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育苗
培育叶面肥厚、叶色浓绿、幼茎粗壮、根系发达的适龄壮苗是辣椒丰产丰收的关键。大棚秋茬辣椒育苗期正处于8月份高温暴雨季节,要培育壮苗,必须采用大棚上覆盖顶膜并加盖遮阳网的网膜结合的覆盖形式育苗,才能有效地起到遮阳、降温、防暴雨的作用。
1.1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将种子晒l—2天,消灭种子表面的有害病原菌。然后将种子放在55℃温水中烫种消毒15分钟,在烫种过程中应用筷子不停地搅拌,并不断加入热水使其水温始终保持在55℃左右,以达到充分消毒的目的。为了有效预防病毒病,烫种消毒后再将种子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分钟,捞出用清水洗净后待播。
1.2浸种催芽
种子处理后用30℃的温水浸种8―10小时,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分,再洗净种皮粘液,沥干种子表面水分待播。夏季高温育苗,一般不宜催芽后播种。
1.3播种
苗床底水下渗后,刮平畦面播种。播种可采用撤播或条播两种方式。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再覆盖1厘米厚细潮土;条播时要先在苗床上开l厘米深的浅沟,沟距8厘米,然后将种子条播在浅沟里,覆盖l厘米厚细潮土即可。种子播好后,应在苗床上覆盖一层地膜保湿,再覆盖草帘遮荫降温。床土温度保持在28―30℃范围内,促进辣椒发芽出苗。当出苗达60%—70%时,应及时揭去草帘和地膜,进入正常的夏季苗床管理。
1.4间苗除草
辣椒夏季育苗,苗龄只有30天左右,因此一般不需分苗。为了确保辣椒秧苗在苗床里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当幼苗子叶平展以后,要及时进行间苗,将拥挤的双棵和长势不良的弱苗及杂草拔除。生长到20天左右时进行定苗,苗距保持6―8厘米。间苗除草后要覆土护根。
2.定植
定植前准备:定植前30―40天,必须清茬,前茬作物的病残株体要全部清除出田,深耕晒堡。对于连作障碍严重的田块要进行综合治理,可采取灌水、闷棚、高温、消毒等方法进行洗盐、消毒处理。
辣椒对土壤的营养条件要求严格,因此,辣椒栽培田要重施基肥,一般定植前10天左右,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腐熟菜籽饼肥100公斤,氯化钾20公斤,尿素20公斤,将肥料深翻入土中,并充分与土壤混合均匀,细耙搂平后,做成60—65厘米宽的畦面,畦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盖好大棚顶膜,在畦面上铺好地膜待定植。试验证明,采用深沟高垄栽培,可以大大减轻辣椒土传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对于草害较严重的田块,可在铺地膜前2天,每亩用48%氟乐灵1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洒在土表,喷后随即轻搂表土3厘米,以防氟乐灵光解。用氟乐灵处理过的田块,草害可大大减轻。
3.定植后管理
秋茬大棚辣椒生育过程中温度是由高到低,辣椒生长的适宜气温、地温时间短。因此,秋茬大棚辣椒栽培要求在9月份发好棵,霜降前坐好果,11月底前维持适宜温度,促进辣椒果实生长膨大,12月份以后主要是保温防冻保鲜,确保青、红辣椒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供应。
3.1温度管理
辣椒生长的适宜温度为白天25―28℃,夜间15―18℃。因前期气温较高,大棚只盖顶膜,其两侧不需覆膜,以利通风,降温。当晴天棚温高于30℃时,应在大棚上加盖遮阳网或在顶膜上相间覆盖草帘遮荫降温。当白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应揭掉大棚上的遮阳网或草帘。随着气温降低,到10月上、中旬前后,当夜间气温低于15℃时,夜间要盖好大棚两侧棚膜。10月下旬要在棚内加盖2层棚膜。当11月上、中旬早霜来临前,夜间要在2层棚膜上再加盖草帘保温。当气温继续下降时,夜间应在草帘上再加盖l层旧农膜,形成5层覆盖保温。晴好天气早晨8―9时,应及时揭去草帘见光增温,当棚内温度升至8―10℃时可揭去2层膜。下午一般3时半左右及时盖上2层棚膜及草帘保温。中午棚内温度高于28℃时,应及时通风降温排湿。揭棚通风应从大棚南面向阳背风处揭开,风口应由小到大,逐步增大通风量。
