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诗有味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u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众所周知,童诗的背后是童心,可当稚嫩的童心遭遇“困难的写作”时,孩子们便不乐意了,老师们便畏难了,想来很美却觉得只可远观。几年前听了台湾方素珍老师的童诗教学后我不禁怦然心动:童诗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原来可以上得如此有趣有味,学生的童诗创作可以这样精彩纷呈。我当时就想:要是我的学生也能成为这样的小诗人该多好啊!看花容易绣花难,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写童诗呢?指导现状又是怎样呢?
  一、现状解析
  可能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自己本身对童诗的认识还不够,特别是很少有教师愿意和学生一起创作,久而久之,教师在童诗写作指导上就出现了偏颇。
  偏颇之一:不少人认为,诗歌具有凝练的语言形式,低年级学生连话都说不好,作文也没入门,怎么能写诗呢?真有点好高骛远,眼高手低。
  偏颇之二:有人认为,考试中很少出现写童诗,教学中为辅导学生进行儿童诗创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会影响学生识字、写字与阅读的进行,低年级没必要花时间进行童诗写作指导。
  偏颇之三:不反对低年段写童诗,但总觉得没有什么具体的规范可以操作,自觉心有余而力不足,童诗写作犹如语文教学中的“鸡肋”。
  偏颇之四:童诗写作很简单,只要有儿童语言就行了。
  偏颇之五:习惯用“主题先行”的方法来写诗,诗中堆砌概念,充满了说教。
  偏颇之六:指导过程中过多强调“仿”,缺少“创”,写作也成了机械的搬运。
  基于这些现状,我曾有过疑虑与困惑,但我也发现事实上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规律来看,低年级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是以口语为基础来发展其书面语的,他们容易接受短小的文学形式。这就更加坚定了我童诗写作教学的尝试。在近几年低年级的教学中我也有意识地关注了童诗,尤其在童诗写作方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二、策略探索
  针对低年级学生还不会写作的现状,本着突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在童诗写作指导中努力渗透童诗启蒙意识,培养学生童诗写作的兴趣的指导思想,我尝试用以下一些方法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童诗写作。
  1.表述引入,开启心智
  表述的概念不等于讲述,更不是朗读。它需要教师有目的地准备材料,奔着诗歌创作的方向进行。放置在课堂教学的开始,更需要教师在精心准备的素材基础上,声情并茂地表述。
  童诗“有趣”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优秀的童诗必须具备拨动童心的情趣。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童诗的神奇与美好,以及其特有的“味道”。还要让学生发现,童诗创作并没有那么高不可攀,我们可以通过实践加以实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骆宾王七岁就写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咏鹅》;白居易五岁开始学诗,十六岁就写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厉害吗?
  生:哇,厉害!
  生:他们都是名人,我们可不会写诗。
  师:别急,那些是古代诗人,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和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都是小诗人啦,信吗?下面我先来朗诵一首发表在《常州晚报》上的小诗,听完后说说你的感受。“小被子/跟我一起睡午觉/看谁先睡着!”
  生:哈哈,小诗只有一句话,很简单呀!
  生:说得怎么有点像我呀!
  师:我再请一个同学来读读这篇发表在《金摇篮》的童诗《石榴》。
  生:“乐得/ 肚子/ 开了花。”
  生:也只有一句话,说得真像石榴哦,好简单好有趣!
  师:再念首童话诗给你们听
  听——《不学写字有坏处》。
  “小虫写信给蚂蚁/他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我想你’/蚂蚁收到他的信/也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看不懂’/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怎么办呢?”(举起一片有三个洞的树叶)同学们,这就是小虫写的信哦,你想说什么?
  生:这是真的吗?让我们瞧瞧!
  生:太神奇了,太好玩了!
  师:其实写诗很简单:分行写,写什么都不会错,不用老师教。你们信吗?
  生:信。
  师:想不想写?
  生:想!
