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提线木偶”到“百变金刚”的美丽蜕变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ser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的小学语文作业注重统一布置,忽视个性发展;注重书面抄写,忽视实践体验;这样的作业,仿似“提线木偶”,加大学生负担,限制能力发展。本人结合自身的教学尝试,从“多形式体验,增强学习兴趣”“多层次体验,尊重个性差异”“多元化体验,提升语文素养”这三个方面设计有效的体验式作业,让语文作业变成“百变金刚”,进一步增长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作业;有效设计
  一、“提线木偶式”的语文作业状况
  打开学生的语文作业本,重复机械、枯燥呆板的抄写,五花八门的册子塞满了学生书包,就像是“提线木偶”,加重学生负担,限制能力发展,变得了无生趣。2013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其中要求:“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为此,创新作业设计,走“轻负高效”之路,让学生幸福地享受作业,应成为我们优化作业设计时努力的方向。
  二、灵活多样的体验式作业
  与以往“一锤定音”式书面作业(教师布置,学生完成)相比,体验式作业灵活多样,它紧扣课堂学习,以教材为依据,把课内的认知探究与课外的生活实践相结合,通过多种体验方式,将语文四大基本能力(听、说、读、写)与学生喜欢且乐于接受的玩、跳、唱、演巧妙结合,优化作业设计与评价方式,让作业更有趣味性,从而让学生享受到作业带来的震撼和愉悦。
  (一)多形式体验,增强学习兴趣
  学生天性好奇,他们喜欢新颖有趣、形式多样和符合他们生活经验的练习。所以,设计作业时要做到精炼、有效、富有创意,让学生在身心愉悦中获取知识、体验真知、增长才干。
  1.“自选超市”——自由选择式
  以往,教师是作业布置与设计的主裁判,从内容的布置到方式的呈现,从批改的形式到评价的手段均由老师“一言堂”,而“自选商场”则是老师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设计趣味性强、形式新颖的作业,且由他们自主挑选,赋予学生人文关怀,让学生乐于接受。
  2.“自产自销”——自我编写式
  学生把老师视为崇拜的对象,时常会模仿老师言行举止,给小伙伴上上课,出出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这一学生心理,把作业由原来的“老师当司令官,学生当听命员”的形式转变成把作业的选择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产自销”中提高学习兴趣。如教完《海底世界》一课后,在老师引领下,学生自主设计作业,兴趣盎然感受、体验完成作业的乐趣。有的学生瞬间变成一名演员,和好朋友来一场课本剧表演;有的学生为海底世界的代言人,为同学介绍美丽的海底世界的特点……学生设计出的作业自然而然是精彩纷呈,多种多样的。
  3.“合资经营”——自主合作式
  新课程明确提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学校教育培养目标之一。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有计划、有目的地布置一些通过共同合作的作业,例如学习“遨游汉字王国”这个单元后,我让学生自由组合,组建成学习小组,开展一次社会调查活动,组长负责明确小组组员的职责,如有的负责调查校园宣传、电视字幕等用字不规范的情况,有的学生负责记录素材,有的学生负责将数据整理成调查报告……最后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共同分析,形成调查统计图,这样的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促进交流,懂得了团结合作,提升了语言的运用能力。
  三、多层次体验,尊重个性差异
  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参差不齐,态度、能力、习惯等方面自然也相差悬殊,为此,设计作业时要从学生的真实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学习成绩等不同情况、设计有个性有差异的作业,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1.基础型作业——关怀后进生
  小学阶段,大部分的后进生不喜欢学习,把学习看成是苦差事,课外作业对他们而言更是一只“拦路虎”,望而生畏,因此时常出现找各种理由不写作业的现象。即使上交,也通常是马虎应付,滥竽充数,字迹“龙飞凤舞”。对于这种学生,首先要让他们乐于接受老师布置的作业,克服恐惧、厌恶心理,老师可以降低作业的难度,减少作业的数量,只要准时交,认真写,不要求学生做大量题目。例如,在教完《桂林山水》一文后,我把后进生的作业要求“往下蹲一点”,从写一篇游记变成能比较有条理地抓住一处景物写一段通顺的话。
  2.综合型作业——关注中等生
  在一个班里,中等生往往是“被遗忘的一角”,对这类学生,老师要多加关注,多让他们尝到成功的乐趣。例如,在完成老师指定题目后,放手让他们自主选择优等生的作业,与优等生来一场PK赛,进而激发他们力争向前,你追我赶的决心。再如同样在教完《桂林山水》这篇文章后,对于中等生而言,不能停留在后进生的要求上,还应提高要求,让他们用心观察,按一定的游记顺序把内容写具体、条理要清晰,向优等同学看齐,甚至鼓励他们超越优等生。
  3.能力型作业——关照优等生
  优等生是老师的“心头肉”,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且目的明确,学习积极且热情高涨,能够主动地学习语文。对这类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在完成特定題的情况下,采取自主选择的方式进行实践活动,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如教完《桂林山水》后,对于优等生来说,除了用心观察,按一定的游记顺序把内容写具体、条理要清晰外,还要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运用一定的写作技巧,渗透文章的主题思想,并找到相关的文章进行比较、欣赏,以求达到更高的水平。
  四、多元化体验,提升语文素养
  多元化体验作业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围绕教材内容,扩宽学习空间,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相结合,以多种方式、多种载体、多种类型的作业,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服务。
  1.联系语文课堂——巩固知识技能
  作业既是对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与技能的有效巩固,更是对学生独立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的有效培养。五年级课文《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一篇访谈录,由于访谈录的阅读方式和写作技巧与普通的记叙文存着较大差异,学生感到既陌生又新鲜,教师要把握这个契机,布置学生上网查找访谈录的文章进行阅读,第二天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在班上开展小型访谈会。这样,老师根据教材内容适时补充课外素材,既丰富了知识又巩固了学习方法。
  2.整合其它学科——拓宽学习领域
  体验式作业关注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运用深受学生喜欢的方式,如玩、唱、跳、画、演等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促进语文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完六年级《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后,我在班上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请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方式把你内心的真实感受展现出来,如果你是一位朗诵高手,请你吟诵文中最能打动你的优美词句;如果你是一位诗人,请你为老人或海鸥作一首小诗……学生们面对这样别有新意的作业,兴趣盎然,他们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喜好纷纷投入到创作当中。
