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经营理念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upppp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世界各国林业建设观念的转变
  现代世界各国林业经营思想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具体的经营目标和重点上,虽然千差万别,但总体思路和发展方向基本一致,都在不断重视生态环境作用,兼顾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有奥地利的“森林经营新模式”,其目的是实现不破坏生态平衡的环境保护与经营;瑞典的“立地特点林业”,认为“合理林业可与小规模自然保护和景观并存”;德国的“正确林业”,采取“与健全的科学知识和经验证明的实践准则一致的经营方法,同时,保证林地的经济与生态生产率,从而实现物质与非物质机能的永续”;加拿大的“模式森林计划”,以森林生态经营思想为基本原则,大力倡导公众参与,积极引入科学技术和生态技术,持证经营,充分实现森林多种价值;修正的热带“近自然森林经营”,要求从整体出发,经营森林生态系统,以保证生态系统的生产率与稳定性;日本的“森林?林业流域管理系统”,则从日本国情出发,把森林作为“绿色和水”的源泉,按照流域来进行经营管理。
  林业不再只是一个经济部门,而是环境建设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基础产业——这已是大家的共识。
  2.“现代林业”的定义
  国内较早的现代林业定义是:现代林业即在现代科学认识基础上,用现代技术装备武装和现代工艺方法生产以及用现代科学方法管理的,并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后来,进一步发展,定义为:现代林业是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全社会广泛参与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高效发挥森林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态、经济和社会需求的林业。
  林学自创立以来,各国对于林学、森林、林业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了许多新的发展。林学经历了传统林学的各个阶段(从“大木头”林业到“永续利用”林业),向现代林学转变。“现代林学”成了以森林生态系统的营建、经理为研究对象,以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为核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多种效益和多种功能为目的的学科。对森林的认识也由单株树木、树木群体到森林生态系统的转变。由于人们对森林和林学认识的变化,是人们对林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从“木头”林业向“生态”林业转变,从“伐木”行业转变为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中心,全面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作为林业建設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从而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上述转变,以及当前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的日益突出,使人们又认识到,“社会”与“生态”是一个复杂的复合大系统,人类活动必须遵守其竞争、共生、自生三大原则,实行“资源共享、适时协同、按需生产、和谐共荣”,实现“人地共荣”,社会——生态系统的竞争、共生和自生机制的完善结合,环境合理、经济高效、社会文明、系统健康地发展。
  因此,现代林业可以归纳表述为“和谐林业”: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研究并协调社会——生态系统中的社会关系和生态关系,实现社会高度文明,生物圈永久稳定和繁荣,人类共同幸福与进步。
  只有通过科学高效的手段,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这些关系和谐协调,才能迅速克服日益突出的生态危机和社会危机。显然,这种定义克服了传统的割裂“社会”与“生态”的观点的弊端,强调了“关系”的重要性,突出了“关系协调与和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3.“现代林业”的内涵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现代林业: ①以森林生态系统为经营对象;②和谐地协调人与人(包括组织与组织、人与组织)、人与环境的关系(即:竞争、共生、自生);③“人地共荣”为最高目标。
  因此,现代林业的内涵可以理解为:以和谐发展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全社会协调参与社会——生态系统的研究与管理,协调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的生态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荣。
  显然,现代林业产业体系具有复杂系统所具有的网络性、多区域性、开放性、动态性、耗散性、作用过程多样性、多维数、非线性等特性,我们应该运用整体复杂性研究方法、3d方法(全社会共同参与系统诊断、参与方案设计、参与推广与实施),对以现代林业进行研究,对人地系统进行模拟分析,寻求系统和谐发展的新途径。
  3.1经营对象
  现代林业的经营对象是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生态系统,具有其他生态系统所具有的结构特征。当把森林生态系统作为经营对象时,必须尊重生态系统的自然规律,人类的经营活动不应超出其调节能力的阈值,以免造成生态失衡。就现代林业而言,就是要按照森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开展森林经营活动,通过各种措施,减少对于林地的养分耗损,增加林地养分补充,增加对系统的投入,建立新的高效的生态链,形成高级有序循环,促进林业系统向高级有序态进化。
  3.2经营目标
  现代林业的经营目标是森林利用达到“零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实现林业“清洁生产”,就是通过改进森林资源经营利用手段,达到削减和控制co2排放,加强废弃物循环利用,少或不产生生产性垃圾和生活垃圾。通过对有限森林资源的节约、节制和循环使用,创造健康有序的森林资源使用机制,实现和谐发展的循环性社会:①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新技术,如生物发电、低公害车、自然能源等。②建立废弃物回收、再生、利用循环系统,确保环境卫生安全。③加大木质系列材料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木质系列产品生产效益。④培育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森林文化和生活文化氛围。
  3.3经营原则
  在目前矿物燃料日渐枯竭、人口压力加大和环境不断恶化的情况下,现代林业的经营原则应该坚持:①开发短轮伐期速生丰产林;②营造高产能源林,解决农村燃料短缺状况,加快“绿色能源”替代矿物能源的步伐;③促进区域社会能源自给化、多元化,最终达到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④有效利用荒山荒漠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3.4经营之路
