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反思与行动中成长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dy_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大潮,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发展与教育、教师的成长,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它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未来。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师实际水平,立足于学生学习实际,展开了“行动教学研究”,引导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反思后再行动,在反思与行动中快速成长。在行动教学研究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设计并确立好反思行动主题
   行动研究以“课例”为载体课,反思、讨论、交流是每堂课必有的环节,但为什么有些教师却总不见长进呢?原因就在于上完课后,教师们各抒己见,你说这好,我说那不好,众说纷纭,结果导致执教者和听课者都收益不多,甚至对这类课产生了厌倦情绪。我们在反思中发现: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研究、主题反思,才会有收益。所以在每学期初,学校都会把各教研组长、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织起来,大家共同研究、确立好本学期反思的主题,并把它纳入研训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当中,整个学期有计划地围绕这个反思主题进行研究。
   主题选择和确定的主要依据有:①新课程的要求,如在课改前期,我们曾确定过“转换角色,走进新课程”“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等主题的研究;②学生的学习实际,如“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等主题;③学校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如“老教师与新课堂”等主题。
   二、按行动主题设计教学方案
   “课例”是行动研究的载体,也就是说要课堂实战。在学校公布上课的主题后,教师根据本次行动的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需要经过“独立设计——集体交流——修改——定案”的程序。集体研制教学方案是很重要的,在备课这个环节中,参与行动的教师要有明确的、具体到每堂课和每个环节的行为目标。同时,管理者也要拟定评价方案,让教师明白本次主题行动的评价标准。如在“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主题行动中,学校信息部和教导处就设计好评价意见表,包括远程资源名称、源自何处、运用次数、运用恰当与否、整合程度、整合效果、学生反响、操作熟练程度、资源保存、再利用、共享情况等。
   三、主题实践行动跟进
   教学方案设计好了,就进行主题实践行动。通常,我们的行动对象是多层面的,有以教研组展开的,有全体展开的,有针对个别教师展开的,有年级组展开的等。无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都要参与实践行动,这样才能促进整体的发展。
   四、对行动者进行行动教育,研训一体
   在反思中诊断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对教师进行行动教育:①群策群力,教研组自培。“教研组自培”是主要的解决问题的形式,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教师善于思考与改进的研修习惯;②对共同的倾向性问题,通过集体交流、互学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③对新行为进行再实践,肯定反思成果。
   用提高后的行动去指导教学,实施教学新行为。把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到全校;把有价值的、看得准的反思改进成果纳入教学常规;让教师外出,参与各种展示活动,得到更大的提高。每个学期末,教师都要写一些最有价值的反思成果,学校组织经验交流等活动让教师展示成果。这让我们收集到许多反思文章,整理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
   正是这样的方式,让教师在一轮又一轮的行动研究中逐步提高,让教师在反思与行动中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初一是学生形成学习技能的敏感期,也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只有从培养阅读习惯、重视阅读心理、指导阅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并施以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在后阶段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  关键词:阅读习惯 阅读心理 方法指导    初一是学生形成基本学习技能的敏感期。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就
据1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从实用的角度看,学好英语似乎要比学好汉语更实用些,因为社会对英语的要求似乎更多些;从个人的成长来看,我们强调学生学好英语也是没
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抽象乏味,在中、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下降,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这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方法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兴趣就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离不开教师充分而巧妙地运用教材以及书本以外的素材。教师可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教师要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掌握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所以,只要教师对教学负责,认真备课,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修改和补充教案,教学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  关键词:教师 教学能力 培养  “教师的天职是使学生自己产生思想。”要使学生产生思想,教师首先要有思想。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要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具备高尚的职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读好书,读整本书。”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本文试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阐述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其与原有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诸多因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矛盾,从而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冲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促进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认真探讨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问题。  一、误区点击  1.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忽视传统教学的作用  教师不考虑
“踏着时代的节拍,迈着坚定的步伐,以创新铸就业绩,在发展中延伸”,这是新时期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工作的理念。我们谨记温总理“学校越办越好,教师为人师表,学生茁壮成长”亲笔回信的嘱托,放眼学生未来的发展,围绕科学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央教科所先进研究学校”“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员”“江西省人民满意学校”“江西省文明单位”“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殊
徐莉,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华城实验小学春风分校校长、书记,中小学高级教师。曾获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常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摘 要]“绿色作业”设计注重从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融合,凸显自主性、实践性、合作性、探究性、综合性和生活性等特征,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绿色作业”与“全息学习”理念高度一致。基于
人物描写的成败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环节,那些死板的描写,只能给读者带来枯燥、无味的感觉。如何把记叙文中的人物写“活”,使其能在读者面前站起来,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写好人物的外貌  人物外貌的描写着重在眼睛的刻画上,“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龙睛点得好,画中的龙才会生动、传神。可见,把眼睛写“活”,是写好人物的关键。  1.由形入神来写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到
课程改革犹如一声春雷滚过,对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课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由“一言堂”逐渐变成了“群言堂”,而且增添了几分动感、生气与活力。但是,新课程改革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负担,如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敢说、能说、说好,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笔者以《股票、债券和保险》为例,提出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内容是必修1《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的第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