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之以情,方可能晓之以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vi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情感倾注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初中政治教学也不例外。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愿望和觀点而产生的体验,通常表现为喜,怒,哀,乐。初中生由于年龄较小,知识根底浅,活泼好奇,乐于接受富于情趣的教学方式,为此我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受到良好效果。
   一、用真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深入到我教的班,嘘寒问暖,与学生们一起搞卫生、作游戏、说故事。
   与其它学科相比,思想政治课教学有两难,其一,概念,观点较为抽象枯燥,与初中年龄心理有一定差距,其二,社会上某写金钱实惠的诱惑,重经济轻政治的倾向的影响,导致学生轻视政治可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作为一名教师,我自然也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但终究还是"一定要把政治课较好"的意识战胜了我。我信;事在人为,唯其难较,放能见真功夫。为此我首先选用了以情激学法,有一次,一个校外歹人气势汹汹的从课堂上把一名学生叫了上去,我见势头不对安排学生看书,自己便跟了去,见那人正在打这个学生,我不顾一切冲了上去,冒着挨打的危险,紧紧护住我的学生,此举赢得了学生的敬意,这大概就是"亲其师,信其道"吧。
   二、用真情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不管是讲概念还是原理,我都注意寓情于理,以增强学生对政治课的浓厚兴趣,我以饱满的情绪,旺盛的精力讲授每节课,同时注意语言的抑扬顿挫。或高昂热烈,或深沉凝重,或重炮似的排比,或雨丝般的描述,娓娓道来,使学生们的情绪随我的语调而变化。如讲"祖国的治乱兴衰,关系个人的安危荣辱"时,我以悲愤的语调,愤怒控诉日本帝国主义屠杀南京30万同胞的暴行。"侵略者展开杀人比赛,尸横街巷,血流成河……"同学们个个绷紧小嘴闪动泪花,我点明了“落后会挨打,贫穷就受辱”的道理。我话锋一转,“沉睡的雄狮苏醒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在东方!”我兴奋地讲了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和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同学们脸上绽出了欣喜的笑容。最后,我在黑板上写了“国耻我辱、国兴我荣”八个字,让同学们高声朗诵。除此外,我还注意选用教具,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如讲"祖国养育了世代儿女"的内容时,我挂上了彩色的大地图,祖国秀美山川跃然纸上,讲"为人民服务"用投影机打上周总理大幅画像,那浓眉英姿,微笑神态使学生感到了他那博大胸襟和为人民鞠躬尽瘁的高尚品德。
   三、用真情唤醒学生纠错的勇气
   思想政治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马列主义基本知识,增强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因此我竭力以情感化,导之以行,常言到;身教重于言教如讲"关心他人,"我视学生为亲人朋友,鼓励他们进步主动当他们入团介绍人,学习上耐心辅导;晚自习后深入寝室待他们入睡后才回到家休息。动之以情,不是读学生的错误的一味迁让,而是包含着有理的批评。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是对学生充满人情味的关切。
   动之以情,不是对学生错误的一味迁让,而是包含着有理有节的批评。正象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批评的艺术在于严厉与善良的圆满结合,学生应该在教师的批评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合乎情理的严厉,而且是对他充满人情味的关切。”一次,我在七(2)班上课时有两个出名的捣蛋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出怪调,课后被叫到办公室。我对他俩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帮助他们挖根源,分析危害,并与他们一起学习七年级第五课关于“遵纪守法”的内容时就联系到课堂的纪律,使他们明白“严是爱、纵是害、不管不问能变坏”的道理。他们终于认真地检查了错误。谈完话天色已晚,我让他们回家吃饭,他们却坚持去上晚自习。我立即打电话告知家长放心,从此,二人改掉了坏毛病,还争着为班集体做好事。
   实践证明,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有一颗对学生的爱心。有了农厚的爱,才配当学生的良师益友。也只有情感教学为光,才能使学生爱学,学会,用好思想政治课的知识,通过情感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良好充分引证了情感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命题即出题目,命题作文就是出题目作文。供材料作文是根据所提供参考的事实来作文,这参考的事实一般是文字材料(有时是图画)。话题即谈话的中心,话题作文即围绕一个谈话中心作文。  一、话题作文、命题作文和供材料作文三者不是并列的概念  只要给定了题目的作文就是命题作文。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或窗口,写作者在作文时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必须围绕题目写,这个围绕可能是思想上的围绕,也可能是内容上的围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合作。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化学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探究、创新中主动地获取知识,领悟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因此,高中化学课堂创新教学应在传授知识、陶冶情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更新观念、重建教学设计新模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也是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难题,这也是我们深入思考并设法解决的问题。  一、师生关系的民
今天和大家在一起进行学习交流,我感到非常荣幸。我以“以人为本 走学校内涵发展之路”为题,把自己的办学实践及认识与领导同事们交流。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学校,处于城乡结合部,1996年我任校长的时候,学校只有一座教学楼,一个简易食堂,12个教学班,学校的办学水平在全县处于中等位次,14年来,学校不断发展壮大,现在校舍完善、设施齐备,在校生达到2000多名,有29个教学班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艺术教育在我国城市中小学已的得到普及和提高。但是在我们广大的农村中小学,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而我国  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可以说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就我县而言,艺术教育不容乐观。我县中小学共一百多所,能保质保量的实施艺术课的寥寥无几。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调查了几十所中小
近年来,语文学科崛起的“人文性”,出现课堂教学“说”风太盛,谈题“色”变,学生的练习时间太少尤其是笔头练习更少。“工具性”的沉寂,导致了学生的基本功极不扎实。更令人莫解的是:学生的双手,在语文课堂上无所事事?有资料统计:在126节阅读教学课中,只有7节课给予学生动笔的机会,只占百分之五点五。“语文课,课课不动笔!”一位专家掷地有声地批判语文教学现状。的确,语文学科崛起的“人文性”不能沉寂语文学科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是这次改革的成功之路。教育方式决定教育效果,教师的教育行为影响学生的一生。新教材在教学方式上,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者、发现者、欣赏者、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研究者、发现者、创造者,教师的创造性劳动要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因此,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充电,适应新一轮课程改革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个长期与复杂的工作,如何做到在学生之中树立威信,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同时它也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所在。要树立起班主任在学生中的威信;要进行情感培养;班主任要有宽广的胸怀和乐观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关键词】威信;钦佩;信任;情感培养;发展    班主任的工作是个长期与复杂的工作,虽然没有一个万能的法宝能处理这千差万别、千姿百态、千变万化的班级工作,但我觉得,如
[摘要]阅读不仅能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还能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得到有机的统一。但现在有些阅读教学形式还比较单一,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可以用质疑、体验、朗读等多种方法使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  [关键词]阅读教学 质疑 体验 朗读法 增强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
摘要: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确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虽然受到考纲的严格限制,但是教学最可灵活,内容最可拓展,学生最容易感兴趣。在这里,笔者尝试以福建省高考语文考纲里规定的《论语》学习为例,从教学要点,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等方面设置“兴趣点”,导入《论语》,让学生对《论语》产生读的兴趣,进而爱上《论语》,推而广之,爱上语文。  关键词:兴趣点 《论语》 孔子身世 学费问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际指导中,为了克服放任自流现象和教师对活动过程控制操纵现象的出现,教师的指导计划必须依照学生活动的具体情况,抓住指导良机,把握指导的方式有机进行。  一、提前指导,铺路搭桥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所以在班级组织综合实践活动初期,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缺乏感性的认识,对于如何自主实施实践活动,如何化解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还缺乏应有的能力,为确保活动的有效开展,指导教师可以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