3.2光照管理
前期光照太强,应注意在大棚上覆盖遮阳网或草帘遮荫,降低棚内光照强度。在生长中后期要尽量延长棚内辣椒见光时间,即使是阴天,只要不下雨、雪,就要适时揭去草帘让辣椒见光。
3.3肥水管理
秋茬辣椒施肥以基肥为主,看苗追肥,切忌氮肥施用过量,造成辣椒营养生长过旺而落花落果,推迟坐果。追肥以磷酸二铵为好,结合灌水,一般每亩每次追施10公斤。缓苗后,追施一次缓苗肥,然后适度蹲苗。当门椒坐果并长到2―3厘米时,再结合灌水追施1次肥。进入结果期,一般每隔10—15天追施1次肥。结果盛期,可用0.4%磷酸二氢钾加0.4%尿素进行叶面喷肥,补充营养。后期气温低,尽量少浇水、施肥。如需要补水,则应选晴天中午进行膜下暗灌。寒冷天气,大棚要在晴天中午短时间通风,尽量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3.4病虫害防治
辣椒虫害。主要有蚜虫和茶黄螨等。蚜虫不仅直接危害辣椒,而且能传播病毒,因此,发现蚜虫必须及时用药防治。常用药剂主要有:50%宝发1号乳油l800倍液,50%滅蚜松乳油l000倍液,还可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400克药液与锯木屑拌合后进行熏蒸处理。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
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力极强,温暖多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茶黄螨的发生。茶黄螨常危害辣椒幼嫩部分,使受害嫩叶变僵直,叶色变灰褐色。茶黄螨用药防治要掌握在点片发生时期进行,一般每隔7天1次,连喷3次。常用药剂有: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25%克蜗特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
4.采收
青椒一般从11月中、下旬到12月份可陆续采收上市。红辣椒可根据市场情况,于12月中、下旬到翌年1月底2月份陆续采收上市。■
培育叶面肥厚、叶色浓绿、幼茎粗壮、根系发达的适龄壮苗是辣椒丰产丰收的关键。大棚秋茬辣椒育苗期正处于8月份高温暴雨季节,要培育壮苗,必须采用大棚上覆盖顶膜并加盖遮阳网的网膜结合的覆盖形式育苗,才能有效地起到遮阳、降温、防暴雨的作用。
1.1种子处理
播种前先将种子晒l—2天,消灭种子表面的有害病原菌。然后将种子放在55℃温水中烫种消毒15分钟,在烫种过程中应用筷子不停地搅拌,并不断加入热水使其水温始终保持在55℃左右,以达到充分消毒的目的。为了有效预防病毒病,烫种消毒后再将种子放入10%磷酸三钠溶液中浸20分钟,捞出用清水洗净后待播。
1.2浸种催芽
种子处理后用30℃的温水浸种8―10小时,使种子充分吸足水分,再洗净种皮粘液,沥干种子表面水分待播。夏季高温育苗,一般不宜催芽后播种。
1.3播种
苗床底水下渗后,刮平畦面播种。播种可采用撤播或条播两种方式。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再覆盖1厘米厚细潮土;条播时要先在苗床上开l厘米深的浅沟,沟距8厘米,然后将种子条播在浅沟里,覆盖l厘米厚细潮土即可。种子播好后,应在苗床上覆盖一层地膜保湿,再覆盖草帘遮荫降温。床土温度保持在28―30℃范围内,促进辣椒发芽出苗。当出苗达60%—70%时,应及时揭去草帘和地膜,进入正常的夏季苗床管理。
1.4间苗除草
辣椒夏季育苗,苗龄只有30天左右,因此一般不需分苗。为了确保辣椒秧苗在苗床里有足够的营养面积,当幼苗子叶平展以后,要及时进行间苗,将拥挤的双棵和长势不良的弱苗及杂草拔除。生长到20天左右时进行定苗,苗距保持6―8厘米。间苗除草后要覆土护根。
2.定植
