参与人G和参与人B。
1.2行动:我们设总包单位的策略集为S1=(S11 ,S12),S11表示总包单位监督检查分包单位的各项施工环节,S12表示总包单位不检查分包单位的各项施工环节。同样,我们设分包单位的策略集为S2=(S21 ,S22),S21表示分包单位按规范正常施工,S22表示分包单位偷工减料的不规则施工。其中,假设两博弈参与人同时的独立制定策略,且不受对方策略干扰而存在前后顺序,则此博弈模型为静态博弈。
1.3信息:基于对项目内部信息管理的优化和信息障碍的降低,博弈双方对彼此的相关信息完全了解,即彼此了解对方的策略集和支付,构建博弈模型即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1.4支付:设总包单位和分包单位的支付分别为UG和UB。其中,我们令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生的成本费用计为C,分包单位若选择不规范施工则从中得利或得的利润计为np(其中n为分包单位的乐观系数)。而一旦总包单位检查出分包单位的不规范施工情况,则不但得不到因不规范施工而得到的利润p,还要承受总包方处以的惩罚金A。而如果分包單位选择不规范施工,同时总包单位没有检查到并作出处理,则之后由监理单位发现处理作出的惩罚金计为R,由总包方独自承担。由此可得:
UG(S11 ,S22)=-C+AUG(S11 ,S21)=-CUG(S12 ,S21)=0 UG(S12 ,S12)=-np-A
UB(S11,S22)=-A UB(S11,S21)=0 UB(S12,S21)=0 UB(S12,S12)=np
1.5概率:设α为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施工进行监督检验的概率,设β为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由此得到混合战略模型的博弈矩阵如下表1-1所示。
2、 纳什均衡
确定β,总包单位监督(α=1)和不监督(α=0)的收益期望分别为:
EA(1,β)=-Aβ+(-C+A)(1-β)=-C+A-Aβ(2-1)
EA(0,β)=0β+(-np-A)(1-β)= -np-A+ npβ+ Aβ (2-2)
令EA(1,β)= EA(0,β),则可求β
β=(A-C+ R + np)/( np+ R +A)=1-C/( R +A+ np) (2-3)
同理,确定α,分包单位选择规范施工(β=1)和不规范施工(β=0)的收益期望分别为:
EB(α,1)=0α+0(1-α)=0 (2-4)
EB(α,0)=α(-A)+ np(1-α)=-Aα+ np-αnp (2-5)
令EB(α,1)= EB(α,0),则可求α=np/(np+A) (2-6)
由此可得出此博弈的混合策略均衡的为(α=np/(np+A),β=1-C/(R+ A + np))。可知总包单位选择监督检查分包单位的概率为np/(np+A),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为1-C/(R+ A + np)。
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如果总包单位进行检查监督的概率大于np/(np+A),则分包单位最优策略应是按规范施工;而如果总包单位进行检查监督的概率小于np/(np+A),则分包单位的最优策略是选择不规范施工。反过来思考,如果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小于1-C/(R+F+ np),那么总包单位的最优策略应是选择监督检查;而如果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大于1-C/(R+F+ np),那么总包单位的最优策略应是不选择监督检查。
3、 施工方内部静态博弈结果分析
从均衡结果可得知,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施工进行监督检验的概率α和分包单位若选择不规范施工则从中得利或得的利润p、总包方因分包方不按规范施工而处以的惩罚金A及分包单位不规范施工的乐观系数n有关。而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β除了与上述因素有关以外,还与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进行监督检查过程发生的成本费用C、监理单位发现处理作出的惩罚金R有关。若A变大,那么α变小,β变大,即总包单位监督检查的概率减小,同时分包方按规范施工的概率加大。而R增大时,α不变,β变大,即分包方按规范施工的概率加大。而当np增大时,α和β均增大。而当C增大时,β变小。
4、 指导意义
4.1对于总包单位的检查监督成本C,虽然通过使其降低可以使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β增大。然而结合工程实际,总包单位的检查监督成本往往很难压缩,因此这种方式的优化不做考虑。
4.2对于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不规范施工的惩罚金A,通过提高,可以减小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施工进行监督检验的概率α的同时又能提高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β。然而根据工程实际管理经验,对于惩罚金A并非越高越能解决分包单位人员施工规范与否的问题。对于惩罚金A提高到一定限度后,过高的话会导致分包单位管理人员的抵触情绪增强,降低项目管理的质量。
4.3监理单位发现问题处理作出的惩罚金R增大后,相应的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β也会提高。在实际项目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加大对总包单位的处罚力度后,总包单位自然会通过压力传递的方式加大对分包单位的处罚力度,在保证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施工进行监督检验的概率不变的前提下,提高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的概率是相对理想的。然而工程实际管理过程中,监理单位一旦对施工总承包单位处以惩罚金,那对总包单位的行业信誉的打击会是非常大的。这也是总包单位在长期博弈过程中绝对不可取的策略。因此,对于通过提高监理单位对总包单位处罚金的方式还应具体斟酌考虑。
4.4对于提高分包单位选择不规范施工从中的利润p,主要取决于程度系数n的取值。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乐观系数n也可以看成是分包单位完成施工工作的心态指数。n的取值在合理区间,可使分包单位在正常。心态愉悦的环境中规范的完成施工过程。对此,总包单位可通过激励的方式在管理过程中控制n的取值大小,使其在合适的区间内。因此可见,通过调节乐观系数n的大小来达到增加分包单位按规范施工概率的方式最为妥当。
5、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讨论,在施工方内部选择非常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的博弈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很好的明确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工作重点内容。通过研究,我们发现施工总包单位在管理分包单位的工作中利用各式管理的模式使分包单位施工过程中的心态和施工环境控制在合适的区间范围中是十分重要的。而对文中提及的乐观系数或施工环境舒适程度如何做具体的量化分析是接下来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何继善,陈晓红,洪开荣.论工程管理[J].中国工程科学.2005(10)
[2]郭娜.肖跃军.于世旺.GUO Na.XIAO Yuejun.YU Shiwang.基于工程质量控制的博弈分析[J].项目管理技术.2011(3)
[3] 喻昕.技术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研究[J].情报科学.2011(4)
[4] 武英利,彭丰. 承包商在工程建设各阶段的寻租博弈[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