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全球化程度不断增强,国家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的背景下,我国对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旨在培养能够适应现在社会的全面人才。所以唯分数制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新的教育环境下人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能力和品行。初中时期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较小学发生着较大的变化,并且叛逆心理严重,如果不对该时期的学生加以引导,那么学生的思想可能会走入歧途,对其未来发展有消极影响。因此,班主任应该重视初中时期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就当前初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德育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成对社会有用的人。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实行者,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仍有部分班主任没有将德育教育重视起来,导致初中的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一)缺乏德育的班级管理目标
受以往教育的影响,部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重视文化教育,其教学和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文化课成绩,违背了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没有将德育教育重视起来。缺乏德育目标,致使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太过随意,不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虽然教育改革中强调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有些教师对德育教育没有正确的认知,对其含义理解不够透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停留在德育的表面,只关乎学生是否遵纪守法,却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对叛逆期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致使德育教育的效果不佳。
(三)未能及时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
德育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去改变,使学生从心底信服。但是部分班主任在以往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总会不自觉把自己放置教学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并实行"强制性"的德育教育。而这种教育方式完全没有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的探究
(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
班主任自身的行为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班主任自身道德水平较低,那么班主其说出的话也没有一定的威信,很难实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这也是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因此,在开展初中德育教育时,班主任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比如,在教学生"诚信友善"时,班主任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做到言出必行,关心爱护学生;对待其余任课教师彬彬有礼,和睦友爱,实现对学生的良性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其道德判断能力。
(二)关爱学生关注其心理健康
初中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育期,情绪不稳定,且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倾向,合理使用德育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向例的方向前进。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教师可以观察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在这些学生身上找到优点,并將优点放大。比如,有的学生内向不爱说话,但是写字特别漂亮,教师就可以给予其更多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让更多学生看到其优点,并给予鼓励和赞赏,使其获得成就感,激发其自信心。其次,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还应在不断实践中,摆脱以往教育观念的影响,采用严慈相济的教育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而非强制性德育教育。比如,面对违法乱纪的学生,教师应该分析学生不遵守纪律的原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进行教育时对其身上的优点进行夸赞,然后再批评其违法乱纪行为,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努力,以实现班主任对自己的期望。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接触最多的便是网络,但是网络上各种思想文化参差不齐,不利于初中学生的思想发展。因此,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班主任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在优良的氛围内进行学习。比如,在学校的网站上做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推荐优秀的教育网站,提高学生辨别糟粕文化和思想的能力。其次,班主任还应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做心理健康调查。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每周的班会,为学生分析社会上的热点新闻,使学生形成共同的认知,加强是非判断能力,提高对道德的认知,培养其优良品质。最后,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解决学生心理的疑惑,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使其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四)创新管理手段
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并探索最适合的德育教育手段,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其健康成长。首先,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选取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当发现学生学习退步时,班主任不应该质问学生,应该先分析其退步是否由心理问题导致,如果确定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疏导。其次,班主任应该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以内在动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休息习惯。比如,为了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班主任可以采取励志教育,为学生讲述有关艰苦奋斗的精神;或者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励志影片,激发学生内在的斗志,强化自律意识。最后,班主任可以借助组建小组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在开放且人性化的班级管理下,德育教育的效果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推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应当顺应时代的趋势,为国家培养全面型人才。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重视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断实践探索新方法,弥补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参考文献
[1]金勤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分析[J].中华少年,2019(01):292.
[2]王丽平.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86.
[3]朱丽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艺术探讨[J].考试周刊,2017(63):180.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德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道德观念,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成对社会有用的人。班主任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实行者,对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重要影响。但是仍有部分班主任没有将德育教育重视起来,导致初中的德育工作存在问题。
(一)缺乏德育的班级管理目标
受以往教育的影响,部分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重视文化教育,其教学和管理的重点在于提高文化课成绩,违背了教育改革的相关要求,没有将德育教育重视起来。缺乏德育目标,致使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太过随意,不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二)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虽然教育改革中强调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是有些教师对德育教育没有正确的认知,对其含义理解不够透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停留在德育的表面,只关乎学生是否遵纪守法,却没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缺乏对叛逆期学生心理健康的疏导,致使德育教育的效果不佳。
(三)未能及时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
德育教育是一种思想教育,应该从学生的认知去改变,使学生从心底信服。但是部分班主任在以往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总会不自觉把自己放置教学管理活动中的主导地位,并实行"强制性"的德育教育。而这种教育方式完全没有顾及学生的心理特征,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展开。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的探究
(一)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
班主任自身的行为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班主任自身道德水平较低,那么班主其说出的话也没有一定的威信,很难实行有效的德育教育,这也是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因此,在开展初中德育教育时,班主任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比如,在教学生"诚信友善"时,班主任应该起到带头作用,在日常教学中,做到言出必行,关心爱护学生;对待其余任课教师彬彬有礼,和睦友爱,实现对学生的良性影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加强其道德判断能力。
(二)关爱学生关注其心理健康
初中时期的学生生理和心理都处于发育期,情绪不稳定,且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兴趣倾向,合理使用德育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向例的方向前进。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自信,教师可以观察和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特征,在这些学生身上找到优点,并將优点放大。比如,有的学生内向不爱说话,但是写字特别漂亮,教师就可以给予其更多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让更多学生看到其优点,并给予鼓励和赞赏,使其获得成就感,激发其自信心。其次,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还应在不断实践中,摆脱以往教育观念的影响,采用严慈相济的教育方法,给予学生更多的包容和理解,而非强制性德育教育。比如,面对违法乱纪的学生,教师应该分析学生不遵守纪律的原因,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在进行教育时对其身上的优点进行夸赞,然后再批评其违法乱纪行为,使学生能够正确面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加积极努力,以实现班主任对自己的期望。
(三)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在信息化的今天,学生接触最多的便是网络,但是网络上各种思想文化参差不齐,不利于初中学生的思想发展。因此,为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班主任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在优良的氛围内进行学习。比如,在学校的网站上做一些具有德育意义的图片和视频,为学生推荐优秀的教育网站,提高学生辨别糟粕文化和思想的能力。其次,班主任还应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定期做心理健康调查。另外,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每周的班会,为学生分析社会上的热点新闻,使学生形成共同的认知,加强是非判断能力,提高对道德的认知,培养其优良品质。最后,班主任还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解决学生心理的疑惑,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使其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
(四)创新管理手段
初中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在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不断实践,并探索最适合的德育教育手段,提高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其健康成长。首先,班主任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选取人性化的管理方法,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当发现学生学习退步时,班主任不应该质问学生,应该先分析其退步是否由心理问题导致,如果确定学生在心理方面存在问题,应该给予及时的鼓励和疏导。其次,班主任应该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以内在动力约束自己的行为,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休息习惯。比如,为了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班主任可以采取励志教育,为学生讲述有关艰苦奋斗的精神;或者利用课余时间为学生播放励志影片,激发学生内在的斗志,强化自律意识。最后,班主任可以借助组建小组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监督和管理。在开放且人性化的班级管理下,德育教育的效果会得到进一步提高,推动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教育背景下,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不能一成不变,应当顺应时代的趋势,为国家培养全面型人才。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该重视德育教育,促进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不断实践探索新方法,弥补德育教育中存在的缺陷。
参考文献
[1]金勤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分析[J].中华少年,2019(01):292.
[2]王丽平.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艺术[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186.
[3]朱丽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艺术探讨[J].考试周刊,2017(63):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