  3.衔接生活实际——开拓思维空间
  语文作业除了可以巩固旧知,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外,还可以把学习与生活有机融合,如在教完《太阳》这篇课文后,可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条倡议人们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语言不能生搬硬套,例如“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爱环境,爱生命”等陈词滥调。这些作业不仅紧扣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在感悟中乐于学习,在学习中享受生活。
  参考文献:
  [1]马天德,张明生.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M].甘肃: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
  [2](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教育部.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毛媚华.新理念下小学语文实践性作业设计的探索[M].东北:现代中小学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要】很多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物理知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越多练习越好,然而事实证明只有有效的练习设计,才能充分发挥课堂练习的最大价值和作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中物理课堂有效练习设计进行实践探究,希望能够为更多教师和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练习设计;课堂实践  课堂练习是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等作用,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将枯燥无味的教学
【摘要】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里曾道:“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教师对言语的解读都不应该照本宣科,绝不能人云亦云,他得有自己对言语的独特感受。他是言语的探索者、解密者、思想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言语心智之门的。”的确,你若随意看待语文,收获的就是平常;而你若精心待之,犹如大浪淘沙,收获黄金粒粒。这无疑道出另一层面的语文——“看
一、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二、学情分析  高二的学生本身就是受教育者,对建国以来中国教育的发展已有一定的了解。经过高一一年的历史学习,他们已掌握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初步接触了历史学习方法,但仍缺乏系统全面的认识。因此,要结合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以教育公平作为本课主题,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深入分析理解,形成知
【摘要】英语戏剧表演是英语第二课堂的一个重要活动形式。它从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着手,提出“基于项目学习的英语戏剧表演”,探讨了利用“项目学习”模式指导学生在整个戏剧表演活动中的自编、自导和自演。实践表明,“项目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力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项目学习;英语;戏剧表演  一、引言  英语戏剧表演是通过背景说明、台词及人
“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霍懋征老师的座右铭,更是霍老师教育实践的结晶。在学生这块“待犁的田上”,她用自己深深的爱悉心地耕耘着,长年累月,风雨无阻……在她无私的爱的阳光沐浴下,在她的赏识下,她的学生焕发出无限生机,个个茁壮成长。  “亲其师,信其道”,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与所有的孩子保持着令人羡慕的和睦关系。铁是无法“恨”成钢的,孩子只有在获得自尊心的满足,人
【摘要】我校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从人才培养战略高度出发,以生为本、因地制宜充分整合社区醒狮文化资源创建特色学校,开拓德育特色课程。围绕醒狮文化,开展“三化”活动。从文学化、艺术化、信息化等实验研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醒狮艺术系列活动,通过说、写、画、做、演、练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来传承醒狮文化,让醒狮文化根植于每一个孩子的心田。通过几年来的实践,我校形成了健全的德育管理体系,铸就了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等
【摘要】目前小学英语教学中仍存在重读、写,轻听、说的现象,学生的对话能力往往被忽视。加强对话教学方法的探索与研究是提高小学英语对话水平的关键所在。分析学生英语对话上遇到的困难,探索对话训练的方法,坚持对话训练,养成良好的对话习惯,是提高学生英语对话水平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挖掘教材;规范训练  小学英语教学的总目标是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
【摘要】当代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问题层出不穷,究竟什么才是对中学生学习生活有帮助的,有效的,有用的德育教育,这是笔者重点想要探讨的问题,想要从一些常见的德育教育问题中吸取经验,归纳总结,以为了对中学生进行更好的德育教育,促进中学生学习生活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问题;对策研究  一、德育含义  有关德育的概念的概括,本人从广义和狭义两点进行区分。  1.广义的德育  从广义的层面来讲
由于知识零散,小学生对理清复杂的数学知识脉络和线索常常感到吃力,因此,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总是机械地将书本杂乱的知识堆放在大脑,一旦知识累积过多,就会带来巨大的学习压力。思维导图教学利用其可视化的特性,能将抽象的知识脉络变成具体的图形图像,对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的认知和思维能力培养,有着重大的教学意义。  一、概念阐释  1.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又称心智图。英国教育学家东尼
我一直认为孩子的想象是最美好的,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在如今的课堂上,我发现有不少的教育教学方式禁锢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这是很令人惋惜的。要知道,人们要是缺少了想象能力,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一样。所以,当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课堂上尽量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要求老师一定要少讲,甚至规定教师讲课的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虽然是硬性规定,但不难看出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是要求教师把课堂上的自主权交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