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延迟满足效应”把中职生玩手机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YouNeverChan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广泛应用,给我们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负面问题,给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学生上课玩手机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在中职课堂中,采用“延迟满足效应”管理学生手机,较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只要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得到更多玩手机的时间,满足了他们的愿望的同时,也提升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手机;延迟满足;中职课堂 教学
  近年来,智能手机和4G网络的广泛应用,给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多便利,同时也带来了很多让人头痛的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成为“手机控”。成为“手机控”的人,总把手机带在身边,否则就心烦意乱,就会感到不适应;经常下意识地寻找手机,不时查看;总有“手机铃声响了”的幻觉,甚至经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当手机无法连线网络、收不到信号时,脾气也变得急躁。据相关统据,中国手机控的人超过中国总人数的一半以上,而这一群体,在学生中比例突出。大学生和中职生“手机控”的人数在学生中比例又更高。因为学生在上课期间,不停在看手机,分散了注意力,严重影响了学习效率。
  一、学生带手机上课给中职课堂带来的影响
  学生成为“手机控”给中职学校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了发挥智能手机在学习中的优势,学校积极引导学生利用手机看微课、拍教师示范等,但效果并不明显,只有小部分认真学习的同学会这样做,其他本来就喜欢玩手机游戏、看电影的同学正好趁这个机会放心玩手机。接着学校制定上课不准随身带手机的规定,上课时间把手机统一放在一个专用的手机袋保管,下课时才能拿回去。本人教电脑软件实训课,一般是四节课连上,按照学校要求,上课时间统一集中管理手机,经过两年实践,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因为没有对手机的念想,上机练习的同学数量明显增多,达到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交作业的同学也增加了很多,说明上课集中管理手机的做法是利大于蔽。但在这两年的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第一节课收集手机的时间还算比较容易,5分钟就可以全部收集上来,第二节课全部收上来就要10分钟,第三、第四节课就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学以各种理由不愿意交,有的直接强硬不交,教师也拿他没办法,出现这种情况除去学习疲劳外,主要原因是“手机控”在作怪,即手机游戏在作怪。二是:手机集中管理后,还存在小部分同学仍然不愿意学习,要么睡觉,要么在下面聊天,有部分同学只在第一、二节课学习一部分,第三、四节课就不学。三是:教师在上面讲解和示范时,很多同学不认真听,上机练习时就不会作,不停举手找老师一对一示范。如果能想办法解决以上问题,学习效率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延迟满足效应”的原理对课堂管理手机的启发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学生的兴趣根本不在学习上,而是在手机游戏或手机电影上,怎么办?在查找资料时,看到一个“延迟满足效应”的实验,延迟满足是指为了长远的、更大的利益而自愿延缓或者放弃目前的、较小的满足。实验者萨勒对一群都是4岁的孩子说:“桌上放2块糖,如果你能坚持20分钟,等我买完东西回来,这两块糖就给你。但你若不能等这么长时间,就只能得一块,现在就能得一块!”这对4岁的孩子来说,很难选择,因为孩子们都想得2块糖,但又不想为此熬20 分钟;而馬上吃到嘴,又只能吃一块。实验结果是:三分之二的孩子选择宁愿等20分钟得2块糖。三分之一的孩子选择现在就吃一块糖,实验者一走,1秒钟内他们就把那块糖塞到嘴里了。经过12年的追踪,凡熬过20分钟的孩子,都有较强的自制能力,自我肯定,充满信心,处理问题的能力强,坚强,乐于接受挑战;而选择吃1 块糖的孩子,则表现为犹豫不定、多疑、妒忌、神经质、好惹是非、任性,顶不住挫折,自尊心易受伤害。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受延迟满足实验的启发,终于想到了一个解决学生上课玩手机的办法,只要学生能提前完成作业,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时间玩手机。
