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情景再现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fafaff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情景再现作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情景再现能够展现事物的发展过程,让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可以提纲挈领的概括出一节课所讲授的内容.情景再现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教学手段;情景再现;课堂教学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中学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和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验证物理规律、物理概念、物理过程,同时也具有直观性、真实性、趣味性的特点,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但一节好课仅仅是几个物理实验和教师的生动讲授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要创造性地大胆引入其他教学手段.
  在现代的物理教学中,利用电化教学、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通过动态的画面将一些看不见、模不着,课堂教学中不便演示的实验现象、物理图景、物理过程等展示出来,再现“物理情景”,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物理形象,使视觉参与思维,提高思维效率,使课堂教学效果更加完美.
  1 何为情景再现
  所谓“情景再现”就是把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的发展过程以DV短片的形式再现给学生.不论是概念课、规律课还是实验课,都能够增强物理教学的直观性、可视性和趣味性,增大课堂容量,节约时间,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目的,实现物理教学的最优化.物理教材中一些著名实验、重要定理和定律的发现过程都是情景再现的优质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拍摄2分钟左右的再现相关的物理过程或科学家发现真理的重要实验,片中涉及的科学家和其他人物就是我们教师自己,这样的短片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能对学生产生一种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冲击过后他们就会产生一种欲望,一种探究的欲望.
  2 利用情景再现,展现事物的发展过程,感悟人类探寻真理的艰辛历程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客观性和必然性.利用情景再现把漫长、复杂的过程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展现给学生,使他们体会到人类探寻真理的艰辛历程.例如,笔者做了一节题为《日光灯原理》的公开课,上课前自编、自导、自演了一段两分钟的录像短片,题目是“人类探索光明之路”,作为这节课的引入部分,再现了从古代猿人(本人扮演)钻木取火到动植物油灯,再從爱迪生发明白炽灯泡(发热量大,电能利用率低)到现在的日光灯(光线柔和且节能)的整个发展过程.短短两分钟的短片竟迎来了同学们六、七次的掌声,可见,学生在获得了知识的同时,也大大的激起了他们求知的渴望.笔者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3 利用“情景再现”,让学生“亲历”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感悟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
  物理学不仅应教给学生一些物理定理、定律和物理规律,更重要的是传播科学思想,教给学生探索的方法.在物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再现物理学家科学探究的经历,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感悟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创新精神.比如在介绍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时,通过课件向学生再现牛顿非凡想象力的几个情景(牛顿当时是否如此思维不得而知,但通过整合后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启迪作用):牛顿(物理老师扮演)坐在树下喝茶,突然一个苹果砸在头上,
  (生气)思考“为什么熟透的苹果会向地面落下,而不向上运动?”(引导学生不要轻易放过一些熟视的日常现象),肯定存在有某种力(地球引力)促使苹果落地;如果苹果树长得足够高,长到月球那样高,熟透的苹果仍然要落向地面,但为什么月球不会落地?接着,牛顿把苹果水平抛出,发现速度越大射程越远,但始终都要落地;而地球是圆球状的,那么能否有一个很大速度使苹果的射程足够远以至于落不了地呢?月球是否就是这个苹果呢?学生经历上述思维冲突后,探究意识受到撞击激发,在惊叹牛顿非凡想象力的同时,也深刻体会到了牛顿的卫星原理图.
  4 “情景再现”可以提纲挈领的概括出一节课所讲授的内容
  情景再现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起到引入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强化实验或主题的作用.可以用小故事的形式提纲挈领的展示出一节课将要探究的问题,或围绕着短片进行深入的分析.
  例如,为了讲授《自动控制》这一节课,笔者引入了一段情景再现,题目是《牛老板孵蛋记》.
  第一场景:牛老板到市场招孵蛋工,月薪400元,任务是观察每一个孵蛋箱的温度不能超过39℃,但是温度计太多了,终于把工人忙晕了,结果鸡蛋熟了;
  第二场景:牛老板又到市场招孵蛋工,月薪800元,这时上次的那个工人带着他苦心专研的温度报警器来应聘了,这样,只要一听到声音报警就可以断电停止加热了,但声音太响搅得工人心烦意乱,最后鸡蛋还是熟了;
  第三场景:牛老板再到市场招孵蛋工,月薪1200元,这时曾两次被炒的那个工人终于带来了他卧薪尝胆研制的全自动温度报警器来了,而这次终于孵出了令牛老板满意的小鸡.
  短片约两分多钟,情节紧凑,紧接着整节课就围绕着人工、半自动、全自动三种控制方式展开研究,并结合分组实验加以体会,这节课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5 对“情景再现”教学的几点思考
  5.1 情景再现不能代替物理实验
  情景再现(即教学录像短片),通过形、声、色、光的传播再现“物理情景”,是一种高效有力的课堂教学辅助手段,对于优化课堂教学,强化教学效果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实验科学,实验在教学中永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录像如何生动、有趣的再现物理过程和现象,在学生的心目中毕竟缺乏真实感,违背科学教育的本质初衷.因此不能简单用它来代替实验,只能作为实验过程的再现概括、补充和模拟.
