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轰轰烈烈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大潮,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发展与教育、教师的成长,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它关系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关系着学校的发展和未来。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师实际水平,立足于学生学习实际,展开了“行动教学研究”,引导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反思后再行动,在反思与行动中快速成长。在行动教学研究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设计并确立好反思行动主题
行动研究以“课例”为载体课,反思、讨论、交流是每堂课必有的环节,但为什么有些教师却总不见长进呢?原因就在于上完课后,教师们各抒己见,你说这好,我说那不好,众说纷纭,结果导致执教者和听课者都收益不多,甚至对这类课产生了厌倦情绪。我们在反思中发现: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研究、主题反思,才会有收益。所以在每学期初,学校都会把各教研组长、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织起来,大家共同研究、确立好本学期反思的主题,并把它纳入研训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当中,整个学期有计划地围绕这个反思主题进行研究。
主题选择和确定的主要依据有:①新课程的要求,如在课改前期,我们曾确定过“转换角色,走进新课程”“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等主题的研究;②学生的学习实际,如“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等主题;③学校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如“老教师与新课堂”等主题。
二、按行动主题设计教学方案
“课例”是行动研究的载体,也就是说要课堂实战。在学校公布上课的主题后,教师根据本次行动的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需要经过“独立设计——集体交流——修改——定案”的程序。集体研制教学方案是很重要的,在备课这个环节中,参与行动的教师要有明确的、具体到每堂课和每个环节的行为目标。同时,管理者也要拟定评价方案,让教师明白本次主题行动的评价标准。如在“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主题行动中,学校信息部和教导处就设计好评价意见表,包括远程资源名称、源自何处、运用次数、运用恰当与否、整合程度、整合效果、学生反响、操作熟练程度、资源保存、再利用、共享情况等。
三、主题实践行动跟进
教学方案设计好了,就进行主题实践行动。通常,我们的行动对象是多层面的,有以教研组展开的,有全体展开的,有针对个别教师展开的,有年级组展开的等。无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都要参与实践行动,这样才能促进整体的发展。
四、对行动者进行行动教育,研训一体
在反思中诊断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对教师进行行动教育:①群策群力,教研组自培。“教研组自培”是主要的解决问题的形式,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教师善于思考与改进的研修习惯;②对共同的倾向性问题,通过集体交流、互学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③对新行为进行再实践,肯定反思成果。
用提高后的行动去指导教学,实施教学新行为。把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到全校;把有价值的、看得准的反思改进成果纳入教学常规;让教师外出,参与各种展示活动,得到更大的提高。每个学期末,教师都要写一些最有价值的反思成果,学校组织经验交流等活动让教师展示成果。这让我们收集到许多反思文章,整理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
正是这样的方式,让教师在一轮又一轮的行动研究中逐步提高,让教师在反思与行动中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
近年来,我们立足于课堂,立足于教师实际水平,立足于学生学习实际,展开了“行动教学研究”,引导教师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反思后再行动,在反思与行动中快速成长。在行动教学研究中,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设计并确立好反思行动主题
行动研究以“课例”为载体课,反思、讨论、交流是每堂课必有的环节,但为什么有些教师却总不见长进呢?原因就在于上完课后,教师们各抒己见,你说这好,我说那不好,众说纷纭,结果导致执教者和听课者都收益不多,甚至对这类课产生了厌倦情绪。我们在反思中发现: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必须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主题研究、主题反思,才会有收益。所以在每学期初,学校都会把各教研组长、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织起来,大家共同研究、确立好本学期反思的主题,并把它纳入研训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当中,整个学期有计划地围绕这个反思主题进行研究。
主题选择和确定的主要依据有:①新课程的要求,如在课改前期,我们曾确定过“转换角色,走进新课程”“合作学习的具体方式”等主题的研究;②学生的学习实际,如“家庭作业的设计研究”“英语学习效果的提高”等主题;③学校教师教学行为现状,如“老教师与新课堂”等主题。
二、按行动主题设计教学方案
“课例”是行动研究的载体,也就是说要课堂实战。在学校公布上课的主题后,教师根据本次行动的主题,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需要经过“独立设计——集体交流——修改——定案”的程序。集体研制教学方案是很重要的,在备课这个环节中,参与行动的教师要有明确的、具体到每堂课和每个环节的行为目标。同时,管理者也要拟定评价方案,让教师明白本次主题行动的评价标准。如在“远程教育资源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主题行动中,学校信息部和教导处就设计好评价意见表,包括远程资源名称、源自何处、运用次数、运用恰当与否、整合程度、整合效果、学生反响、操作熟练程度、资源保存、再利用、共享情况等。
三、主题实践行动跟进
教学方案设计好了,就进行主题实践行动。通常,我们的行动对象是多层面的,有以教研组展开的,有全体展开的,有针对个别教师展开的,有年级组展开的等。无论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都要参与实践行动,这样才能促进整体的发展。
四、对行动者进行行动教育,研训一体
在反思中诊断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引导教师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对教师进行行动教育:①群策群力,教研组自培。“教研组自培”是主要的解决问题的形式,既解决了问题,又培养了教师善于思考与改进的研修习惯;②对共同的倾向性问题,通过集体交流、互学探讨出解决问题的办法;③对新行为进行再实践,肯定反思成果。
用提高后的行动去指导教学,实施教学新行为。把好的经验、做法推广到全校;把有价值的、看得准的反思改进成果纳入教学常规;让教师外出,参与各种展示活动,得到更大的提高。每个学期末,教师都要写一些最有价值的反思成果,学校组织经验交流等活动让教师展示成果。这让我们收集到许多反思文章,整理了很多有价值的经验。
正是这样的方式,让教师在一轮又一轮的行动研究中逐步提高,让教师在反思与行动中成长。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