  三、“延迟满足效应”在中职课堂管理手机中的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延迟满足效应”在课堂手机管理中的实施步骤
  第一步: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提前给学生编好号,与课室公用手机袋的编号一致,一个学生一个号,方便查看哪些同学没交手机。准备好三份名单,一份字体大一些,夹在课室公用手机袋旁,方便学生查询自己的号码,一份用来登记没有交手机的同学和其他课堂情况,一份用来登记每节课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知道哪些同学完成了作业,可以拿回手机。
  第二步:做好思想工作和确立手机管理规定
  在开学的第一节课,跟学生讲清楚这样管理手机的目的是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手机放在身边,同学们会不自觉地去看,或想着没有打完的游戏,上课自然就会走神。这样做也是执行学校上课其间统一管理学生手机的规定。但只要同学们能按要求按时把手机放到指定位置,在完成本节课的课堂作业的情况下,就可以在没下课前拿回手机来玩,当作是完成作业的奖励。如果不按规定放好手机,或在没有完成作业时就拿回手机,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在这个一紧一松的条件下,同学们很自然就接收了这个管理规定。
  第三步:做好课前、课中、课后的登记
  课前,登记好请假、旷课、当天没带手机和没有手机的学生名单,有利于检查有没有同学课前没交手机。课中,登记好完成作业的同学名单,确认已经完成了,才能让同学拿回手机。课后,登记好不能按时完成本节课作业的同学名单,方便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并加强个别辅导。
  (二)“延迟满足效应”在课堂手机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1.此管理规定最好在开学第一节课就开始实施,以免中途实施学生习惯了原来的模式,比较难再转化过来。
  2.学生在上机练习时,教师要多点下到学生身边巡查,发现不上机练习的同学,督促他们认真做练习,防止部分学生利用其他同学已经做好的作业直接上交到教师机。   3.防止部分没有完成作业的学生拿已经完成作业的学生的手机玩,影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
  4.在上课前,为了鼓励学得快的学生在做完教师布置的作业后,继续自学后面的新知识,我会把还没有学到的图纸也发给学生,部分学得快的学生提前做好了下一节课的作业,提出在下一节课开始就把手机拿回去,为了不影响教师讲课过程的教学秩序,在管理规定中就要提出,在教师讲课过程中所有学生的手机都要统一保管。
  四、应用“延迟满足效应”前后的教学效果对比
  为了能更好地看出“延迟满足效应”实施效果,我选择两个班进行实验,一个是第一次上我课的新班,一个是已经上了一个学期我课的旧班,旧班已经是采取上课集中管理手机的方法上课。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效果理想。在新班,每节课上课5分钟内都能完成手机的上交工作,在学习任务与原旧班级相同的情况下,每节课大部分同学都能提前10分钟完成学习任务,新班学生22位同学,每节课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就有20-21个,因为在班级里形成了全部同学都按时完成作业的氛围,小部分同学没有按时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放学后自觉留下来完成作业再放学。在旧班,也收到了同样的效果,原来上课睡觉和聊天的同学也开始认真学习了,原来上课不认真听讲解和演示的同学开始认真听了,而且还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示范过程中,经常有同学提出没看清示范步骤,要求再重复示范一次,目的是看清并记住操作步骤,以便更快地完成学习任务,早点拿回手机。原来40分钟都不能按时完成的学习任务,现在30分钟就能很好的完成,说明使用“延迟满足效应”在解决学生上课玩手机的目的达到了,并且教学效果提高了一大节。在实施前,担心爱学习的同学会因为可以提前拿回手機,而不继续提前自学新知识的情况并没有出现,仍然有很多同学做完作业后不拿回手机,继续学习新知识,或帮助还没有完成作业的同学。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比以前更融洽了,因为此管理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欢迎,自然也会喜欢上上课的教师了。
  “延迟满足效应”在中职课堂中应用,通过延迟学生玩手机的时间,学生只要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得到更多玩手机的时间,学生乐意,因为满足了他们的愿望,老师也开心,因为只要奖励学生多余的时间,不用另外付出更多的资源,教学效果就能提升上去,也省去了很多管理课堂纪律的时间和辛劳,这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办法。此方法不仅能较好地提高教学效率,还能较好地培养学生忍耐的品性,对学生走向社会后,取得事业成功培养了良好的品性,因此“延迟满足效应”可以值得其他中职教师借鉴。
  参考文献:
  【1】郭毅.班级管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00-223.