定植前准备:定植前30―40天,必须清茬,前茬作物的病残株体要全部清除出田,深耕晒堡。对于连作障碍严重的田块要进行综合治理,可采取灌水、闷棚、高温、消毒等方法进行洗盐、消毒处理。
辣椒对土壤的营养条件要求严格,因此,辣椒栽培田要重施基肥,一般定植前10天左右,亩施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腐熟菜籽饼肥100公斤,氯化钾20公斤,尿素20公斤,将肥料深翻入土中,并充分与土壤混合均匀,细耙搂平后,做成60—65厘米宽的畦面,畦沟宽30厘米,沟深20厘米。盖好大棚顶膜,在畦面上铺好地膜待定植。试验证明,采用深沟高垄栽培,可以大大减轻辣椒土传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对于草害较严重的田块,可在铺地膜前2天,每亩用48%氟乐灵150克兑水50公斤,均匀喷洒在土表,喷后随即轻搂表土3厘米,以防氟乐灵光解。用氟乐灵处理过的田块,草害可大大减轻。
3.定植后管理
秋茬大棚辣椒生育过程中温度是由高到低,辣椒生长的适宜气温、地温时间短。因此,秋茬大棚辣椒栽培要求在9月份发好棵,霜降前坐好果,11月底前维持适宜温度,促进辣椒果实生长膨大,12月份以后主要是保温防冻保鲜,确保青、红辣椒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供应。
3.1温度管理
辣椒生长的适宜温度为白天25―28℃,夜间15―18℃。因前期气温较高,大棚只盖顶膜,其两侧不需覆膜,以利通风,降温。当晴天棚温高于30℃时,应在大棚上加盖遮阳网或在顶膜上相间覆盖草帘遮荫降温。当白天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应揭掉大棚上的遮阳网或草帘。随着气温降低,到10月上、中旬前后,当夜间气温低于15℃时,夜间要盖好大棚两侧棚膜。10月下旬要在棚内加盖2层棚膜。当11月上、中旬早霜来临前,夜间要在2层棚膜上再加盖草帘保温。当气温继续下降时,夜间应在草帘上再加盖l层旧农膜,形成5层覆盖保温。晴好天气早晨8―9时,应及时揭去草帘见光增温,当棚内温度升至8―10℃时可揭去2层膜。下午一般3时半左右及时盖上2层棚膜及草帘保温。中午棚内温度高于28℃时,应及时通风降温排湿。揭棚通风应从大棚南面向阳背风处揭开,风口应由小到大,逐步增大通风量。
3.2光照管理
前期光照太强,应注意在大棚上覆盖遮阳网或草帘遮荫,降低棚内光照强度。在生长中后期要尽量延长棚内辣椒见光时间,即使是阴天,只要不下雨、雪,就要适时揭去草帘让辣椒见光。
3.3肥水管理
秋茬辣椒施肥以基肥为主,看苗追肥,切忌氮肥施用过量,造成辣椒营养生长过旺而落花落果,推迟坐果。追肥以磷酸二铵为好,结合灌水,一般每亩每次追施10公斤。缓苗后,追施一次缓苗肥,然后适度蹲苗。当门椒坐果并长到2―3厘米时,再结合灌水追施1次肥。进入结果期,一般每隔10—15天追施1次肥。结果盛期,可用0.4%磷酸二氢钾加0.4%尿素进行叶面喷肥,补充营养。后期气温低,尽量少浇水、施肥。如需要补水,则应选晴天中午进行膜下暗灌。寒冷天气,大棚要在晴天中午短时间通风,尽量降低棚内空气湿度。
3.4病虫害防治
辣椒虫害。主要有蚜虫和茶黄螨等。蚜虫不仅直接危害辣椒,而且能传播病毒,因此,发现蚜虫必须及时用药防治。常用药剂主要有:50%宝发1号乳油l800倍液,50%滅蚜松乳油l000倍液,还可每亩用80%敌敌畏乳油400克药液与锯木屑拌合后进行熏蒸处理。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
茶黄螨生活周期短,繁殖力极强,温暖多湿的环境条件有利于茶黄螨的发生。茶黄螨常危害辣椒幼嫩部分,使受害嫩叶变僵直,叶色变灰褐色。茶黄螨用药防治要掌握在点片发生时期进行,一般每隔7天1次,连喷3次。常用药剂有: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25%克蜗特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20%三氯杀螨醇乳油800倍液。
4.采收
青椒一般从11月中、下旬到12月份可陆续采收上市。红辣椒可根据市场情况,于12月中、下旬到翌年1月底2月份陆续采收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