  童诗课的导入,需引人入胜,好比提琴家上弦,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整个演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托尔斯泰說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的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的目光常常可以看到比他所希望看到的东西更多。”当看到那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那一只只高高举起的小手,我幸福地笑了。
  当然,好的引导不仅仅只是一节课,而是长线铺垫。“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的话启示我们,童诗写作可以从了解、欣赏开始。有一位诗评家说:“只读不写,眼高手低;只写不读,眼低手也低。”这些话形象地说出了读诗与写诗的关系。很多时候,造成写诗难的重要原因就是学生诗读得太少,所以写诗之前必须先引导学生读诗。我们利用每天的早读及两分钟预备铃,诵读《日有所诵》《全阅读》上面的童诗儿歌;利用午间文化时间,从柯岩、金波、鲁兵、任溶溶等老一辈儿童诗名家的诗作中选出精华之作,为孩子们深情朗读,欣赏诗中的妙语佳句,品味诗歌的独特语言,吟诵涵泳,音由韵生,声随气发;激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童诗创作活动,课堂与课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的阅读。在耳濡目染的氛围熏陶下,学生的“诗人”气质也愈发明显了。
  2.对比发现,感受精妙
  “对比发现,感受精妙”就是教师有意地将典型的诗句组织学生对比,从而发现童诗的美好。例如把别人写的诗的结尾去掉,鼓励学生反复欣赏、分析作品后,再写上结尾,最后可以和原来的诗作比较,感受诗的精妙之处,体验创作的乐趣。
  (1)(伴着老师的讲述,一句句的叙事语句“我的爸爸一天到晚跟数学打交道,再难的数学题他也会算,他的学问真好”在屏幕上出现。)   师:同学们,睁大眼睛看,刚才老师讲的句子变了。(叙事的语句慢慢渐变为诗歌的形式)看清了吗?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原来的句子变成一行一行的了。
  生:我还发现第一句话被分成了两行,中间还没有标点符号。
  生:不对呀,我发现最后一句话中还多了个“嗨”字。
  师:既然变了,大家来比较着读一下两种句子。
  ……
  (2)(师出示)
  板擦儿。
  板擦兒很爱玩,
  在黑板上跑来跑去,
  玩得全身都是灰。
  老师来了,
  很生气,
  叫值日生抓出去,
   !
  师:同学们来填三个字。
  生:叫值日生抓出去,挨揍啦!
  生:叫值日生抓出去,拍拍拍!
  生:叫值日生抓出去,拍屁股!
  生:叫值日生抓出去,敲三下!
  ……
  (师出示:叫值日生抓出去,拍屁股!)
  生:我写对了,童诗真好玩。
  生:老师,我们好喜欢写诗。还有吗?
  短短的几行字,通过一个小小的结尾,就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其实很多诗最精彩的地方往往是在结尾,此案例中主要运用了“续尾”方法,让学生捉迷藏似的,在游戏中不知不觉中参与了写作,多有意思啊。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虽然只是一句话的写作,但也能让学生乐上一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课堂上学生尝试了童诗创作带来的兴奋,就像一股清泉汩汩流淌着,被滋润着。
  除此之外,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给“缩脚诗”续尾,学生也常常意犹未尽。还记得当年《还珠格格》里面那首缩脚诗吗?“四四方方一座楼,挂上一口钟。撞一下,嗡。”当小燕子填出最后一个字后,那种兴奋与快乐是溢于言表的。
  3.范例引领,着手写作
  低年级创作中范例的作用是明显的,有了模仿,更容易让学生步入创作的殿堂。模仿范本进行童诗写作,有了范本依托,学生就比较容易上手。
  (1)依托教材进行。
  教材中本身就有丰富的童诗素材,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依托教材内容进行童诗仿写。如当学习课文《雨点》与《鲜花和星星》后,我们就可以分别让学生仿照课文学写
  童诗。
  雨点
  雨点落在雨伞上,
  在雨伞上跳舞。
  雨点落在荷叶上,
  在花朵上打滚。
  雨点落在玻璃上,
  在玻璃上敲鼓。
  (2)由仿到创进行。
