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应用题教学之我见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19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已经不再有之前教材中独立的“应用题”单元了,而是分学段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多种形式并存于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不足,对纯文字的应用题理解能力较低。因此低年级教材中应用题编写基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直观形象、通俗易懂。而如何合理运用这一教学资源,搞好低年级学生的应用题教学,为将来学习多步计算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就成为一线教师应该积极探究的一大课题了。教学中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动画演示,情境中解决问题
  低年级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抽象思维能力弱,文字理解能力差。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出发,引入应用题的教学,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科学地理解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最终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例1 树上有3只鸟,又飞来2只;大树下有5个小朋友在跳绳,又走过来4个小朋友;左边有2朵红花,右边有6朵黄花。问:小朋友你能发现哪些数学问题?
  在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作教学演示,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乐来创造教学情景,让图画中的信息动起来,让小鸟飞起来,小朋友动起来,花草抖起来,将图画中的信息“活”起来,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清晰起来,使得学生思维活跃,观察仔细,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很快地融入视频的活动中,从而更快更好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二、突出争议,探究中解决问题
  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在教学时,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切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地去学习,并形成适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有争议的问题,及时地总结提出并组织学生讨论,提供大的生活平台,学生各抒己见,在讨论中解决问题,有助于加深印象。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也增加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亲切感。
   例2 3位老师带着62位学生去郊游,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少要搭多少顶帐篷?
  题目出示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和题目中出现的每一句话,同桌小组去讨论:本题要解决的是一件什么事情?有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在两个方面出现争议:①住帐篷的人数问题;②最后有余数,到底怎么处理?在出现这两个问题后,我叫停班级所有讨论,组织学生围绕这两个问题展开讨论。经过多次激烈的争辩:①明确了住进帐篷的人数确定为(3 62)人。理由:老师和学生同样也需要住进帐篷。②最后结果为65÷6=10(顶)……5(人)。因为计算结果中的余数5为剩余5人,学生最终承认那5人也需要一顶帐篷,故帐篷需要11顶。这最尖锐的一个问题就在学生不停的争论中解决了,并在头脑中深深地留下了印记(在此以后的练习中多次证实,学生能准确地解决这类问题)。
  三、演说结合,体验中解决问题
  新教材编写时,日常生活事件大量地被编入了教材中。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说呈现信息,要求学生根据演说过程所展示的信息,沟通了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较好地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能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例3 购物超市
  “我买3个小足球,付给你100元。”
  “找你7元。”
  问:每个小足球多少元?
  教学时,不要求学生做题却让准备表演这一购物场景。学生积极性高涨。表演时,我采取小组推荐人选,评比表演最好的小组。学生的表演有声有色,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伴随着买卖过程在表演过程中自然地流露出来,文字演变成活动,易于学生接受、理解、掌握,学生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用活动创设学习情景,使学生逐步感知数学问题的产生,为学生主动探究创造了条件。
  应用题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多种因素使得应用题教学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和生成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正确处理好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用数学。
其他文献
器乐教学是音乐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当前音乐教改的一个引人注目的课题之一。在众多的乐器中,竖笛以其结构简单、音色优美、易于学习的优点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被广泛应
从儿时的写作开始,我就记得语文老师是多么辛苦地批改作文,可是我们得到作文后只关心分数,对于老师的评语我们认为都是千篇一律的,几乎不看。现在我也改作文,一改就是几年,同样的问题也在我的身上出现了。我沿袭传统的方法:即老师命题,学生做,做完之后,由老师逐一批改、点评。我觉得:我辛辛苦苦评价完几十篇作文后发还学生,学生则是拿到自己的作文后,最多看一下后面的批语和分数就丢到一边去了。到了下次写作文,学生的
一、当众演唱恐惧的症结教学中,学生在单独演唱时出现脸红、声小、低头、扭捏、僵硬、跑调、忘词等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是因为自信心不足,紧张了。这样的状态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
习作,对于一些学生来说是非常头疼的话题,考试时总是成为学生大量失分的项目,不少学生也知道要写什么的,就是在写的时候发现自己的文笔总是不能很好地把自己想说的话表达清楚,从而导致文章出现记流水账、描写不够具体等情况。同时,作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最好形式。但是,由于教材的处理、教师个人的知识面及教育观念的相对滞后,让整个习作教学的思路逐渐定势,习作教学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