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

来源 :广东教学·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yig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潘新和教授在《语文:表现与存在》里曾道:“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教师对言语的解读都不应该照本宣科,绝不能人云亦云,他得有自己对言语的独特感受。他是言语的探索者、解密者、思想者,是学生亲近语言、热爱语言的引领者……一个缺乏言语感悟力的教师,是无法敲开学生言语心智之门的。”的确,你若随意看待语文,收获的就是平常;而你若精心待之,犹如大浪淘沙,收获黄金粒粒。这无疑道出另一层面的语文——“看似寻常最奇崛”的高效课堂探析。
  【关键词】语文;问题设计;“言”“意”撞击;文本突围
  一、何为语文高效
  语文是“口头为语,书写为文”,实则是“字词句篇,听说读写”的浓缩。在短暂的四十分钟课堂,将八个字全部诠释,宛如登天。因此,在有限的课堂里,教师根据课文的特点,择其一启动学生思维。而教者如何启动学生积极思维,全程参与到课堂中,让他们主动学,实为文题之“辩”,即语文另一层面的高效学习。而积极思维,是让学生达到新的启发,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到达新的高度,这需要调动原有的知识层面,促使他们的思维跃进“最近发展区”。如对一个问题的讨论,引发全班的“头脑风暴”,是回归教育本真不可或缺的步伐。想起王安石曾评张籍诗道:“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语文教学或语文学习亦然,一定要在看似不言而喻甚至平淡无奇的地方,发现语文的广博,发现情感的“崇山峻岭”。无论什么时候,无论语文或者语文学习都应该给予孩子深深的、余音缭绕的沉淀。
  二、运用“思维可视化策略”,实施主问题设计
  山区小学大班额下的教学,小组讨论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又不可避免流于形式。究其原因,问题设计过于简单,答案唾手可得,学生无需开动多维度的思维模式,更别提创新思维开发与提升。
  因而,教师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和课时观,从众多的知识点中提炼出“得”。文本“说什么”指向的是思想情感,文本“怎么说”才是形成语文味的关键。围绕这个“得”组织教学,引导学生去体会、感悟、辨别、鉴赏、融会贯通,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而“思维可视化策略”的主问题设计,实则让学生无论经历阅读、习作,还是表达,都清晰展示思维过程,进而实现透彻地理解、条理地思考、流畅地表达。借用这种策略,启发教者备课时,设计一两个教学为主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探究空间,为另一层面的高效课堂开展做准备。教者在设计问题时,要考虑:一是与生活相关的,二是熟悉并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板块,三是预设学生能达到“最近发展区”的高度,四是具有一定创新性地激发学生求知欲。
  (一)“言”与“意”的撞击
  以《凡卡》课后习题为例。“读了课文,你一定会有很多话想跟朋友说,请你把想说的话写下来。”学生都会写着:“凡卡,你一定相信,爷爷会来救你的。”“你一定要活下去呀!”“凡卡,一切都会好的。”但脸上无疑写着“还是没有任何希望的”。学生的表里反差,激起了教师往下深度的追问。这个问题设计没让凡卡看到希望的存在,且学生的能力提升了吗?
  教师思忖应变道:“同学们,其实我们都知道,这封信连邮票都没有,又怎么寄出去?那能不能让凡卡少挨饿、受冻、挨打、挨骂呀?”问题一出,学生都陷入了许久冥思。教师又问道:“怎么才能让凡卡少挨骂?”一个学生说:“老师,凡卡可以乖一点。”话一出,教师就在黑板写下:乖点。其他学生在这个学生的启发和教师结构言说思维的导向下,学生慢慢就有了很多主意:不惹事,学本领,逃跑,锻炼身体,找朋友倾诉……教师看着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适时问道:“谁让凡卡看到了希望?”学生又陷入了沉思,一双小手颤颤惊惊地举起来:“是自己拯救自己。”学生的回答,老师始料未及,是“看似寻常最奇崛”的呈现。几秒种后,雷鸣般的掌声在教室里回荡着。
  这一阵掌声不仅代表学生间“头脑风暴”的结果,更是对“思维可视化策略”主问题设计的诠释,甚至无意间推进了语文课堂另一层面高效的呈现。学生思维得到空前释放,到达了另一层面的思维高度,是“看似寻常最奇崛”的体现。是“言”与“意”的撞击下,学生领到无限的思维空间,给生者全新的体验。
  (二)由“文本内”到“文本外”:从“习见惯常”中突围
  在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徐俊老师执教六年级《夸父逐日》课文时,问:“夸父逐日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对这耳熟能详的提问,“刷刷刷”地在本子上迅速写下:“夸父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为了自己的理想与信仰,不断奋斗,用毕生的精力去追逐心中的目标。”诸如此类。在场的四十多名学生和几百名老师,本以为这问题就这么过去了,竟没想到徐老师却严肃反问学生:“什么是启示?”学生愕然,默然良久,竟不知如何应答。这时,徐老师娓娓道来:“启示,不是瞎猜、瞎想的,也不是空话、套话,而是你们在了解字词句段后,一点点想出来的、悟出来的,全部加在一起所得来的。刚才我们是怎么解决夸父的为人,夸父为什么要追逐太阳的,再一次整合这些语言,得出属于自己的启示。”
  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学生的心灵无疑被震撼了,学生全新的思维也无疑被打开了了。五分钟后,学生的启示展示,博得一阵又一阵长久不息的掌声:“夸父逐日教会我们,坚持不懈对一个人实现目标是多么重要。”“追逐光明,追逐長寿,是人类孜孜不倦的追求。”“一个人如果有理想,即便是粉身碎骨了,也留给别人享用不完的精神源泉……”
  好的阅读教学应如徐俊老师般,抓住课堂的意外节点,引导学生思考“看似寻常最奇崛”。从“习见惯常”中突围,学生会刻骨铭心,甚至会“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良性循环下去,那语文的高效岂不从一而终了?
