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的语言积累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tian_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31-01
  张志功先生说过: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就应该注意在阅读教学中多让学生积累语言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积累的方式各不相同:读中积累、背中积累、学中积累、用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积累等。我就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如何开辟语言积累途径、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方法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1朗读中丰富积累
  俗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
  《你姓什么》是一篇儿歌,介绍了许多音近形不同的姓氏,很简短。儿歌有三段,第一小节是一问一答的形式,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我请了两个小朋友和我一起来配合读,一方面要注意读出一问一答的语气,另一方面要注意人称“你、我、他”。一开始的配合读,还是有难度的,在我的引导下,我们三个人完成了合作朗读。接着我请三人一组合作自由读,再请了两个小组上讲台交流读,效果非常好,既读出了语气又理解了人称。
  2品析中深化积累
  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语言,可在品析中积累。我们强调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如《小山羊和小熊》一课,在一个冬天的夜晚,小山羊路过小熊家,对小熊说:“熊哥哥,外面风大雪大,能让我在您这儿住一夜吗?”一个夏天的夜晚,下着倾盆大雨。小熊路过小山羊的家,对小山羊说:“山羊弟弟,外面风大雨大,让我在您这儿住一夜吧!”同样是请求住宿,可是小山羊和小熊问话的语气是不一样的。我让学生读读这两句话,找找有什么不一样。通过朗读、讨论,最后得出:小山羊是在请求住宿,说的时候很客气,从多了个‘能’字和一个问号可以看出;而小熊则是在要求住宿,从‘讓’字和一个感叹号看出。
  又如《小兔和树的对话》一课,秋天,小兔看到枫树的叶子变红,感觉很奇怪,看到桦树叶子快掉光了,感到很担心,看到松树叶子又多又绿,感到很着急。在同学们学习了课文,理解了内容后,我又一次带学生回归到整体,问:“奇怪、担心、着急”能否交换?学生经过思考,回答:不能交换。因为小兔对枫树叶颜色由绿变红感到疑惑,“担心”是因为桦树掉叶而怕他生病,当小兔知道了掉叶是为了平安过冬,看到松树还有很多叶子,就很紧张很紧张,怕松树不能平安过冬,担心的程度越来越深,就变得着急了。这样,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了语言,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3背诵中沉淀积累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人读书,历来是读过来背过去的,读背得多了,肚子里装满了诗词文章,就逐步掌握了读写规律和方法。背书的过程,就是咀嚼、消化、吸收、储备语言营养的过程。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是积累语言材料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一种重要方法。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材中的儿歌、短文琅琅上口,语言浅显易懂,通过背诵,让学生不断充实语言库存。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积累,形成能力。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我告诉学生,读到能背下来时不要停下来,应再读几遍,这样才能记得牢,背诵后忘得最快的是开头十几天,因此,在熟读成诵后隔三差五就要复习一下。
  平时,我也经常进行情境训练,以便对背诵的内容进行运用、巩固。如《一粒种子》,种子钻出地面以后,会看到什么?学生就把前一课曾经背诵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复述了出来:种子看到了在雨中穿梭的燕子;种子看到了绿色的柳叶,红色的桃花;种子看到了一条清凌凌的小河,河里的鱼儿欢快地摇动着尾巴……曾经背诵过的内容顷刻间变成了自己的语言自如地运用起来,多么优秀的学生!所以,我们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巩固背诵,沉淀积累。
  4运用中内化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的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沉淀积累。如上古诗《所见》,我先出示一幅牧童坐在牛背上的唱歌的图画,让学生说说谁在哪里干什么?学生说一个小朋友坐在牛背上唱歌。于是我告诉他们像这种放牛、放羊的孩子称为“牧童”,而两腿分开坐称为“骑”。我再请学生用上这两个词来说一句话,学生说得很规范: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唱歌。显然,他们已经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能正确地运用。
  如在教学第三册的语文快乐宫5的第一大题时,有三幅图,四个词分别是“挨挨挤挤、郁郁葱葱、亭亭玉立、晶莹透亮”,问这些词可以形容什么?亭亭玉立的荷花,晶莹透亮的石榴子儿……学生都准确地把相应的图画的意思说了出来。我说:“刚刚你仅仅根据图意说了一个词组,能否用上一两个词语说一句话呢?”“夏天到了,亭亭玉立的白荷花从挨挨挤挤的绿荷叶之间冒出来,美丽极了!”低年级虽然还没有写作文的训练,但老师可以从写一句话着手,这既激活了学生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达到语言的再积累。老师对那些用词准确、词汇丰富的学生进行及时表扬,调动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累语言的内动力。
  又如上好儿歌《稀奇歌》后,看到学生还意犹未尽,我就组织学生自己来创编一首稀奇歌,学生跃跃欲试。其中有一位同学创作的大家都拍手称好:“母鸡下出恐龙蛋,鱼儿鱼儿路上走。”
  平时,我鼓励学生课外多看书,早上、中午、晚托,并利用周会课进行了讲故事比赛,将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重组,积累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得到永久储存。
