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党史素材,创设红色情境,达成德育目标

来源 :创新教育(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7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挖掘党史人物故事,创设红动中国情境,讴歌党和人民力量,汲取榜样精神信仰,促成立德育人目标。
  关键词: 故事;红歌;榜样;感召
  “东方风绽花千树,满眼红紫不觉夏”,百年华诞在即,回望党史,自豪和光荣满满。各地纪念活动和党史教育正轰轰烈烈展开。作为社会教师,生逢其时,应主动肩负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项目学习为新形式,不断挖掘党史人物故事和鲜活素材,用音乐、艺术等形式,创设学生学习情境,让学生汲取榜样力量,让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
  结合八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乡土教材的学情时,我设计了这堂《利用党史素材,创设红色情境,达成德育目标》的项目学习课。期待学生能通过自主导演的形式,明白中国共产党人信仰形成的艰辛,懂得先辈为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付出的努力,起到形象化教育和深化内心感受的效果,提升同学们主动向党靠拢的意识,并内化为适应现实的自觉行动。
  故事的缘起从鸦片战争国门被打开说起。备受屈辱的中华民族被迫开始“睁眼看世界”。
  接着追溯到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发表了《共产党宣言》,他们在宣言里呐喊:“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这声呐喊,穿越了亚欧大陆的重重迷雾,传到了当时黑暗迷茫的中国,使当时正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看到了真理的曙光。
  他们希望将马克思主义传播给中国的劳苦大众。这群人里,就有我们金华的陈望道,他翻译《共产党宣言》时专注的身影,向我们讲述了信仰形成的艰辛不易。
  下面请同学在讨论角色分配,科白配合基础上,真情演绎“真理的味道非常甜”的故事。
  “陈望道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心里既有坚定的内心信仰,又有复杂的现实困扰。同村好友江流落寞的身影,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一个人佝偻着身子,在路上一步、一步……”男主角此时从门口挪进讲台,用行动努力表现开场的内心独白。”一学生说道。
  “待陈望道坐到桌前看英文和日译版《共产党宣言》时,配戏的同学准备好话筒,等到他书写时,旁白:“一个幽灵,一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一切旧欧洲的反动势力都联合起来了……”用语言来表现主人公翻译第一句《共产党宣言》的情景。”演解说任务的同学说。
  第三位演陈母的女生说:“灯光聚集到在角落剥粽子的我身上时,我做好上场准备。看天蒙蒙亮,提醒儿子,天马上就要亮了,你也不睡会儿?然后端上盛放粽子和红糖的盘子到桌旁,放在砚台边,顺势说:“趁热吃”,似有意似无意,听到陈望道轻轻地“嗯”了一声,又是一个通宵。以此来表现陈望道翻译宣言时的专注和艰辛”。
  男主角理解道:“我台词不多,关键是神情动作。我左手拿书,右手拿棕,目不转睛的盯着宣言,把粽子伸到盘子里蘸红糖,殊不知已把粽子伸到砚台上蘸墨汁了,一边伸到嘴里,一边翻译,吃得满嘴黑。妈妈关切地问我,红糖甜不甜?如果不甜,自己再添点儿。我一边看着书,一边不住地点头回应,够甜,够甜了……”
  这就是同学们理解的“真理的味道有点甜”的故事,这就是他们对年代久远的先辈追望真味的解读,我心中暗喜。
  “此时,应伴奏《国际歌》的乐曲,以设立红色情境,油然而生共产党人的使命感。”
  墨汁当然不是甜的,但是在有革命理想的共产党人心中,真理的味道比红糖还甜。正因为有这种精神的甘甜,无数的革命先辈,明确了信仰的方向,决心用坚定的革命来打破旧锁链,推翻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两座大山。
  中國共产党诞生后,领导了工农运动,走过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的烽火硝烟,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实践。中国共产党人在武装斗争中尝尽了千般苦,万般难,行动也没有止步,他们以苦难为甘甜,在红都瑞金,乐观主义之花开满了井冈山根据地。
  “此时,课堂伴以《唱支山歌给党听》或《十送红军》的舒缓曲调,来创设党和人民上下同心的情境,体现军民鱼水情的历史渊源。”
  中国共产党人在严峻的生死关头,挫折时刻,是如何经受住信仰的考验,体现信仰的力量的呢?请看解放前夕,重庆渣滓洞里江姐的选择。
  请四位同学上场演绎《红岩》里经典桥段“狱中斗争”情景短剧。
  仿照第一幕故事剧,分配好角色,设计好台词、动作,准备好道具,让男女主角出演。“剧目进行中,应配乐《红梅赞》情境: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来讴歌《红岩》里的榜样江竹筠,作为共产党人的自豪感满怀。”
  心中有信仰,骨头比铁硬。正是有了这种信仰,涌现了一批党史里的丰碑人物刘胡兰、董存瑞等,在他们的感召下,我们建立起新中国;还涌现一批保家卫国的英雄黄继光、邱少云,在他们的榜样号召下,取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
  “这时,适时地插入《义勇军进行曲》和《我的祖国》的配乐情景,就能激发同学们为国不计较小我的豪情壮举。”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迎来了最接近“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时刻。“《春天的故事》旋律响起,讴歌一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让同学们懂得:共产党人是有着实事求是的革新精神的。”
  最后欣赏一段最美逆行者的视频。总结:中华少年,向美而行,我们每个人必须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响应党的号召,让我们汲取精神的力量,不断学习,增强能力,为实现“富起来强起来”这一梦想花瓣的美丽绽放,作出我们这个时代应有的贡献!
