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一堂生动的语文课

来源 :教育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ty85633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感”本质上是一种态度的体验,即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其功能主要是动力作用,体现在对意向的调节、维持和定向上,它与认识一起,从不同角度对教学过程施加重大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文化活动,营造情感交流的氛围,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得双方互相走进对方精神、情感和整个心灵世界,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之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耳,理之达心,知之入脑,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境地。
  一、 用“爱”和“关注”架起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
  “爱”, 不仅是教育的一切,更是教育成功的保证。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的学说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被人爱和受人尊重的愿望。如果我们能让每个学生在爱的阳光中成长,学生的潜能就会被激发,奇迹就会出现。例如,我在语文教学中,坚持课前一分钟演讲,让每个学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机会。由于学生都能珍惜这样的机会,所以,每次演讲都是成功的,而且非常精彩。
  “目以传情,情以感人“。目光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传递成功希望的情感信息,教师要恰当把握无声的语言——目光的运用,捕捉时机,适时向学生传递信息,进而给以激励,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例如,在语文课堂讨论中,有些胆小的同学不爱发言,这时,我就及时地用目光激励他们,即使他们在回答中出现错误,也首先肯定他们的大胆;同时,作文批改中,多鼓励、少批评。
   二、 完善自我,用形象魅力吸引学生
  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的形象魅力直接影响学生健康的灵魂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教师的仪表与风度、知识与才华、品格与修养往往成为能否吸引学生的重要因素。
  仪容整齐、端庄大方这些表层因素乃是先决条件。同时,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知识追求中的竞争日益加剧,学生对老师的智慧日益崇拜,学生更偏于“交流型”、“亲切型”的教师。我在教学歌剧《白毛女》时,自己亲自扮演其中一个角色,和学生一起表演课本剧;在进行话剧《陈毅市长》时,又用浓郁的四川方言表演陈毅的台词;在进行小说《孔乙己》的教学时,特意绘制了一幅《孔乙己落魄图》。这些都无形中增强了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魅力。同时,教师还需要努力养成健康的个性品质、广泛的兴趣、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平和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这些无疑成为教师形象魅力形成的关键。
  教师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增强自己的形象魅力,才能以不可抵御的力量吸引学生、影响学生。
  三、 领情入境,让学生产生审美的情感体验
  教学活动是培育生命的一种艺术活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时,才会使学生领悟难以言传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善于调动电影、绘画、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手段,创设一个自然和谐、有利于身心开放的“心理场”,以情激情,以情传情,以情动人,激发并保护学生的想象力,激活学生的创造精神,使学生进入“妙悟”的自由状态,产生愉悦的审美体验。自己在教学《沁园春•雪》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借助声、光、影等手段,将词句融进课件之中,使学生对词句中的英雄豪情领悟得更深、更透,让教材提供的审美客体成为声、色、光、影彼此相通、交相辉映的动态世界,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通往深层的生命结构的审美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完美学生的人格构建,完成从教学关系向审美关系的转化和升华,达到教学的理想境界。
  情感,让语文教学如此美丽!
其他文献
摘 要 课堂讲授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在全面了解教学对象、设计教学内容的基本前提下,选择适当的讲授方法和教学手段,同时,应具有深厚的知识内涵和人格修养,才能把学生带入一种深刻、崇高和优美的艺术境界,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知、情、意的交流、交融、交汇。  关键词 课堂 讲授 艺术 境界    作为一名教师,课堂讲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讲授这一形式,将知识内容传授给
低渗油气藏难采储量的动用对油气田开发后期的增产,稳产日趋重要,储层的酸化、压裂改造已成为开采低渗储层的重要手段。相比压裂,酸化成本低,措施实施简单,酸化应该成为油田增产的
大风吹着树枝,发出“啪啪”的声音,似乎要把人吹上天去。风沙迷得人睁不开眼。我从家中带了五块零花钱,谁知,从这一刻开始,我便开始了小学生涯中最惊心动魄的一个下午。  最近学校整顿纪律,严禁学生带钱到学校,抓住了就“严刑拷打”。这五块钱我本想在路上“解决”掉。谁承想我刚凑到小卖部拥挤的人流里,“朱智博,你干吗呢?”一声厉喝吓得我汗毛直立,“苦闷”两个字飘扬在空气中。只见老师像一头愤怒的雄狮一样,双手叉
期刊
“一个不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传统的语文教学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解决疑问”,把语文的相应知识“讲深讲透”,使学生离开语文课堂时没有问题可问。但是新课程改革则认为教育不能只局限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 “提出问题”的能力。我国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所以,好的语文教师不是让学生没有问题可问,而是
摘 要 本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语言学理论— 转换生成语法。它的创始人是著名语言学家阿夫莱姆诺姆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提出了许多独创性的见解,以至于被称作是一场语言学的革命转换规则对传统语法的突破;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是高度抽象的理论,不以教学为直接目的,但可以让我们从新的视角理解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本文将就以下几个相关问题逐一论述:转换生成语法的产生与发展;它的语言习得机
新形势下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生本理念”是教学中永恒不变的追求。结合《生本理念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这一课题展开相应的探讨,对其基本运用过程
摘 要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 生活离不开语文, 语文离不开生活,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对于小学语文,更能在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其原型,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课堂教学,让语文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小学生作文难,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话题,本文将略述小学生作文的引导方法。  关键词 作文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很多的商业银行都完成了股份制改革,并通过股份制改革提升了商业银行的活力,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截至目前为止,股份制商业银行
摘 要 本文主要从作者自身的教学经验研究了非法学院法学本科学生有关国际经法法方面的培养目标问题、选修课设置与师资力量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问题(特别是双语教学问题)、学生实践锻炼问题以及教学评估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    国际经济法是我国教育部对于法学专业本科生的教学统一指定的16门核心课程之一。  国际经济法课程应用性较强,特别是对于地方高校非法学院的法学本科教学来说,由于其在学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