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克思“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命题中的德性力量观念

来源 :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13813568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看作是人的普遍存在 ,而人的德性力量正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一个部分、一种展显、一份拥有。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德性力量具有存在论意义 ,它包括德性力量成为人的普遍存在的自我肯定形式和人的德性的个体化。马克思又注意到了人的德性力量在“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显现和人的存在的新的充实”中的存在论意蕴 Marx regards the objectification of the human essence as a universal existence of man, and human virtue is just one part of the essential power of man, one kind of manifestation and one possession. In Marx’s view, the moral force of man possesses the existential significance, which includes the ubiquitous self-affirming form of virtue force becoming human and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man’s virtue. Marx also notices the ontological implication of human morality force in “the new appearance of human’s essential power and the new enrichment of human existence”
其他文献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不断谴责当时的“天下无道” ,希望用“仁” ,“礼”来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 ,调整人们的社会关系 ,规范人们的社
人的性格是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两者的统一体。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的主要特征是内向性或外向性 ,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的主要特征是独立性或顺从性 ,因此人的性
现行的哲学价值定义基本上都是按照“主体——客体”模式建构起来的,有关价值定义的争论大体上是围绕着主体或客体问题展开的。但是,价值定义分歧的根源并不在于“主体——客体
黑格尔通过对历史理性与逻辑理性的解读,揭示出世界历史的本性就在于逻辑与历史矛盾的对立统一,它不只是我们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可靠、有效的依据和线索,同时也是历史借以表
面部表情和眼神表达的意义因个人情况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可能有所不同,但一般 情况下它们是人们心情的睛雨表和心灵的窗户,是内心情绪的外在表现,通过它们,可以测量人 的情感甚至
文章认为:实践是介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桥梁、纽带、连接点、交错点和沟通道。它的表现形式如同高速公路,是“双线道”的。第一线道是由主体到客体,第二线道是由客体到主体。提出
建立了一种基于带Fuzzy壳Boole代数和修正的Gaines-Rescher蕴涵算子的险象识别逻辑,并对这种逻辑进行了语义方面的研究,获得若干结果.特别是,在这种逻辑中笔者发现α-HS规则
此文把经济行为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把经济交换视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换。在此基础上,认为有两只看得见的手和两只看不见的手共同对社会资源起着配置作用。国家和组织是
中国传统家庭道德教育是整个封建社会道德教育的基石。在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 ,这种教育呈现出专制性、强迫性日益增长和民主性、感染性渐趋削弱的趋势。唐代成文家法
孔子不但提出了一些富含哲理的人生观点,而且以其"仁者,人也"的人性论为基础,提出了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独立人格理论,并通过其心目中的理想人格表达了其人生价值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