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唯物史观培养

来源 :创新教育(学生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出学生的人文情感。对此,本文也将以初中生的成长为切入点,从历史课堂的设计出发,分析初中历史唯物史观培养的方法和措施,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初中历史;唯物史观;培育现状;改革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思维的延伸和拓展,这种变化也给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更加鲜明的思路。历史作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和辩证精神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初中生来讲,要尤为强调唯物史观培育的重要价值。通常意义上所说的唯物史观,主要指的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基本点,针对社会历史领域的发展作出分析和论证的一系列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分析初中历史唯物史观培育的现状
  首先,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唯物史观的原理,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失误和偏差。唯物史观本身就具有十分明显的理论性特点,初中生的生活阅历相对有限,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领略抽象知识的内核,所以在探索的过程中也会遇到许多挑战和阻碍。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教师也通常会过于简化唯物史观这一概念,只是通过理论教导和解释让学生勾勒大致的框架,再通过题海战术去积累经验和教训,甚至是直接把唯物主义史观的基本要点告诉学生,让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应付考试,这种机械性的训练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审美疲劳,最终使得历史课堂变成政治课堂,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其次,教师并没有实现形式的延伸和拓展,课堂氛围过于沉闷且枯燥。由于唯物史观这一观点较为抽象,很多教师都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这就导致教师选择生搬硬套的方法,把理论直接灌输给学生,并结合一些生硬的说辞,让学生强行理解。例如,很多教师都直接为学生指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等理论,把这些当做不用证明的公式。也就是说,在正式培养唯物史观之前,教师就已经把这一理念当作预设前提,忽略了论证和辨析,这一过程只是去盲目的套用公式,这样会导致学生的理解变得更加浅薄,学生也无法实现知识的举一反三和迁移运用。
  二、分析初中历史唯物史观培养的方法和措施
  (一)认真解读基本理念和观点
  教师应当了解唯物史观涉及到的主要理论,认真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并提炼原著的素材,结合中国的历史发展情况,针对唯物史观做出详细的论述,并引进特定的历史事实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教师要打破思维定势,摆脱固定逻辑,把视野集中在学术领域,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历史教师都熟悉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而唯物史观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这其中,最为关键的理论只有一个,那就是社会生产。教师可以直接针对唯物史观演变的历程,把人类社会的进展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原始阶段,封建阶段,资本主义阶段和社会主义阶段等等,让学生感受特定的历史氛围,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跨越式发展。
  (二)推动学科的交叉渗透
  唯物史观不仅仅是历史学习需要贯彻落实的基本理念,也同样与政治学科紧密相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实现学科的交叉渗透,把不同的知识点串联到一起,让学生勾勒出更为完善的框架和体系[1]。针对唯物史观的培养来讲,教师可以把政治学科和历史学科中体现的唯物史观进行比较,前者更加强调对唯物史观的解释,后者更加强调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和应用,两者是彼此弥补的,可以实现横向的充分融合。例如,在学习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有关知识的时候,教师就需要把重点放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这一知识点身上,先让学生回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基本理论,并列举出中国近代史时,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社会存在之于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还有,教师要以此为学生列举出清王朝统治的腐朽,鸦片战争的爆发,资本主义的入侵,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等多个阶段的历史事实,让学生可以更为清晰的接触到不同的思维和理念,例如中体西用,维新变法,三民主义等等。这种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能够让学生用更加辩证的思维去分析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做出比较和判断,学会利用唯物史观去分析不同的案例[2]。
  (三)调整教学理念
  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模式中寻求改革和创新,教师所实施的教育活动,也是学生素质发展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教师的教育思想也可以限制学生的行为。在素质发展的新时期,教师应当把自身方案设计的重点转移到素质培养上,要打破唯成绩论的魔咒,从知识水平的提升中脱离出来。具体来讲,教师要先把视野转向唯物史观的培养上唯物史观虽然根源于历史知识,但又高于历史理论,可以让学生在了解基本事实的前提下,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和理解。同时,教师也应当实现角色的转换,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史观本身就涉及到个体对历史的解读,如果要给个体灌输特定的思想,那么难度要比事件的传达更为突出。换句话讲,唯物史观的培养并不意味着教师要盲目的告知学生已经积累好的观点,而是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形成个人的历史观。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中心点和落脚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让学生可以循序渐进的摸索自己的脚步。再者,教师也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情境,无论是唯物史观的内涵抑或是外延,都具有明显的抽象性特点,如果学生直接从教师口中得到解释,那么他们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吸收。教师需要让他们通过角色扮演,或者是活动探究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初中唯物史觀的培养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锻炼学生辩证思维的应有之策,也是提高学生逻辑思考能力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理论的解读,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理念的更新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初中唯物史观培养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初中历史的基本内容,尊重了学生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赵晓萌.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唯物史观素养的培育探究[J]. 新课程(中学版), 2019, 000(012):48.
