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芬顿污泥基磁性活性炭对亚甲基蓝吸附性能的研究

来源 :天津造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ngxiao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传统活性炭固液分离困难问题,以纤维和芬顿污泥为原料、KOH为活化剂,采用一步热解法制备了磁性活性炭(MAC)。实验和分析表明:所制备MAC的BET比表面积达到958.70 m2/g,总孔孔容达到0.612 cm3/g,平均孔径为2.55 nm,其磁性来源于α-Fe和γ-Fe2O3/Fe3O4。MAC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相对于Freundlich和Dubinin-
其他文献
网络安全威胁评估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态势感知、攻击预警等方面。目前,大多威胁评估模型构建仅考虑节点自身的状态,但节点间的交互关系对安全威胁评估有较大影响。因此,提出一种基于复杂网络的多维网络安全威胁评估模型,从目标脆弱性、安全威胁状态和攻击危害损失3个维度衡量节点的初始状态,借助构建连续动力学复杂网络模型,模拟节点间的交互关系,实现对网络综合态势的评估。采用2020年12月—2021年2月某云上获取的数据进行安全威胁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评估模型可准确反映安全威胁态势。
为满足户外环境中识别和定位天线的宽频带、小型化以及系统兼容性的需求,提出一种具有陷波性质的小型改进式分形结构超宽带(Ultra-Wide Band,UWB)天线。天线基于Sierpinski阵列以获得小型化效果,并通过对分形元做有目的的增添-裁剪以获得陷波特性,综合二者达到超宽带性能。该设计有效简化贴片阵列结构,同时实现了3.1~3.8 GHz、8.2~8.9 GHz的双频带陷波性质,避免了与户外全球互通微波访问(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
提出了一种认知无线电网络(Cognitive Radio Networks,CRN)中基于博弈论的频谱切换方法。首先,定义次用户(Secondary User,SU)的期望累积切换时延,并将其作为优化目标。其次,将频谱切换问题表征为Stochastic博弈,其至少存在一个混合策略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NE)点。再次,利用空间自适应博弈(Spatial Adaptive Play,SAP)算法实现NE点。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性能优势。
多架无人机在同时执行多个侦察目标不一致的数据摆渡任务时,由于侦察目标点数目及分布差异,采取无人机与任务间的“一对一”分配方式会导致部分任务完成效果差,存在无人机能耗效率低等问题。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任务碎片化重组的“多对多”任务分配方法。首先,根据目标点之间的位置关系对任务进行碎片化分解,采用聚类算法对不同间距的任务碎片进行重组;其次,将该问题建模为最小最大路径覆盖问题,以多无人机能耗公平性为目标进行优化,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的改进遗传算法。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一对一”的任务
随着节能意识的提高,不仅要求网络设备性能而且要求节能。针对这种需求,设计出一种低功耗政务专网网关。硬件上使用支持1.4/1.8 GHz和700 MHz频段专网接入的政务专网模块,使用第五代Wi-Fi模块;软件上提出一种基于状态转移图的能量管理算法,算法可以在没有终端接入Wi-Fi时关闭专网通信模块。测试结果表明:网关的性能接近4G设计极限,提出的算法最高可以节省20.75%的能量;之后构建了设备综合工况,由计算结果可知上行传输越多,算法节能效率越高。
周期分数阶傅里叶变换(Periodic Fractional Fourier Transform,PFRFT)是针对线性调频连续波(Linear 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LFMCW)信号的最佳检测方法,主要研究了PFRFT域中多分量LFMCW信号的分辨问题。通过对LFMCW信号在周期分数阶域的频谱特征,以及离散PFRFT计算条件下的频谱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推导了两个LFMCW信号在PFRFT域的临界分辨距离,得出临界分辨距离与量纲归一化因子有关的结论。针对PF
由于云环境资源高度整合且边界不清晰,因此存在安全风险,此外目前缺乏对云平台安全状态的全面认知,阻碍了云平台进一步的应用和发展。根据云计算应用典型系统架构特点,全面梳理云计算环境所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并针对云计算环境分层体系架构特点,结合现有的云安全标准和规范,研究了云计算的安全防护体系,提出了基于统一安全的策略,设计和构建了云安全监管体系。
由于无人机机动灵活且可以与地面用户之间保持较好的视距传输条件,因此近年来无人机在通信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针对物联网设备电池容量有限且充电不便的情况,将无人机无线携能传输技术应用到物联网系统中,可以实现能量和数据的同时传输。为了评估时间受限下无线携能传输的效果,引入效用值的概念,设计了一个全新的效用函数,并提出了无人机发射功率和飞行轨迹联合优化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联合优化算法能够有效提高系统效用值。
在5G与Wi-Fi接入网络融合发展下,针对Wi-Fi接入网络如何实现5G端到端的网络切片方案进行分析.首先,简要概述5G网络切片的规范定义和需求;其次,分析目前Wi-Fi网络支持切片的可
视频显著性目标检测旨在利用计算机自动识别提取视频序列中具有显著性特征的区域或目标。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视频内部包含的空时信息愈发复杂,实现高效准确的检测成为当下研究的难点。因此,提出基于帧间差分和深度语义特征的视频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改进后的帧间差分算法计算相邻视频帧在RGB这3个颜色通道上的差分值,加权求和后提取视频流在时间上的运动特征,计算时间显著性线索;其次,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