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解图”思想

来源 :金色年华·学校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ibianyidianya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函数思想、转化与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四类,笔者在教学总结、提出新思想“解图”思想。
  函数描述了自然界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函数思想通过提出问题的数学特征,建立函数关系型的数学模型,从而进行自然界中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函数解题思想,是指用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笛卡尔的函数思想是:实际变化问题→数学变量问题→数学函数问题→函数图像→图像问题分析。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学问题的条件和结论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分析其代数意义,又揭示其几何直观,使数量关系精确与空间直观形象巧妙、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这种结合,寻找解题思路,找到思维突破口,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从而得到解决。
  “解图”就是由已知条件出发,通过作图把已知条件译成数学图像中几何语言,并标在图上,然后再结合图形达到求解数学题的过程,它既是对函数思想和数形结合的直接运用,更是对现实世界重新刻画。解图思想的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作图,并把文字条件译成几何符号条件,核心是由直接求解几何图形得到数学结论。它既包含把数学素材“解成图”,也包含把“图解成”数学结论这两个过程。它既是数与式在形上的直观展示与发展,也是形对数与式的直接“开口”。下面,我就初中几何教学、函数教学谈谈“解图”。
  函数教学中的“解图”思想
  1、函数思想与“解图”思想
  我们应用函数思想的几种常见题型是:遇到变量,构造函数关系解题;在含有多个变量的数学问题中,选定合适的主变量,从而揭示其中的函数关系;把实际应用问题,“解图”为数学语言——点或点的坐标,建立数学模型和函数关系式,应用函数性质或者函数图像等知识解答。著名的数学家,莫斯科大学教授C.A.雅洁卡娅曾在一次向数学奥林匹克参赛者发表《什么叫解题》的演讲时提出:“解题就是把要解题转化为已经解过的题”。函数的解题过程是从未知向已知过渡,把已知描述为点、点的坐标或者函数图像的过程。既把代数问题译解成图形问题,求解过程中又把图“解”成数学符号式样的经过。“解图”是自然界与函数链接的桥梁,是现实世界中数与形的完美组合。
  例:某商品现在的售价为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没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1元,每星期克多卖出20件,已知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九年级 下册25页)本题遇到多个变量:单价、数量、利润,选择主变量单价,建立二次函数,求解此函数的最高点的纵坐标既利润最大即可。
  2、函数教学中的“解图”思想
  它既要括分析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又要分析图像段在x轴上(或下)面部分的变化,还要分段分析图像哪一段朝上或朝下变化等,把x轴、y轴交点解读为关于“y=0”或者“x=0”时的方程,把在x轴上(或下)面部分解读为“y>0”或者“y<0”的不等式等等。让函数图像与代数这对矛盾在“解图”中达到和谐统一。
  3、“解图”使函数的极值昭然于世
  函数中求解最大值或者最小值问题,学生比较难理解。只要在图像中找到了至高或至低点,学生就好理解。
  数形结合思想中的“解图思想”
  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數”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为目的,比如应用函数的图像来直观地说明函数的性质;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如应用曲线的方程来精确地阐明曲线的几何性质。
  数形结合的思想,其实质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像结合起来,关键是代数问题与图形之间的相互转化。“解图”既其关键,它使代数问题几何化,几何问题代数化。
  “解图”既是在有“形”的时候让“形”说话,如在《圆》这一章当圆周角为90度时“解图”就说上一句:“某某弦是我的一条直径”, 当圆周角为60度时说解图能说上一句:“某某弦等于我的一条半径。”等等。“解图”还是在有数的时候让数“动手”绘成“形”的经过,如“п与数轴的点的对应”让直径为1的圆在数轴上滚动一圈,终点与п对应。
  数学中的知识,有的本身就可以看作是数与形的结合,解图就是解题。如: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借助于直角三角形来定义的。
  如果说“题设”是“材料”,作图是“设计”,“解题”是“施工”,“结论”是产品,那么“解图”就是“施工到结论”的过程。
  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注重“解图”思想的培养和运用,既遵循学生发展的认知规律,又是学生知识形成过程中对现实世界的重新刻画。既是形的自我展示,又是数的自我描绘。既是对函数思想、数性结合思想的继承,也是对函数思想、数性结合思想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深深地感悟到宽容和信任是一缕阳光,它照亮了学生的心;宽容和信任是一丝雨,它滋润了学生的心田;宽容和信任是一粒爱的种子,它会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总之,班主任如果用宽容去换取学生的自省,用信任去换取学生的信任,从而架设起师生之间的心灵之桥,将有利于班主任得心应手地开展工作。  “温故而知新”,对于每个学期的期末来说,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知识,复习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复习的目的是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育家黄光硕先生说:学生的语文学得怎样,作文可以作为衡量的重要尺度,学生的语文能力不过关,作文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可见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一提起作文,教师摇头,学生叹气,把作文视为语文学习中的“拦路虎”,即使是作文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也宁愿多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新经济形势条件下,传统林业发展改革的新形势,发展林下经济的形式与前景。  关键词:林下经济 发展改革  1引言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和森林旅游业,既包括林下产业,也包括林中产业,还包括林上产业。  林下经济是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业生产领域
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只有当我们发现并掌握其中的规律时,才有可能摸索出一条成功之路。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要做好此工作,班主任必须怀着爱心去亲近每一个学生,用爱去拨动学生的心弦,用情去感化学生的心灵。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笔者是这样去弹奏这一曲“爱”之歌的。    一、充分了解学生,建立学生的信息库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做好班主任工作既要有耐心又要有恒心和信心。建
内容摘要:当前,在教育领域中实践活动的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同时也被广大师生所认可。综合实践主要体现于教学生活体验等方面,主要以探究式学习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实践课程来完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通过几个方面来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综合实践 激发 学生 兴趣  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在教学领域中属于一种新型教学体验模式,它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及不同的方式方法,以探
摘 要:“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针对学生学习而开发的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案。它能让学生学习能有备而来,给学生以知情权、参与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舞台的主角。  关键词:学案 教案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学案与教案的区别:  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教案是教师认真阅读教学大纲和教材,经过分析、加工、整理而写出的教学过程案例,它着眼于教师讲什么、如何讲,侧重使学生“学会”,教案
期刊
内容摘要:书中的四格漫画讲述的都是人们平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状况,看到漫画就仿佛看到自己,而每则漫画的结束都会有一句点睛之言,令人豁然开朗。  关键词:执着 无常《烦恼都是自找的》  人们每天都有许多的烦恼。刚洗了车,居然下雨了;天气太热想开个空调凉快下,居然停电了;想着今年一定能够加薪,结果晋升的是同事;本来计划假期出去旅游,结果发现钱没存够……世事无常,人的烦恼就越来越多,烦恼多了,心情就不好,
“唉,又写作文”这种声音着实不少。提起作文头疼的不只是学生。可作文果真如此痛苦吗?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经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时没有食欲,勉强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最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的驱使下,把食物吞到胃里,那它就會乐于接受,并很好的消化它……”由此看来作文就是让学生对作文产生食欲。    一、 创设情境、提高兴趣    兴趣是写作的基础,是驱使学
几年来,信息技术在我国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直观, 还能实现远与近、虚与实、大与小、快与慢之间的转换与结合,并且信息量大,传递方便、快捷。运用多媒体技术,从视觉、听觉等许多方面让学生去接触知识,无疑会给各门学科的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与活力,从而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用性    1.巧用多媒体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