  教师给学生布置作文(写诗)时,自己也写一篇同题目的作文,这就是“下水诗”,以此供学生参考、模仿。
  师:小朋友们,你们都认识数字0~10吧,告诉你哦,如果你认真观察,再加点想象力,数字也是可以写童诗的哦。瞧,老师写了一首数字诗,想读读吗?(出示)
  在农民伯伯眼里,
  0是一个圆圆的鸡蛋。
  在妹妹眼里,
  0是一个旋转的呼啦圈。
  在爷爷眼里,
  0是一片老花镜。
  在我眼里,
  0是我可爱的小脸蛋。
  在葵花眼里,
  0是一个火红的太阳。
  在小草眼里,
  0是一颗晶莹的露珠。
  在弟弟眼里,
  7是一把手枪。
  在我眼里,
  7是一根吸管。
  (学生之后也创作了诗歌)
  数字1
  在老师眼里,
  1是一根细细的教鞭。
  在小鸟眼里,
  1是一棵高高的大树。
  在我的眼里,
  1是一枝漂亮的铅笔。
  以上学生创作的句子,尽管语言稚嫩,但很朴实也很宝贵。
  学生“仿”的是诗的结构、语言,“作”的是生活的影子,童心可见,创意无限。低年级的学生有时候可能想动笔写,但却有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就是仿写。仿写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我们可以让学生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把童诗写出来,不一定要写整小节,可以只写一个词或一句话,慢慢来,由易到难,这样既降低了习作难度,又能收到明显的效果。经常练习仿写,一方面,使学生个体零散的经验得到整合,扩充了他们的感性形象储备;另一方面,使学生的思维在一起碰撞、激荡,丰富了学生的感受与表达方式,发展了学生的语言。更为重要的是,学生的诗性得到了培育和养护,从而在学习生活中,播下诗的种子,育下诗的胚芽。
  在仿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习作有“仿”缺“创”,感觉千篇一律。解决这个问题,第一,教师要自我反思,是不是对原诗的学习不到位。教师还没有把学生引导融入诗本之中,学生对童诗也是一知半解就急于仿写的话,学生情感体验就很难激发出来,个性化语言自然难以流淌于笔尖了。第二,选择的内容是否适合仿写。不要为了追求课堂形式为“仿写”而“仿写”,学生觉得难度也大,只能专注于“仿”而无暇估计“作”了。第三,“仿”前交流不充分,学生思维没有打开。无论是师生之间还是学生之间,只有在相互交流中、老师的适时点拨下才能更好地拓宽思路、触发灵感、撞击火花。第四,教师“导”得过多,由于教师总担心学生想得不够周到、完美,喜欢或不自觉地站在成人角度构思儿童诗的内容,有些学生“向师”性比较强,为了迎合老师,为了少动脑筋,也就很难发现有出彩的作品了。
  4.留心日常,适宜引导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抓住“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契机,加以引导,让童诗写作“无孔不入”。   在一次主题为《妈妈,我爱你》的中队活动中,我适时地引导学生创作《给妈妈说说心里话》。
  妈妈变变变
  如果
  妈妈变成春雨,
  我就变成一颗小种子,
  在春雨的滋润下发芽。
  如果
  妈妈变成一张床,
  我就变成一个圆圆的枕头,
  在床上滚来滚去。
  如果
  妈妈变成笔袋,
  我就变成一枝铅笔,
  在舒適的笔袋里休息,和兄弟姐妹玩耍。
  如果
  妈妈变成一朵花,
  我就变成一只小蝴蝶,
  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如果
  妈妈变成一面红旗,
  我就变成五颗星星,
  在红旗上蹦跳。
  如果
  妈妈变成地板,
  我就变成小脚丫,
  天天和地板有说不完的悄悄话。
  这首诗真可谓“情动而辞发”。所以我更加坚信,儿童与诗性是相通的,从诗歌的本质特征而言,童言稚语就是一份极好的诗歌创作。回到课堂,这样的课堂应当可以称为动态生成的。可贵的是,学生在这样动态的课堂里,迸发出的生成资源是丰富而生动的,只要教师有敏锐的目光,就能激发起学生创作的欲望。
  还有一次,同事张老师借我们班学生上了一节童诗《爸爸的老师》。在结尾处,张老师引导学生把最想对老师说的话写下来。一会儿工夫,学生就写道:“在我生病的时候,老师摸摸我的额头,就像是我的妈妈。”“老师,您长得真好看,比春天里任何一朵花都美丽。”“老师,我手受伤的时候,是你给我消毒,贴创可贴,谢谢您。”接着,张老师给这些句子加上一个个小竖线,把长长的句子断成了一行行长长短短的小诗,再让学生念一念断好的小诗,配上音乐,一首写给老师的诗就产生了,来得那么悄无声息,指导得那么细致无痕,效果也非常好。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了一首儿童诗,还创作了一首儿童诗,学生兴趣盎然,精彩真是无法预料!