  鲁迅先生也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在语言积累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广泛地观察,大量地阅读主动地积累,养成“采蜜”的好习惯。
  总之,学习语言重在积累,有了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准确、生动、鲜明地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自己真情实感。学生的语言积累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提高了。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25-02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运用适当的手段,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1教师课前准备充分,明确教学目标 
【摘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养,改变教学方法,努力营造有效的课堂,才能轻松,愉快的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有效课堂;教学质量【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27-02  我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来,新课程改革已经推行几年多了,面对新的课标,新的教材,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发生着悄
【中图分类号】G623.4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05-01  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校在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全校教师赴已成功课改的宜川中学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学习。从2012年秋季高一年级起,我校全面进行课程改革。无论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怎样?新课程改革实施都要进行。推进新课改的关键在于教师,从教师教育者的角色看:我们应是积极的推动
【摘要】 就目前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情况来看,中小学信技术课程教学基本上是在计算机教室里面完成的。一堂信息技术课中教师讲解的时间最多不要超过10分钟,多讲则无益。教师如何在这10分钟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是技术,也是艺术,激发学生兴趣,任务导学学出热情。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10分钟; 任务导学;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獻标识码】B【文章编号】20
研究目的:1.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标准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最佳AV间期。 2.应用常规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比较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同步化功能开放和关闭时患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30-01  我们应该如何指导好学生“朗读”,让学生因扎实的朗读而“灵秀”起来!让课堂因有效的朗读而“灵动”起来呢!  1淡化技巧,并不意味着朗读完全“雾里看花”  在朗读指导上,需要对学生进行朗读技巧的指导吗?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中,的确应淡化朗读技巧,毕竟对于孩子来说,它是生硬
目的:  本实验拟通过对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进行体外细胞原代培养,观察其生长状况及规律,适时的进行细胞传代及冻存,为后续的HSP70-HER蛋白复合物提纯及检测提供基础准备工作。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26-01  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之中,有这样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上课走思现象。尽管我们不断提醒,但是仍是治标不治本。其实,我们也知道,学生能聚精会神的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有几十分钟那么长。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满堂都在讲,学生自己根本不动脑,也不动手,只是被动的在听,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减弱聽课效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24-01  教学效率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它不仅要考察课堂有效时间对无效时间的比率,而且要考察单位时间内课堂教学的综合效果。在课堂教学中,有意为学生设置一些疑难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就是问题教学法,即教师将每节课的重、难点内容通过各种问题的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28-02  1前言  在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教师备课仔细认真,讲课也很卖力,语言也较简洁准确,但学生就是不爱听,课堂效果与教师的努力程度不成正比。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只重视了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却忽视了它的艺术性,因而事倍功半。从心理学上讲,人们大都喜欢幽默的故事,欣赏富有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