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描写的成败是写好记叙文的关键环节,那些死板的描写,只能给读者带来枯燥、无味的感觉。如何把记叙文中的人物写“活”,使其能在读者面前站起来,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难题。
一、写好人物的外貌
人物外貌的描写着重在眼睛的刻画上,“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龙睛点得好,画中的龙才会生动、传神。可见,把眼睛写“活”,是写好人物的关键。
1.由形入神来写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人物的精神世界。在初中语文课本《挖荠菜》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而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张洁的寥寥几笔,表面上是写妈妈的眼睛,实质上是写“我”内心的悲苦、恐惧和孤独。这样由形入神的描写,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充分揭露了文章的主题。
2.写“活”眼睛,要用人物来陪衬
人不是孤立地生活着,需要与外界人物交流思想、传递语言。阿·托尔斯泰说:“主人公的肖像应该从运动的本身,通过斗争、通过冲突、通过行为显现出来。”在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没有发现走过来的战友之前,他的眼睛努力地闭着,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无名战士才吃力地张开了眼睛。当卢进勇把青稞面递到他嘴边时,他抬起了失神的眼睛。当他把火柴全部交给了卢进勇时,他睁开了眼睛,且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对无名战士在不同场合、不同语言、不同动作时眼睛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就像浮雕一样,巍然屹立在我们心中。
3.通过对比来写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对断腿前和断腿后的孔乙己的眼睛进行了描绘。断腿前,旁人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断腿后,掌柜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争辩,他的眼色很像在恳求掌柜,不要再提这件事。孔乙己的变化反映在他的眼角和眼光上,说明了封建科举制度正一步步地把他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这样写,突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二、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
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光靠外貌描写,也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文章选择了两个典型的人物——菲利普夫妇,他对待亲兄弟于勒去美洲前后语言和行动的变化,真实地表现了菲利普夫妇重财轻义的丑恶灵魂。因此,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和行动来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见,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就要选择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来写,如果不能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就会使人物缺乏个性,写出来的人物呆若木鸡,毫无生气。
三、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要把人物写好,还要注意人物的心理活动。在郑振铎的《猫》中,主人公“我”写到第三只猫死时,“‘我’心里十分难受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是刺我良心的针。”。通过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更加突出了“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有力地说明了全文的中心。可见,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还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五中学)
一、写好人物的外貌
人物外貌的描写着重在眼睛的刻画上,“画龙点睛”的成语故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龙睛点得好,画中的龙才会生动、传神。可见,把眼睛写“活”,是写好人物的关键。
1.由形入神来写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眼睛可以看到人物的精神世界。在初中语文课本《挖荠菜》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是怕看见她那双被贫困的生活折磨得失去了光彩而哀愁的眼睛,那双眼睛会因为我丢失了鞋子而更加暗淡。”张洁的寥寥几笔,表面上是写妈妈的眼睛,实质上是写“我”内心的悲苦、恐惧和孤独。这样由形入神的描写,不仅使学生看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充分揭露了文章的主题。
2.写“活”眼睛,要用人物来陪衬
人不是孤立地生活着,需要与外界人物交流思想、传递语言。阿·托尔斯泰说:“主人公的肖像应该从运动的本身,通过斗争、通过冲突、通过行为显现出来。”在王愿坚的小说《七根火柴》中,无名战士没有发现走过来的战友之前,他的眼睛努力地闭着,听见卢进勇的脚步声,无名战士才吃力地张开了眼睛。当卢进勇把青稞面递到他嘴边时,他抬起了失神的眼睛。当他把火柴全部交给了卢进勇时,他睁开了眼睛,且眼睛里那死灰般的颜色忽然不见了。对无名战士在不同场合、不同语言、不同动作时眼睛的描绘,我们可以看到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就像浮雕一样,巍然屹立在我们心中。
3.通过对比来写
鲁迅在小说《孔乙己》中,对断腿前和断腿后的孔乙己的眼睛进行了描绘。断腿前,旁人故意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断腿后,掌柜对他说:“孔乙己,你又偷了东西了。”但他这回却不争辩,他的眼色很像在恳求掌柜,不要再提这件事。孔乙己的变化反映在他的眼角和眼光上,说明了封建科举制度正一步步地把他推向了死亡的深渊。这样写,突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
二、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
记叙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不光靠外貌描写,也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文章选择了两个典型的人物——菲利普夫妇,他对待亲兄弟于勒去美洲前后语言和行动的变化,真实地表现了菲利普夫妇重财轻义的丑恶灵魂。因此,抓住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和行动来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内容有着重要的作用。可见,要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就要选择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来写,如果不能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的语言,就会使人物缺乏个性,写出来的人物呆若木鸡,毫无生气。
三、写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要把人物写好,还要注意人物的心理活动。在郑振铎的《猫》中,主人公“我”写到第三只猫死时,“‘我’心里十分难受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是刺我良心的针。”。通过这段心理活动的描写,更加突出了“我”的过失之大、悔恨之深。因而有力地说明了全文的中心。可见,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而且还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