  5.由此及彼,创生佳作
  想象,这是儿童特有的天性。事实上,通过引导学生用想象架起词语与词语、句子与句子间的桥梁,反而会促进其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其创作热情。
  如由“小鸡”“米粒”这两个词语我们马上会联想到“小鸡最爱吃米粒”,可吃米粒时会发生什么事吗?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编故事,再把故事改成短小的童诗。
  小鸡吃米
  叽叽叽, 叽叽叽,
  跟着妈妈学吃米。
  米粒米粒撒在地,
  小鸡小鸡抢一起。
  还有一个没抢到,
  踩到一只小爪子。
  叽叽叽, 叽叽叽,
  不吃米粒来斗气。
  急得妈妈直拍翅。
  再如小鲤鱼、小露珠,这好像是两个毫不相干的词语,但他们之间会存在着什么故事呢?有什么内在联系?在小诗人眼里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泡泡乐
  小鲤鱼,嘴巴圆,
  口吐泡泡真好玩。
  好像颗颗小露珠,
  小朋友们好喜欢。
  左瞧瞧,右看看,
  学着小鱼撅嘴巴。
  一二三,一二三,
  大家一起吹泡泡,
  乐得小鱼尾巴摇。
  “望梅止渴”的故事让我们见证了联想的魅力,“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美丽也是通过联想的方式激活。联想法是写好儿童诗的一个好方法,形式很多,可以是接近联想、类似联想,也可以是推测联想、因果联想,还可以对比联想、连锁联想,等等。正如鲁迅所说:“孩子是可以敬服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言语;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孩子想象丰富,这本身便是诗的天性。
  6.寻根问底,不断推进
  教师引导学生给生活中的事物或现象寻找一个原因,以疑问的形式如“为什么……”“是不是……”“是……还是……”“有……吗”等来表达。
  有一天,笔者无意中看到这样一首童诗《橡皮》,觉得非常有趣,念来给孩子们听。
  橡皮,橡皮,
  你饿了吗?
  我请你吃错字,
  快到纸上来吃个饱。
  橡皮,橡皮,
  我画错的屋子和大树,
  你也不客气地吃个精光。
  可是,
  你为什么越吃越瘦?
  念完小诗,学生就乐了,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开心,童诗中的“橡皮”有趣在哪儿?敏锐的学生马上从“你为什么越吃越瘦”发现了橡皮“越用越小”的特点。于是我引导他们从生活中类似的物品开始发起“十万个为什么”:肥皂为什么越吃越瘦?拖把为什么头发越来越少?蜗牛为什么天天把奖杯背在身上?银河啊,在你清澈的河水里有可爱的碰碰船吗?
  三、反思憧憬
  低年级童诗写作指导意义非凡。首先,童诗写作是低年级语言实践的有效方式。学生运用语言表达他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内容,就是在运用中学习语言,提高语言能力。其次,在童诗的创作中发展学生的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孩子是天生的诗人”,每一个孩子的头脑里都有一个晶莹璀璨的世界。最后,童诗写作教学悄悄地实现着品诗的功能,写作的过程就是一个发现美、享受美、捕捉美,创造美的过程。
  在童诗写作指导过程中,要端正态度,由扶到放,努力做到不“缺位”,要目标清晰、内容确定、方式多样,努力做到不“越位”,启发指导不要过多过细,而要循序渐进地追求“本位”,如引导阅读童诗,在泛读、赏读、品读中感悟诗韵、诗境。要立足学生生活,在持续积累中提炼写作素材、丰富语言;加大评价激励,在反馈交流中释放写作动力,不要过严地讲究押韵平仄,对孩子们只提一个要求:读着感觉朗朗上口即可。
  (作者单位:江苏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1  站在街头,面对步步逼近的夜色,我有点气馁。  这时候,雨水为夜色推波助澜,紧一阵慢一阵的。我的面前开始出现各式各样的雨伞。我看不清行人的面孔,但每一柄雨伞下面的面孔应该都是从容镇定的,因为他们至少不用为回不了家而担心。晃来晃去的雨伞让我想要回家的念头越发强烈。可该死的出租车要么不来,要么一闪而过。为了躲避汽车经过时溅起的污水,还有越来越密集的雨水,我只好步步后退。我身后不遠处是张双喜举办婚礼
摘要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代表作《偷自行车的人》上映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保持其在电影史上的经典地位并打动人心,盖因其所遵循的新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小人物,简单的帮事和情节,如生活本身一样真实,传达出小人物独特的生存体验。在冷静客观的写实中,引起观众的同情与悲悯,焕发出温暖人心的光芒。  关键词 《偷自行车的人》新写实 小人物    经典总是经典,它不因时间久远而退色,也不因情节简单而模糊。真正的经典
