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zi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力训练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分析、了解构成学生听力障碍的原因,帮助学生克服障碍,提高听力能力,做听说的主人。
  【关键词】听力训练  重要性  障碍  克服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36-01
  在外语教学中,听力教学起到至关重要的基础作用。有语言学家曾经就英语作为母语的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交际活动做过调查,发现“听”占语言交际活动综合的45%,说占30%,“听说”活动占语言活动总量的75%(李磊,王优,1998)。由此看来,在信息剧增、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用“听说”方式使用英语从事交际已成为人们经济文化乃至日常生活中一种经常性的需要。
  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普通高级中学听力教学五个方面的培养目标。然而,目前我国中学生中听不懂、说不出的不良状况仍十分明显,口语交际能力远远低于读写能力,与国际大都市所需要的交际人才相比差距较大,国内对“能听会说”的英语人才的大量需求已呈迫在眉睫之势。从学以致用的角度出发,培养听得懂、说得出的学生是社会的需求。因此,我们要尽快让学生明白听力的重要性。如何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听力能力、会话能力、交际能力是我们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听力训练的重要性
  言语的理解先于言语的产生,言语的产生必须依赖于言语的理解,而他们的产生都先依赖于听(胡金瑗,1997)。什么是言语的理解?听懂对方说的内容便是理解。英语是一门有声语言。与其它任何语言一样,它是用来传播和交流思想的,其重要用途就是交际。通过交际向别人学到更多的知识、获取更多的信息,增进互相理解,互相促进。在交际中,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要求互相能听懂对方的话,听不懂怎么进行交流呢?
  早在上世纪初我国出现的“洋泾邦”式英语,以及近年来出现的胎教,让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就开始了“听英语”。孩子出生后,更是提供良好的英语环境。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互相用英语进行交流。这都体现了他们在听力训练上所下的功夫。
  我们认为,听、读、说、写四种技能同等重要。外语是通过听与读学会的,是知识的输入。听懂了,读懂了,才能说出来,写出来。(张思中,2007)
  忽视或淡化听力的培养会使学生产生语言障碍,在语言的运用中困难重重,语言的作用在实际运用中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英语学习成了枯燥无味的死记硬背,严重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所以,我们教师和学生都应对听力训练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二、分析学生中存在的听力障碍
  英语听力障碍一般分为知识性障碍和非知识性障碍。前者包括英语语音、词汇、语法、背景知识等;后者则指与播放有声材料有关的物质条件及听者的心理、精神状态等。听力障碍严重阻碍了听的能力的培养。听力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听力障碍的大小。听力障碍越小,听的能力越容易培养,听力水平越容易提高。(张民伦,2001)
  1.语音是构成听力知识性障碍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语音障碍的形成不仅仅是指语音、语调,而且还包括朗读的各种技巧。如,单词重音、语句重音、音的省略和同化、连读以及不完全爆破等语音基础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听力水平的提高。
  以单词读音为例。英语单词的读音有强式与弱式之分。强式指单词的基本发音形式,一个单词只有一个强式;弱式指单词的弱读形式,发音往往是其基本形式的弱化。一个单词可能有几种弱式。强式只出现在句中的非重读位置,因而它们的弱式就更为常用。如果学生不了解这种读音变化或不会正确使用弱式,听英语时就会感到十分困难。
  2.词汇、语法以及背景知识等也是构成听力障碍的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听有声材料的时候,听者不仅仅是分辨音,同时也是对连贯预留进行同步准确释义的过程。如果在连贯的预留中出现陌生的音(即生词),就难以辨别其意。语法知识亦是如此,它是帮助我们正确理解有声材料的必要条件,给与我们正确判断动作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与承受者以及虚拟、事实等情况提供必要的依据。背景知识也相当重要。
  3.听力的非知识性障碍也不可忽视。它通常指组织听力活动的硬件方面,包括录音机音质的优劣、听力磁带的清晰度、环境噪音影响等以及听者的心理状态。这里特别想说一说听者的心理状态方面。做听力时需要学生进行自身心理调节,在听录音时保持良好的状态,心情放松、注意力高度集中。教学过程中,笔者曾遇见一位同学因为邻座的一声咳嗽而没听清楚一个重要数字,大怒而摔笔,其结果可想而知。保持良好的状态是一个习惯培养的问题,需要学生长时间自觉地去意识、去调节、去控制,最后养成一种下意识的自然而然的条件反射。
  三、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做听说的主人
  现在摆在教师面前当务之急的是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听力障碍,把听力障碍降到最低点。
  1.认真教好音标,严格把好音标关。学好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条件。学好音标对未来的英语学习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音标基础的好坏决定了语音、语调的好坏。教师应认真抓好音标教学,使学生人人都能顺利通过音标关。教好音标,让他们打好音标基础,对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无疑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2.注意朗读技巧的训练和培养。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均属于朗读技巧的范畴。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意识地按课本要求去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加强训练学生这方面的技巧。朗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及时准确地传授并严格要求学生认真模仿练习。技巧的训练无捷径可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每天认真进行朗读,才能逐步掌握英语朗读技巧。笔者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每一节课都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跟读听力材料,效果不错,在此提出供大家参考。
