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于行的平凡与精彩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12月,太仓市第四期高级研修班历史学科组成立。一年来,在卓佳老师的带领下,历史学科高研班成員在交流中争鸣、实战中砥砺成长,以“匠心”精神行走在学习、笔耕、岗位练兵的路上,谱写了中学历史教师的平凡与精彩。
  怀揣教学理想有“初心”。历史教师要想在杏坛有所建树,必须永葆教育“初心”。资深名师卓佳老师指导学员们优化课堂教学组织、开展课题研究、论文撰写技巧、发展规划制定,传授系统的学习历史教育教学理论,开出历史教师学养提升的必读书目,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学期期间,学员们对上有“历史味道”的课、写有“历史思维”的文章、研有“学科品质”的课题、做有“历史涵养”的教师形成共识。
  致知历史经纬有“专心”。历史教师要在浩瀚的历史烟云中传递智慧和思想,必须要有“专”的精神与实践。在导师卓佳安排下,学员们赴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听取了上海市特级教师李惠军老师的示范课。李老师《宋元——重塑与再造》一课的严密的历史逻辑、详实的史料、娴熟的课堂驾驭使学员内心钦佩之情油然而生。李老师题为《<拆下肋骨作火把>——在课堂隧道中践行思想的探索》的讲座,学员感受到李惠军老师爱史治史的情怀,更让学员明白历史老师的责任与担当。
  力促教学相长有“精心”。历史教师对教学中每个细节的把握,是提升历史学科专业判断力的关键。依据规划,学员们提交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同课异构,分享了各自的教学设计,重点讲述了教学设计的思路与反思,并就教学中如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品质作了深入的交流。学员们在互评、争鸣和批驳中激发了许多教学共鸣。卓佳老师、上海市特级教师凤光宇老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唐琴对学员的教学设计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在指出教学设计优点的同时给出了优化设计的建议,以期学员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其他文献
部编历史教科书,在八年级上册《在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一课(以下简称“课文”)中,插入了漫画《时局图》(如下图,课文中插图为黑白漫画)。教科书的编者未对此图做文字注释,可能是限于课文的篇幅,也可能是此图有诸多问题尚无定论。中国史学向来有“左图右史”的传统,相对于文字而言,该图在课文中更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史料。本文试着进行透析,拨开疑云
新课标指出,“时空观念是指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据此可知,“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表时序的纪年、断代、时间轴、大事年表和表空间的历史地图,更重要的是从时代特征及地理环境(尤其是其所包含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特点的视角,也就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借助可视化工具进行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生成、思维发展、情感激发和行为创造,在促成学生学力生成与发展方面成效显著。  一、“学力课堂”的含义  “学力课堂”是以学生学力生成为要义的课堂。“学力课堂”中的“学力”是指学习主体的学习实力(learning power),即学习主体已经拥有和借助学校学习资源,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所习得的有益于未来发展的能力总和。学力要素
老小区门禁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安置小区品质提升、市场化小区物业费收缴率98%以上……这样的变化,是镇江市京口区着力打造红色物业,开出的美好生活幸福花。  镇江市京口区委书记徐申锋说,今年以来,该区将红色物业作为区委的“书记项目”,用党建引领破解社会治理难题,通过凝聚各方力量,实现了基层治理工作从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转变,取得了“小区换新貌、群众欢心笑”的阶段性成效。  老小区旧貌换了新颜  10月19
浙江省选考历史卷注重利用新史料创设情境,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建构历史解释能力。本文试以2019年4月选考卷第33题为例,通过对该题的命题“立意”探究,拓展历史教学视野,从更广阔的角度挖掘试题蕴含的隐性信息,提升知识迁移能力,渗透历史学科素养,从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教育任务,培育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  一、创设历史情境,凸显大历史观  “大历史”这一词为黄仁宇所创,取“宏观历史”之意,提出“将宏
史料是历史学习和历史研究的基础,新课程标准将“史料研读”作为重要的选修模块之一,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深度阅读的基础上,分析和认识史料对历史研究的重要作用,并尝试运用各类史料探究历史问题。在史料教学已经是中学历史教学常态的背景下,如何利用史料为学生学习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设置问题,如何提高史料教学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笔者将以民族主义视域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离不开历史教学,而历史教学需要史料作为支撑。何成刚教授认为“史料教学运用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 [1]。图像史料作为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简明等特点,在历史教学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本文拟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引领下,对历史教学中如何发挥图像史料优势,挖掘图像史料价值和择优选用图像史料方面作初步的探讨,以期发挥更好的育人效果。  一、发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省推进乡村治理机制创新建设走在全国前列,通过推进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总结基层好经验好做法,并上升为乡村治理的制度机制。  通过推进县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规范化建设,实现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全面推进数字乡村和“智慧村庄”建设,有效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延伸
近三十年的高考命题经历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的三个阶段,其中素养立意里的素养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含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方面,本文拟从历史解释的角度对2020年全国高考历史卷作一分析,阐述高考历史试题如何实现素养立意这一目标。  笔者对2017 年版《课程标准》中关于历史解释水平分层进行分类整合,重新划分出三个水平层级,如下表:  《课程标
近期,国家颁布《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以下简称《行动》)等系列文件,体现了新时代我国健康促进工作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也为健康中国战略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与路径。那么,在落实中应该抓住哪些关键的切入点?  全民健身行动  《行动》提出了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等15项重大行动,涉及健康的方方面面。根据《行动》提出的关口前移、预防为主的方针。从当前的各类健康促进举措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