《你好 灯塔》故事脉络清晰,一位年轻人接替年迈的守塔人,继续守护灯塔。他在灯塔里吃饭,睡觉,工作,记日志,思念,救人,生子,最后离开。  作者苏菲·布莱科尔为了这本书遍访世界各地的灯塔,她阅读守塔人的灯塔日志,站在塔室眺望大海,她甚至还在一座灯塔里住了一段时间。  她画的一切都来自真实的灯塔生活。书里画的灯塔,就是她住过的那一个,甚至主角的样貌也是一位真实存在的灯塔守护人。  一、灯塔的由来  
窗外,寒风冷峭,干枯的树上,一片黄色的叶子,顽强地在树枝上随风起舞。他注视着那片叶子,心脏仿佛随着叶子的舞动,起伏地跳动着,带着丝丝寒意,流经他的血管,流到了指尖、流到了脚尖、流到了鼻尖……  手机唱起了《把根留住》,这是他的手机铃声,儿子给他买第一部手机时,就设定了这首歌……  多少脸孔  茫然随波逐流  他们在追寻什么  为了生活  人们四处奔波  却在命运中交错  ……  他接通了电话,候鸟
一、问题的提出——国产喜剧电影的“逆龄化”转向  21世纪以来,国产喜剧电影呈现出日趋“年轻态”的风格转向——由“中年喜剧”向“青年喜剧”的微妙转化。这种于电影风格层面的“逆龄化”转变,成为国产喜剧吸引当下电影学界和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学者指出,“新世纪勃兴的喜剧电影大潮大部分具有明显的青年文化性……占据主流、主潮地位的主要是一种‘青年喜剧电影’,而不是以冯小刚为代表的‘中年喜剧电影’或其他主流
这是一节自然班的语文戏剧课,台上的学生正在演绎根据课文《西门豹》改编的舞台剧《真正的好官》,台下的老师和班里的其他学生正在观看。当表演到西门豹将巫婆扔进漳河时,表演定格,台下讨论四起。  一个学生提出:“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惩治恶人,为什么非要等到河伯娶媳妇的这一天?”  另一个学生回答:“就凭一个老农的一面之词就抓人,不合理,西门豹还要从多种途径去调查。”  又一个学生说:“河伯娶媳妇的荒唐事在那里
摘 要: 随着中外合作办学事业的迅速发展,以中外合作办学为平台,提高中外合作办学质量的核心在于合理引进与有效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及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中外合作办学 优质教育资源 实证  一、引言  为了规范中外合作办学活动,加强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国教育部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
从1997年到如今,我工作已满20年。如果一直教到退休,剩下不到20年。如此而言,教学生涯已过半,值得好好做个回顾。回想这些年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也的确是从懵懵懂懂一步步走向理性,走向成熟。如此而言,更值得认真总结。  自己这些年走过的路,或多或少反映了一線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权作此文,为了自我的纪念,也希望带给更多年轻教师一些启发。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师范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一
现在回想起来,从事教育事业貌似是我最好的归宿。当然,这其间我也曾怀揣过诸多梦想,也曾遇到过诸多诱惑,但最终还是留了下来。  进入宁海县实验小学应该是我人生的分水岭。  之前,我热心于写作、习字,自娱自乐。那时才20多岁,踌躇满志,对与文艺相关的一些活动也有着异乎寻常的兴趣。因此,我曾担任过几年《早春》编辑,也曾筹划着出几本集子,办几次书展。以至后来有一家媒体,把我在作文教学上做出的尝试以及一些成绩
语文这门学科,我以为是一门有温度的学科,但很遗憾的是,它的温度正一點点在形式的解构和评价中被剥离。今天的语文似乎极少令人一谈起就如二月的春风,荡漾着情韵的温柔。  因此,当《中国诗词大会》上高中生武艺姝从容不迫地轻吟诗词时,我们极为惊讶,她自然散发出的书卷气息,我们很喜欢。当黑龙江电视台推出明星书信朗读节目——《见字如面》,那些陈年的文字被明星读出来如涓涓细流,即使没有花哨的噱头,依然不妨碍我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