  三、总结
  因而,无论是《凡卡》课例的展示,还是徐俊老师围绕何为“启示”,都在说明: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使教师的教学由关注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由关注学习内容转向关注学生学习力的发展,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甚至在自以为高潮精彩的语文分享后,再追问一句:还有何处是“看似寻常最奇崛”?难道这样的语文课堂还不是另一层面的高效吗?
  参考文献:
  [1]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J].小学语文教学·2015会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12.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进入了新的时期,特别是小学教育阶段的改革,使得当下的小学基础教育显得极为重要。在这样一个新的时期,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工作者,班主任的角色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班主任所要负担的责任也就更加重要,不仅仅要提高学生的学识为其打好基础,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本文就小学班主任的工作角度出发,探讨在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关键词】小学班
【摘要】初中数学作为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数学基础有着重要的提升作用,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是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工作。而和语文不同,数学作为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性和想象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因此不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有着一定的困难,从而使得数学成绩受到影响。通过数形结合思想,能够有效地将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形象化,使得学生的理解能力大
区域认知是高中地理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区域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性,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高中必修3和初中区域地理的有机整合。地理高考中常以某个区域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地理知识和能力。由于高考中区域地理试题分数比重大,试题难度也很大,常常成为我们文综考试中的拦路虎。本文以三江源区为例,谈谈区域的分析方法。  分析区域通常围绕着四个方面的问题展开,分别是“在哪里”“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四个问题中蕴含的
按理说,继续任教这个班的英语,由七年级跟上八年级,在听说方面应该有些进步吧?可事实却不是这样,七年级的课程与小学的衔接较多,单词也简单些,大多数學生对英语还感兴趣,学生也愿意开口说英语,但升上八年级之后,可能因为课程的内容多,单词也较难,所以大部分学生尤其是男生认为英语难,逐渐开始对英语失去兴趣,以至于课堂上只有女生回答问题了。这样的课堂如同嚼蜡,食之无味。我苦恼不已,希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逐
【摘要】美术以特有的形式循序渐进地教育和影响,陶冶学生心灵,塑造学生人格。重视情感因素,让学生在教学中受到切实的感染,欣赏美的和谐与平衡;结合美术实践活动,建构良好品德,使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促进人际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通过角色表演和游戏活动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心理体验,学会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生活能力。教师运用美术学科的特点,通
【摘要】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稿)》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有活力的课堂氛围,教师教方法,学生学方法,学生灵活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是主角的自主学习课堂模式。在自主学习中形成自学能力,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自主学习;自学能力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互联网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学校与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学校教育必须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  【关键词】小学;家校合作;教育环境  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
【摘 要】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是一种将思维具体化、可视化的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的形成。也可以让整个教学更加富有活力。可见,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极为重要。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阅读教学中引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2019年地理中考试题在《世界国家和地区》部分有以下特点:   一、重视地理知识的迁移能力   根据2019年的广东省地理中考题,选择的地区有拉丁美洲、非洲中部和中亚地区,选择的国家有白罗斯和意大利。这是在初中地理教材中都没有章节选用的国家和地区,但是可以借用该国所在的大洲和附近国家所学的地理知识迁移到该地区和国家中。例如用经纬度位置推测白俄罗斯的大致气候;用美洲中关于南北美洲
【摘要】很多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物理知识,有的教师甚至认为越多练习越好,然而事实证明只有有效的练习设计,才能充分发挥课堂练习的最大价值和作用。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高中物理课堂有效练习设计进行实践探究,希望能够为更多教师和学生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中物理;练习设计;课堂实践  课堂练习是教学活动重要组成部分,起着监控、巩固、反馈等作用,有效的课堂练习可以将枯燥无味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