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职业判断的概念是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在国外率先提出来的,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才开始引起我国学术界的关注。所谓会计职业判断是指会计人员根据会计法律、法规等会计规范,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经验,通过识别、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会计事项处理和财务报告编制所作的估计、断定或选择的思维过程。其目的在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企业投资者和经营者提供真实和准确的会计信息。随着会计改革的不断发展,尤其是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我国会计处理的选择余地越来越大,对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整个会计过程,在会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会计流程看,从识别会计凭证,判断其真实性、合法性、完善性;到判断经济业务的性质,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再到合理的设置帐簿并登记;再到组织财产清查和账簿的核对;最后编制财务报告。每个步骤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职业判断才能完成。从会计业务处理看,会计职业判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确认主要是判定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能否进入及何时进入会计系统,并作为何种会计要素反映,且通过应予归属的具体会计科目加以明确认定。计量是指对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主要是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判断。记录中的会计职业判断主要体现在会计凭证、账薄等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方面。报告主要是判断在报表体系中应反映哪些会计要素,以何种方式披露,披露那些信息等。可见,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工作中相当普遍,涉及方方面面。
会计职业判断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投资效率和经济运行秩序,因为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石,也是连接企业与投资者、企业与监管部门的纽带。而会计信息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职业判断。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会计是一门貌似精确但事实上并不精确的科学,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好多问题并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取舍标准,因此会计过程的最终产品--会计信息多半是主观判断的产物,不同的会计判断导致不同的会计信息。其二,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接轨,充分考虑了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对很多会计事项的处理提供了多种可选方法或仅作出原则性规定,使会计职业判断空间显著加大,使其能结合会计主体的具体经营环境选用最恰当的会计处理程序或方法,也会加重对会计职业判断的依赖。
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当前我国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方面存在相当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我国企业中的很多会计人员由于历史原因,仍习惯于传统的、依赖现成的规定生搬硬套的工作方式,缺乏职业判断的意识和主动性,职业判断能力普遍偏低。另一方面,企业会计人员滥用会计职业判断,以谋取不当利益。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认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肆意操纵会计信息带来了可乘之机,出现了利用会计职业判断造假和提供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等行为。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当前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低下。因此,尽快提升我国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势在必行,这也是新会计准则顺利实施、会计信息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保障。
1、增强会计职业判断意识。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转变观念,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过去按部就班的旧习,更新思维方式,增强职业判断意识。此外,新的会计准则对许多会计的核算处理只做了原则性要求,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更要求会计人员培育自身公允判断的能力。
2、加强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工作的核心,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培训顯得十分重要。会计管理部门要通过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其职业判断技能。通过培训,会计人员可以学习到会计职业判断理论、会计职业判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而这些成功经验和做法是作出正确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
3、加强实践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会与自身能力欠缺发生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会使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因此,会计人员要注重多参与会计实践,在会计实践中开拓进取,不断积累从业经验,掌握职业判断的技能、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健全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外约束机制,防止滥用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的约束机制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层次。企业治理结构是约束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健全会计职业判断执行机制的基石,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能有效地发现会计错误与舞弊,促使会计职业判断公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外部监督机制,其审计报告可以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及会计职业判断是否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实质发表意见。