  【2】覃吉春.班级管理智慧[M].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132-151.
  【3】林冬桂.班级教育管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7-143.
  【4】 汤姆·班尼特.当老师是个技术活:学生课堂行为管理指南[M].曾晓涛,译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2013:173-205.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问题意识能够使小学生轻松发现题目中给出的数学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能利用所给的已知条件提出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获取新知识的目的。所以,提高小学生的数学问题意识对他们学习数学知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意识;思考评价  爱因斯坦曾经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想要学生能真正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起着至
【摘要】本文从高阶思维入手,对如何进行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进行设计与研究,希望能通过小学英语课堂实践教学,帮助学生养成问题解决能力、决策能力、批判思维能力、观点生成能力及创造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让学生能在核心素养教育体系下养成高阶思维技能。  【关键词】高阶思维;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  随着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进入我国教育领域以来,一致受到我国教育人士广泛重视,并积极将其应用在我国各教育教学
【摘要】英语阅读微技能是英语阅读中有效的阅读技巧之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微技能的教学特别重要,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本文结合实例来详述分析阅读微技能在高中英语中的应用。  【关键词】阅读微技能;高中英语;运用  根据相关要求,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技能需要达到八级目标,主要体现在学生在阅读材料时,能够识别不同的观点和态度,通过分析长短句来理解全文。阅读技能它与英语中的听、说、写一起构成了基本的
本报综合消息 11月21日,由珠海市金湾区教育局主办的珠海市金湾区2020年幼儿园园长任职资格岗位培训正式开班 。参加本次培训的学员有珠海市金湾区内幼儿园未取得园长任职资格岗位证书的园级领导及后备管理干部等共60人。开展的项目包括理论研修、网络研修、跟岗学习、主题研讨及案例研修四个部分,一共300学时。  广东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常务副秘书长、正高级教师张艳婷的专题讲座拉开本次培训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说真话和心里话。然而从小学生习作现状来看,失真问题仍然不容乐观,不仅影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还形成虚伪夸张的文风,不利于小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本文对小学生习作真实性问题展开研究,为如何解决失真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童本;真实性  在小学生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的目标是让小学生养成观察周边的习惯,丰富自身见闻
【摘要】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新型的教学方法逐渐出现,这对于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背诵和默写的方法逐渐应用于英语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本文主要探究“背诵—默写法”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背诵默写;初中英语;写作教学  相比于其他的方法,“背诵—默写法”是英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法。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言学习语言大量的
【摘要】 数形结合是中小学数学学习的一种常用的、十分重要的思想方法,其基本思路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将“数”和“形”结合起来,或相互转化,使学生建立一个具体、直观、形象的数学模型。本文将从小学数学的经典教学及问题解决等方面浅谈数形结合思想方法的应用,通过举例来阐述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形结合  三、总结  本文将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应用在小学数学中的教学、简单几何问
【摘要】车辆模型知识面之广,涉及学科之多,对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在小学开展车辆模型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为我国培养汽车人作出贡献。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车辆模型项目作为学校的科技特色项目来抓,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科技活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通过在本校开展车辆模型教学的6年实践研究,对小学开展车辆模型科技活动提出相应的思路与策略,推动本校车辆模型科技活
赏识教育源于父母教育孩子学习说话和学走路,是近几年在中小学教育中倡导的一种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宽容孩子的缺点和错误,鼓励孩子不断成功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教师要善于把这种有助于孩子成功的教育理念引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在学校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学困生是长期存在的一个现实问题,令教师感到很头疼,学困生的转化也是教育的一大难点。有的教师比较有责任心,想方设法转化学困生,努力缩小学
冼雪玲,中学英语高级教师。广东省中小学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批初中文科名教师培养对象,广州市番禺区教研员工作室成员,曾获广州市优秀教师、番禺区优秀教师、番禺区“研学后教”教学改革先进个人等光荣称号,被认定为北片“名教师”。主持、参与省、市、区级课题近10项,到北京、杭州、珠海、乳源、茂名、揭阳及番禺区承担研讨课、专题讲座或发言10余次,教学录像获国家级奖励,参加广州市青年教师技能大赛,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