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

来源 :知识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ane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描写的成败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环节,那些死板的描写,只能给读者带来枯燥、无味的感觉。如何把记叙文中的人物写“活”,使其能在读者面前站起来,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写好人物的外貌
  人物外貌的描写着重在眼睛的刻画上,“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龙睛点得好,画中的龙才会生动、传神。可见,把眼睛写“活”,是写好人物的关键。
  1.由形入神来写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人物的精神世界。在初中语文课本《挖荠菜》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而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张洁的寥寥几笔,表面上是写妈妈的眼睛,实质上是写“我”内心的悲苦、恐惧和孤独。这样由形入神的描写,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充分揭露了文章的主题。
  2.写“活”眼睛,要用人物来陪衬
  人不是孤立地生活着,需要与外界人物交流思想、传递语言。阿·托尔斯泰说:“主人公的肖像应该从运动的本身,通过斗争、通过冲突、通过行为显现出来。”在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没有发现走过来的战友之前,他的眼睛努力地闭着,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无名战士才吃力地张开了眼睛。当卢进勇把青稞面递到他嘴边时,他抬起了失神的眼睛。当他把火柴全部交给了卢进勇时,他睁开了眼睛,且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对无名战士在不同场合、不同语言、不同动作时眼睛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就像浮雕一样,巍然屹立在我们心中。
  3.通过对比来写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对断腿前和断腿后的孔乙己的眼睛进行了描绘。断腿前,旁人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断腿后,掌柜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争辩,他的眼色很像在恳求掌柜,不要再提这件事。孔乙己的变化反映在他的眼角和眼光上,说明了封建科举制度正一步步地把他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这样写,突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二、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
  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光靠外貌描写,也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文章选择了两个典型的人物——菲利普夫妇,他对待亲兄弟于勒去美洲前后语言和行动的变化,真实地表现了菲利普夫妇重财轻义的丑恶灵魂。因此,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和行动来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见,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就要选择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来写,如果不能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就会使人物缺乏个性,写出来的人物呆若木鸡,毫无生气。
  三、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要把人物写好,还要注意人物的心理活动。在郑振铎的《猫》中,主人公“我”写到第三只猫死时,“‘我’心里十分难受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是刺我良心的针。”。通过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更加突出了“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有力地说明了全文的中心。可见,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还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五中学)
其他文献
一、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差异性  1.教材方面  初中物理教材重视阐述物理现象,探讨的物理现象比较简单,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而且趣味性强;初中教材一般都是由实验、生产或生活实际引入课题,通过观察和分析物理现象,总结和归纳出简单的物理规律,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虽然高中物理教材中也包括了力、热、光和电等内容,但对知识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研究的物理现象更加复杂和抽象,而且重视理论上的分析和推导,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应用数学的意识非常重要。如何轻松、愉快地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呢?笔者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使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创造学习的新环境,让学生求知的欲望贯穿于整个课堂。   一、注重导入的设计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学习的内容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事情时,学生自觉接受知识的程度会比较高。在新课导入的
摘要:初一是学生形成学习技能的敏感期,也是培养学生具备良好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只有从培养阅读习惯、重视阅读心理、指导阅读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索,并施以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才能为学生在后阶段的阅读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其收获阅读的累累硕果。  关键词:阅读习惯 阅读心理 方法指导    初一是学生形成基本学习技能的敏感期。因此,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就
据1月24日《长江日报》报道,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逾万。有4所高校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  从实用的角度看,学好英语似乎要比学好汉语更实用些,因为社会对英语的要求似乎更多些;从个人的成长来看,我们强调学生学好英语也是没
当前,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抽象乏味,在中、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下降,出现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低下的现象,这已成为目前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就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本方法  1.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学生求知欲强,学习兴趣就浓厚,而求知欲的产生离不开教师充分而巧妙地运用教材以及书本以外的素材。教师可在教学中巧妙地预设
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教师要有一种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不断更新教学思想,掌握教学规律,研究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水平。所以,只要教师对教学负责,认真备课,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修改和补充教案,教学效果一定会越来越好。  关键词:教师 教学能力 培养  “教师的天职是使学生自己产生思想。”要使学生产生思想,教师首先要有思想。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要热爱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具备高尚的职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读好书,读整本书。”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其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内在的需求,成为儿童生活中的一种人生体验。本文试从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出发,以学生为主体,阐述如何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关键词:小学生 课外阅读 指导    小学生正处于人生的起步时期,如一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课堂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但与此同时,其与原有的教学结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诸多因素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矛盾,从而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冲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促进教学水平的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该认真探讨多媒体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问题。  一、误区点击  1.为了技术而使用技术,忽视传统教学的作用  教师不考虑
“踏着时代的节拍,迈着坚定的步伐,以创新铸就业绩,在发展中延伸”,这是新时期赣州市滨江第二小学工作的理念。我们谨记温总理“学校越办越好,教师为人师表,学生茁壮成长”亲笔回信的嘱托,放眼学生未来的发展,围绕科学教书育人的教育理念,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央教科所先进研究学校”“中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员”“江西省人民满意学校”“江西省文明单位”“赣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殊
徐莉,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华城实验小学春风分校校长、书记,中小学高级教师。曾获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个人、常州市德育先进工作者、常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等荣誉称号。主持和参与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摘 要]“绿色作业”设计注重从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融合,凸显自主性、实践性、合作性、探究性、综合性和生活性等特征,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绿色作业”与“全息学习”理念高度一致。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