5、改善职业判断的社会道德环境。一切造假都是从践踏道德开始的,从造假动机的形成到造假过程的实施都起始于对道德的背离。而职业道德是一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加快诚信信息系统的建立,并建立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者因诚信得到益处,运用道德、舆论、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惩罚失信行为,以促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地进行职业判断。
(作者单位:大冶有色鑫诚铜业有限公司)
一、会计职业判断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判断贯穿于整个会计过程,在会计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会计流程看,从识别会计凭证,判断其真实性、合法性、完善性;到判断经济业务的性质,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再到合理的设置帐簿并登记;再到组织财产清查和账簿的核对;最后编制财务报告。每个步骤都需要不同程度的职业判断才能完成。从会计业务处理看,会计职业判断涉及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各个环节。确认主要是判定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能否进入及何时进入会计系统,并作为何种会计要素反映,且通过应予归属的具体会计科目加以明确认定。计量是指对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账并列报于会计报表及其附注时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主要是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的判断。记录中的会计职业判断主要体现在会计凭证、账薄等载体的选择和运用方面。报告主要是判断在报表体系中应反映哪些会计要素,以何种方式披露,披露那些信息等。可见,会计职业判断在会计工作中相当普遍,涉及方方面面。
会计职业判断对会计信息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会计信息质量直接影响到投资效率和经济运行秩序,因为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基石,也是连接企业与投资者、企业与监管部门的纽带。而会计信息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职业判断。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其一,会计是一门貌似精确但事实上并不精确的科学,会计理论和实务中的好多问题并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取舍标准,因此会计过程的最终产品--会计信息多半是主观判断的产物,不同的会计判断导致不同的会计信息。其二,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接轨,充分考虑了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对很多会计事项的处理提供了多种可选方法或仅作出原则性规定,使会计职业判断空间显著加大,使其能结合会计主体的具体经营环境选用最恰当的会计处理程序或方法,也会加重对会计职业判断的依赖。
二、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途径
当前我国会计人员在职业判断方面存在相当突出的问题:一方面,我国企业中的很多会计人员由于历史原因,仍习惯于传统的、依赖现成的规定生搬硬套的工作方式,缺乏职业判断的意识和主动性,职业判断能力普遍偏低。另一方面,企业会计人员滥用会计职业判断,以谋取不当利益。有些企业的会计人员认为会计政策的可选择性为企业肆意操纵会计信息带来了可乘之机,出现了利用会计职业判断造假和提供严重失真的会计信息等行为。这些问题导致我国当前会计信息质量普遍低下。因此,尽快提升我国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势在必行,这也是新会计准则顺利实施、会计信息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保障。
1、增强会计职业判断意识。新形势下会计人员应转变观念,适应会计改革的需要,提高对会计职业判断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改变过去按部就班的旧习,更新思维方式,增强职业判断意识。此外,新的会计准则对许多会计的核算处理只做了原则性要求,为会计职业判断提供了空间,更要求会计人员培育自身公允判断的能力。
2、加强会计人员的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会计职业判断是会计工作的核心,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培训顯得十分重要。会计管理部门要通过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后续教育,有针对性地组织社会力量对会计人员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培训和指导,以提高其职业判断技能。通过培训,会计人员可以学习到会计职业判断理论、会计职业判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而这些成功经验和做法是作出正确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
3、加强实践训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会计职业判断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会计人员在会计实践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会与自身能力欠缺发生矛盾,这些矛盾的产生和解决过程,会使会计人员工作能力得到提高。因此,会计人员要注重多参与会计实践,在会计实践中开拓进取,不断积累从业经验,掌握职业判断的技能、技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健全会计职业判断的内外约束机制,防止滥用职业判断。会计职业判断的约束机制可以分为内外两个层次。企业治理结构是约束会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内部监督机制,是健全会计职业判断执行机制的基石,完善的企业治理结构能有效地发现会计错误与舞弊,促使会计职业判断公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审计是会计职业判断的外部监督机制,其审计报告可以对企业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及会计职业判断是否反映了经济业务的实质发表意见。
5、改善职业判断的社会道德环境。一切造假都是从践踏道德开始的,从造假动机的形成到造假过程的实施都起始于对道德的背离。而职业道德是一个行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会计准则赋予会计人员的灵活性越大,就越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加快诚信信息系统的建立,并建立诚信奖惩机制,使诚信者因诚信得到益处,运用道德、舆论、经济和法律的手段惩罚失信行为,以促使会计人员在会计工作中诚实守信、客观公正地进行职业判断。
(作者单位:大冶有色鑫诚铜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