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包含正二十面体准晶相Ti1.4V0.6Ni合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06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热处理前后Ti1.4V0.6Ni合金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方法分析合金的结构.电化学特性包括放电容量、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放电性能等.XRD衍射分析表明,在590℃热处理30 min的合金,主要包含正二十面体准晶相、Ti2Ni(FCC)相、V基固溶相(BCC)和C14Laves相(Hex).电化学测试显示,热处理后在30℃和放电电流密度为30 mA/g的条件下,合金电极的最大放电容量可达330.9 mA·h/g,并且循环稳定性和高倍率放电性能也得到改善.此外,通过电化学阻抗和合金内部氢的扩散系数研究了合金电极的动力学性能.
其他文献
采用SEM,EDS和XRD研究了几种Mg-Al-Zn合金的成分、相组成与凝固路径的关系.结果表明,Mg-Al-Zn合金的相组成与Zn/Al质量比有关;随着Zn/Al比值的增加,第二相γ Mg_(17)Al_(12)
通过OM、SEM、TEM及EDS分析,研究Mg-Gd-Y-Nd-Zr镁合金中β相的形貌、成分和晶体学特征,分析连续冷却与等温时效两种方式对β相析出行为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金在400℃过时
将振动倾斜板制浆技术与轧制技术有机结合,开发新型连续流变轧制成形技术,利用该技术制备A2017合金板材.研究连续流变轧制成形过程中A2017合金组织演化及动态凝固行为.结果表
研究多循环低温交变(液氮浸泡处理)和拉伸温度对挤压态Mg-10Gd-3Y-0.5Zr镁合金的微观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裂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Mg-10Gd-3Y-0.5Zr合金经10d液氮浸泡或10个
采用激光对ZK60镁合金板材进行焊接,研究焊接接头半熔化区的显微组织.结果表明:铸态合金半熔化区中沿晶分布的共析混合物在焊接过程中出现液化,其凝固组织呈现亚共晶结构,这
对镁合金ZK60和ME20熔体与镁熔体在1%HFC-134a/空气气氛中的高温氧化行为进行比较.使用热重仪测定这3种熔体的氧化动力学曲线,使用扫描电镜观察氧化后样品表面的形貌,并用X射
以从机械加工现场直接收集的AZ91D镁合金屑料为原料,采用热压制工艺再生制备半固态加工所需的坯料,研究二次加热过程中的半固态组织演变.结果表明,半固态组织演变可分为三个
利用环-环式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双连续复合材料SiC/Fe-40Cr与SiC/2618Al合金在滑动速度30~105m/s,载荷1.0~2.5 MPa条件下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较高的载荷和滑动速
对冷轧Al-Cu双层复合板进行搅拌摩擦焊接,获得了无缺陷的焊接接头.对搅拌摩擦焊过程中的金属流动行为和两层之间的混合进行了研究,考察了显微组织和硬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搅
采用细粒度砂轮的纳米磨削来实现碳化硅晶片高平整度和低损伤加工新方法.磨削试验表明采用纳米磨削50.8 mm碳化硅晶片时其平整度在1.0 μmn以内,表面粗糙度可达0.42 nm.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