  “结束配以《走进新时代》的乐曲,来凸显同学们紧密团结听党指挥,实现民族复兴的坚强决心。”
  参考文献:
  [1]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 杨钉霞.新课程(中).2019(11)
  [2]浅谈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 朱春梅.情感读本.2018(23
其他文献
摘要:深度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下,需要将高洁思维充分应用起来,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将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弊端进行弥补,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从本质上来讲,数学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语言是承载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互动和交流,这些都离不开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与学生的数学水平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自小学开始,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经
期刊
摘要:“成果文化”是学校利用现有条件,整合资源,给学生提供的一个特别的实践机会,是一种独具特色有实践价值的新的教学理念,希望学生能从中得到锻炼,感受到成长的不易。而小学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课程,两者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之外的东西,所以有必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成果文化”的教学理念。据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成果文化”的意义和有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师眼中是一块等待开垦的土地,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统一体。但恰当且合适的德育教育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在这样的环境下,班主任发展的德育工作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充足的初中生。因此,教师制定的班级管理方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那个人,只有爱孩
期刊
[摘 要] 法制意识培育是法制教育的关键,法制意识的强度决定着法制行为的践行度。大学生法制意识培育的关键是将大学生视为“社会人”和“多向度人”,摈弃传统法制教育模式中的“单向度人”和“象牙塔”意识,坚持“三三一一一”策,即:三點(生长点、痛点、重点)、三个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行为导向)、一个规律(法制意识形成规律)、一种能力(法制实践能力)、一个主体(学生本位)。以此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培育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航海模型、建筑模型等科技活动为突破口,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如何通过学科知识的整合,开展科技模型活动,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学科知识统整;科技模型活动;综合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知识整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着重于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四个方面的教育,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根本体现。小学科技教育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需要多学科的融
期刊
[摘 要]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很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新高度。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可以发现,党和政府一直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4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多点推进,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绿色经济蓬勃发展,自然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回顾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
期刊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情感。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生的成长为切入点,从历史课堂的设计出发,分析初中历史唯物史观培养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唯物史观;培育现状;改革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
期刊
在当今的信息化大环境下,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催生出了许多“微”名词――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小说等。微写作因此成为受人关注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文学名家、名博博主、网络写手、草根民众都在借助各种信息平台书写心灵,表达情感,传递思想,有人甚至预言,微文学正在成长为一种全民文学样式。  从存在空间看,“微写作”范围遍及整个互联网+领域,如手机QQ,微信交际,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在线旅游,在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要求,国家越来越重视教育的发展。而我们在重视教育的同时,也不能够忽略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发展。高中作为学生学业生涯的提升阶段,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人文精神是我们在教育发展过程中不可以缺少的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老师们往往忽略人文精神的教育。那么,学生在受教育的同时,就不能很好的进行全面的发展,在精神素养提高的方面会停滞不前。  关键词:人文精神;高中
期刊
摘要: 本文基于克拉申输入理论对二语语言教学的启发与指导意义基础上, 从加强听说输入,丰富话题输入和整体语篇输入三个方面加以分析讨论了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采取更加有效的输入策略,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并建立良好的英语语感。  关键词: 输入理论;听说输入;话题输入;语篇输入  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者,接受了几年的学校英语教学后,一些人虽然习得了很多的词汇句型,但使用起来常会词不达意,而还有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