  [2] 宋慧玲. 唯物史观与中学历史教学的研究[J]. 风景名胜, 2019(1).
其他文献
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体系中德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落实其在新形势背景下的应用分析工作,有助于促进小学德育工作的高效开展,为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水平创造有利条件。本文针对新形势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引言  隨着新课程的持续改革,小学教育逐渐迎来了新的发展局面。在新课改背景下,德育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教学内容,其备受广大班主任的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落实,学校教育中的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及挑战。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高中班主任肩上的责任愈加繁重,班主任是对学生来说影响最深远的人,其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引领者与组织者,更能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这就使班主任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显得尤为重要,这对高中生培养正确的三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德育渗透  前言  高中时期对人
期刊
摘要:作为班主任的我们,由于自己方法的缺失,致使家长不认可老师.因为不认可,故在某些时候,我们班主任的工作会事倍功半,忙忙碌碌却得不到家长的认可。如何做到让家长们"亲其师,信其道"呢?只有在正确的方法指导下真诚地对待学生和家长,才能赢得他们的认可和尊重,家校教育的合力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关键词:班主任;家长;认可;尊重  亲其师则信其道出自《学记》,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小学班主任要积极的将爱国主义融入实际教学中去,将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学习理论结合到一起积极探索教学策略,明确小学爱国主义教学的目标,制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爱国教育;有效开展策略  中華民族向来是一个善于创造、勇于奋进、
期刊
摘要:深度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下,需要将高洁思维充分应用起来,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将传统数学教学中的弊端进行弥补,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从本质上来讲,数学是一种思维活动,数学语言是承载数学思维的重要载体,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通常需要进行互动和交流,这些都离不开数学语言。数学语言与学生的数学水平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自小学开始,教师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经
期刊
摘要:“成果文化”是学校利用现有条件,整合资源,给学生提供的一个特别的实践机会,是一种独具特色有实践价值的新的教学理念,希望学生能从中得到锻炼,感受到成长的不易。而小学时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关键课程,两者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之外的东西,所以有必要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成果文化”的教学理念。据此,本文将深入探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渗透“成果文化”的意义和有
期刊
摘要:初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师眼中是一块等待开垦的土地,是一个充满着矛盾的统一体。但恰当且合适的德育教育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在这样的环境下,班主任发展的德育工作就变得至关重要了,尤其对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充足的初中生。因此,教师制定的班级管理方案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思想道德品质。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究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最爱孩子,孩子就最爱那个人,只有爱孩
期刊
[摘 要] 法制意识培育是法制教育的关键,法制意识的强度决定着法制行为的践行度。大学生法制意识培育的关键是将大学生视为“社会人”和“多向度人”,摈弃传统法制教育模式中的“单向度人”和“象牙塔”意识,坚持“三三一一一”策,即:三點(生长点、痛点、重点)、三个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行为导向)、一个规律(法制意识形成规律)、一种能力(法制实践能力)、一个主体(学生本位)。以此提高大学生法制意识培育的
期刊
摘要:本文以航海模型、建筑模型等科技活动为突破口,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教学实例阐述如何通过学科知识的整合,开展科技模型活动,在教学实践中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学科知识统整;科技模型活动;综合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学科知识整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它着重于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四个方面的教育,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根本体现。小学科技教育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它需要多学科的融
期刊
[摘 要] 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很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新高度。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历次党代会报告可以发现,党和政府一直对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文明建设给予高度的重视。40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多点推进,形成了生态文明建设法律体系,绿色经济蓬勃发展,自然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回顾党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