  3.正确引导学生记忆单词。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都离不开词汇的学习和积累。学习英语不记忆单词是行不通的。词汇学习要边学边记,最有效的方法是根据读音规则拼写。泛听是获取和扩大词汇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儿时父母经常给讲的故事、念的儿歌、读的唐诗宋词都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孩子们不仅丰富了头脑,更因为反复多次的听,词汇越来越多,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强。
  4.重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英语的背景知识涉及面广。除了对课文中出现的背景知识要进行详细介绍外,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有关人文、地理、历史、传记等方面的书籍,有意识扩大知识面。
  5.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听力训练的初始阶段就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状态,自觉地养成好习惯对于听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磊、王优  英语听力点金术,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2]张民伦  英语听力入门2000,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胡金瑗 通过听力训练提高听力能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张思中  张思中与十六字外语教学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在实际教学中,一般很少有学生喜欢政治课,政治课得不到学生的足够重视,能否让学生喜欢,关键在于教师。下面笔者就从教师的角度,简要谈谈讲好政治课须注意的几点:  一、注重备课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我真正体会到了只有备好课,才能上好课的道理。而要备好课,则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备好一节课,就得熟悉教材,从每一节内容的前后联系去把握它在全书中的地位,总结出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再围绕重点、难点的解决去选择实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促成了社会各方面人才发展的不平衡,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只抓住少数而失去了多数学生,只抓片面而忽视了全面发展,甚至以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为代价,素质教育其目的是回归教育的本质,力求教育发展人的功能。现代教育模式掀起了由“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转化的浪潮,一张试卷已不再成为评价一个学生的重要标准,在新课程理念下的现代化教育模式不单纯地要求学生获取知识和存
【摘要】高职公共外语考核过程中,处在被动地位的被评价者外语学习的个性化发展需求、和谐平等的价值观、质疑能力、创新能力都受到了严重束缚,导致目前高职公共外语考核陷入了重复、低效的窘境。构建有利于学生健康、全面个性发展的高职公共考核评价体系,需要我们依据个性理论,在考核实践中针对目前高职公共外语考核过程中影响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因素采取改革措施,不断总结研究,实现高职公共外语考核的真正意义。  【关键词】
【摘要】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效果令人堪忧,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培养兴趣;教和学方法得当;转变角色;培养语言氛围;精心设计教学计划。  【关键词】课堂教学 兴趣 角色 氛围 计划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35-01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英语教学是培养复合型现代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科目
摘 要: 科学实验的教学趋势呈现出注重实验与理论的有机结合,以探究型实践活动为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然而,在现实的课程教学中,实验教学一直是一个薄弱环节,导致学生重结果、轻过程,实验动手率低,实验课教学效率不高。在新课程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采取与之相对应的实施对策,以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关键词: 科学实验教学 发展趋势 实施对策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与推广,实验教学改革的主
【摘要】数学是人类赖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主要手段,从牵扯到国家大计的国防、边境贸易和税务,到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工程建设、衣食住行和日常工作都无不需要用到数学,由此可见数学对于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所以新课程里的初中数学核心理念就是探究性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通过良好的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并探究问题的能力,以便在日后的生活中能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