  除了坚强生态建设之外,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林业发展有必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①行业建设:加强林业能力建设,逐步把我国的林业建设成大生态产业,实现林业的和谐发展。
  ②加强林业意识建设:加强生态安全和生态关系知识宣传教育,强化领导林业意识,提高全民林业观念,倡导清洁生活方式和勤俭生活方式,合理分配资源,按需生产,实行清洁生产和节约生产。
  ③加强林业行政能力建设:加强林业组织建设,提高林业行政能力;加强林业质量建设,提高林业工程质量;加强林业制度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体系和林业行政体制;加强林业工程同其他工程建设的联系,使它们有机结合,实现整体与局部同步健康发展。
  4.结束语
  以上,只是笔者对“现代林业”思想内涵浅陋的思考。实际上,“现代林业”的思想内涵远比上述内容还要深、广。总之,就我国而言,我国的林业底子薄,又走了许多弯路,林业经营水平还很低,林业行政能力还比较差,还停留在计划经济的运转模式和思维模式上,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通过对“现代林业”内涵的讨论和思考,促进我国林业观念的转变,提高全民林业意识,尤其是领导林业意识,转变林业行政运转模式,促进我国的林业发展。■
其他文献
1.我县营林绿化现状和取得经验做法  1.1 加强组织领导,形成营林绿化工作的整体合力  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由分管林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领导为成员,明确分工职责,组织实施全县营林绿化工作。二是层层负责,落实到位。每年初由县人民政府将年计划营林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和单位,各乡(镇)又分别将任务数分解到村、村分解到组,组落实到每一户群众和个人,层层分解任务数,层层签订营林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本地实际生产情况,结合国内外优质安全生产技术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适合本地的无公害花生生产技术,以促进花生安全生产,提高国际竞争力。  【关键词】花生;无公害;生产技术    花生是我市主要的油料作物,面积常年稳定在17万亩左右。随着种植结构调整和花生深加工产业的发展,以及国内外市场对花生质量和品质要求的提高,近年来我市农技人员围绕提高花生的整体质量和品质,实现花生优质安全生产的目的
期刊
0.前言  膜下滴灌玉米套种栽培技术,是全新的一种高效立体菜粮栽培模式,适宜有灌溉条件、不施除草剂、肥力中上的地块推广种植。一般可选择耐阴性比较强的叶菜类蔬菜、早豆角及在玉米拔节前可以正常成熟采摘的其它作物,还可以套种食用菌。  1.早甘蓝栽培  1.1育苗  1.1.1品种选择  结球甘蓝是一种既耐寒又较耐高温的蔬菜。早甘蓝的栽培要选择早熟品种,一般端午节前后上市时市场价格比较好。如中甘11、北
期刊
【摘要】浅孔留矿采矿法是留矿采矿法的一种,适用于自0.5~1.0m的薄矿脉,至6~8m的中厚矿体,矿石、围岩具有中等以上稳固性、矿石不结块、不自燃的急倾斜矿体。本文分析了浅孔留矿采矿法的适用条件,矿块的构成要素,并详细阐述了采准方案布置和采准工程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浅孔留矿;采矿;采准工程    1.浅孔留矿采矿法的适用条件  浅孔留矿采矿法是留矿采矿法的一种,适用于自0.5~1.0m的薄矿
期刊
1.营林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木良种基地建设总体滞后。主要表现在种子园的建设类型单一、母树林的更替不及时及经营管理水平低等方面。  1.2 苗圃管理及育苗生产形式跟不上企业进入市场经济的步伐,种苗急需以产品的角色进入市场。  1.3 更新造林中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苗木投入量超过设计作业量,苗木成本在造林总投入中所占比例过高;树种的结构比例失调,适地适树不到位;在良种与壮苗的选育、引种、推广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档案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依法治档已经成为档案事业发展的主题。那么,现阶段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如何在依法治档的进程中切实加强档案执法监督工作,进而依法促进档案事业的发展,本文拟就此问题加以探讨。    1.加强档案执法监督工作的必要性  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开展执法监督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依法保障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因为档案执法监督工作能够保证档案事业发展的统一性、连
期刊
1.育苗  培育叶面肥厚、叶色浓绿、幼茎粗壮、根系发达的适龄壮苗是辣椒丰产丰收的关键。大棚秋茬辣椒育苗期正处于8月份高温暴雨季节,要培育壮苗,必须采用大棚上覆盖顶膜并加盖遮阳网的网膜结合的覆盖形式育苗,才能有效地起到遮阳、降温、防暴雨的作用。  1.1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将种子晒l—2天,消灭种子表面的有害病原菌。然后将种子放在55℃温水中烫种消毒15分钟,在烫种过程中应用筷子不停地搅拌,并不断加
期刊
【摘要】随着变频器日益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其占电网总负荷的比例已经越来越大。其中大部分系额定电压为三相380V的交直交型变频器。而随之带来的网侧谐波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变频器用户和供电部门的关注。随着计算机和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变频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变频器用量与日俱增,目前变频器谐波已经成为公用电网最大的电磁污染源,因此很有必要对其产生及抑制办法进行探讨.本文首先阐述了变频器谐波产生所造成的危
期刊
【摘要】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社会提供及时、准确、系统、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提升档案馆的服务功能,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时期,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有积极开发利用好档案信息资源,对各项工作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使其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途径    1.丰富并改善档案信息资源
期刊
【摘要】水利工程档案产生于整个水利基本建设全过程。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是工程验收、结算、运行、管理、维护、改造、扩建的依据。管理好、利用好水利工程档案,使其在水利建设和水利管理中充分发挥作用,更好地为水利事业服务,是各级领导和档案部门的重要职责。近年来,各地水利工程建设蓬勃开展,投入的水利建设资金大幅增加,水利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信息化、规范化工作意义更加重大。分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