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素养提升忠于文本体式特点——以一位年轻老师执教的《海底世界》为例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之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ch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里举办青年教师“幸福课堂”赛课活动,许老师执教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许老师工作时间不长,但极具亲和力,对文本有研究,着力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教学可圈可点,值得借鉴.当然,也有值得商榷、有待完善之处.rn教学片段一:情趣模仿教朗读rn“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生的核心能力之一.学生的朗读能力,在低中年级理应受到教师关注与引导.教学片段中,读海底声音时,我明显感受到学生朗读的进步.起先,读拟声读时语气平淡,到后来竟有声有色,让人感受到海底声音是那样有趣,那样神奇.反过来思考,老师如何进行朗读指导呢?许老师让学生回忆这些动物的叫声,让学生去模仿.一个、两个……从模仿声中,学生丰富了不同动物带来的感受,可以说,“嗡嗡”“汪汪”这一个个拟声词都活了起来,不再是冷冰冰的声音,而是扇动翅膀在花丛中忙碌的小蜜蜂,是早晨醒来啾啾鸣叫的小鸟,还有看到陌生事物充满新奇的小狗……这样一来,后面的绘声绘色便可以想象.
其他文献
教育家布卢姆说过:“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成为一种艺术了。”学生学习时,要经历从不熟练到熟练、不理解到理解、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即使出现一些差错,也在情理之中。那么,作为教师,如何应对课堂上出现的这些意外呢?一、把问题还给学生  《东方明珠》一文,教学“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这一句,教师如此引导学生体会夜晚东方明珠的“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留白”原是绘画里的一个术语,虽是绘画技巧,但在语文教学中也值得借鉴.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好“留白”的教学艺术呢?我认为,教师只有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短篇小说《窗》(苏教版八年级下),以其精练的笔触、精巧的构思和精深的意蕴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短短一千多字,不但塑造了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构建了完整而有波澜的故事情节,而且表达了深刻而有普遍意义的多元主题。细细读来,美点众多,回味无穷。美点一:微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在《窗》中一个不少,皆有体现。可是,无论人物、情节还是环境,都打上了“微”的标签。人物少,环境小,情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依然不能完全取代“问题”,精心设计问题可以了解学情,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活跃学生思维,形成语文素养.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不免有这样的情况:问得
期刊
真正能体现教学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教学,无不是以摈弃假、大、空为前提的教学。    “育人为本”是《纲要》提出的二十字工作方针之一,具体要求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教学中,要把“育人为本”的具体要求落实到位,还是得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其实,在各项教育改革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