  5.2 情景再现可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进感情交流
  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还有方法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更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道德情操的陶冶等作用.在录像短片中,教师可以展现出课堂之外的另一面,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老师,从而实现了师生间潜移默化的交流.
  5.3 情景再现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3.1 对知识的理解
  现代教学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要求在教学中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问题探究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情景再现的设计与制作过程中,应力求能展示问题情景,给学生以悬念和启发,能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激起探究的意识和欲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学习.
  5.3.2 对角色的把握
  在“情景再现”中,教师就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演员,而且应该适合不同的角色.“表演”中我们不仅要把握知识的严密性和准确性,还要通过动作和语言表现出趣味性,而这个“度”是很难把握的.
  5.3.3 对现代化电教技术的掌握
  每一节课的“情景再现”只有短短的两、三分钟,但片中各个环节都需要反复的设计和推敲,任何一个镜头都需要不同角度的多次拍摄,然后进行剪辑和整理,有的还要加上画外音和字幕,这就要求我们物理教师不仅会教课,还要掌握一定的现代化电教技术.
  总之,情景再现作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正如教育学家说的那样:“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而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情景再现”就是一种极好的尝试,它能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对学生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江苏省苏州市基于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任务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独特需求,在20世纪8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设小学劳动课和中学劳技课,40年来始终将劳动教育作为全市学校教育的常态工作实施。全市现已形成课程建设体系化、教学内容项目化、教学实施常态化、实践活动多元化的劳动教育基本格局。稳定的劳技专业师资队伍,保障了区域劳动教育的专业化水平。  关键词劳动教育;五育并举;劳动与技术教育;劳动实践课程;项目式
摘要:阐述了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的建立与改革过程,分析了我国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内涵,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的意义.  关键词:中学物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意义  基金项目: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培育项目(编号:黔教高发[2012]426号);贵州省基础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实验项目(批准号:2008A020);贵州省中小学物理名师工作室贵州师范学院工作站
摘 要:本文主要对跨文化交际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为了达到既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双重目标,就不能再按传统的外语教学思路和方法,忽视文化教学而把主要精力放在言语形式和词汇的教学上,正确的做法是将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关键词:外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    一、引言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 H.DonglasBrown 在Principle of learning and t
摘要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系统谋划劳动教育的实践新路径,是当下区域教育行政部门需要深入研究与系统思考的重要问题。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教育委员会基于区域特色,以区域内职业学校的再发展为依托,全面构建起支撑区内、辐射周边的区域劳动教育课程支持场域,打造了贯通式劳动教育多元课程体系,并且鼓励中小学校挖掘自身劳动教育优势,发挥不同学段、不同教育机构的作用,不断深化劳动教育内涵,推动区域内中小学校积
摘要: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初心,是教育的本质,是一线教师上好每节课的关键,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学起来轻松,教师讲起来愉悦,师生互动,才能做到教学相长.激发初心的关键在于教师角色的转变,站在学生的角度上备课,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充分给学生参与课堂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老师还要用各种激励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身价值,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关键词:学习初心
《生活与哲学》教材中生动的生活情景、典型的哲理素材为构建哲理体系、激活学生思维架起了桥梁。笔者在对《生活与哲学》教材研读的基础上,力图在循循善诱中活化教材,为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注入源头活水。  思维能力具有多元性,包括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比较、归纳、概括、演绎、推理、质疑等各种能力。教师有针对性地激活学生某种思维,是实现学生思维能力协同发展的必要途径。利用《生活与哲学》教材知识,激活学生比较思维可从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传统的以三维目标为核心的课程评价体系逐渐向以适应个人终身发展、满足社会需求为主体的核心素养转化.物理学科应培养学生具有“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核心素养,当学生具有了这样的必备品格将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科学解决问题,比如控制变量法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就是物理核心素养的体现.  关键词:控制变量;核心素养;科学探究  1 控制变量法  
摘 要:句子是文章的基本单位,同时又是单词意义的载体,学习句子是学好英语的关键。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并详细地阐述学习句子的重要性以及学习句子所必须掌握的方面。  关键词:英语学习 句子成分 句子结构 句子类型    在我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以来,不断地有学生这样问我,“老师,怎样才能学好英语?”“记单词能学好英语吗?”“老师,学习英语应该从哪儿入手?”对于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仔细地观察和认真地思考,发现了几
介绍“学习力”的特征与意义,未来个人学习力将是最核心的竞争力,结合教学实践从学习力要素谈学生学习方式多元化. Introduc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significance of “l
摘要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立新实验小学60年来坚持实施劳动教育,近十年开始探索研究“新劳动教育”,在“劳动育人”方面成效显著。从以“下场劳动”“学工学农”为主要形式,到明确提出“四个体味”的劳动教育目标,实现了从以“劳动”为重点到以“教育”为目的的转变。“新劳动教育”是以行动力的培养为核心,通过对劳动教育实施课程化、体系化建设,实现弘扬新时代劳动精神、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综合实践育人活动,目前已形成以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