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来源 :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r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本,更是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之魂.针对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做了一些调研和思考,提出深化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加强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完善、强化“四史”学习教育的成效发挥、搭建“道德讲堂”常态化运行的德育平台、培育“工匠精神”为核心的高职文化、构建网络新媒体平台发挥作用的有效机制等六个方面的高职院校德育工作实践探索新途径.
其他文献
高职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传承者,将来要用自身的学识与技术能力来为社会发展与民族复兴奠定基础.因此,高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参考,对党与国家未来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高职大学生的价值导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马克思主义信仰程度降低,对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与效率产生了一定影响,这是高职院校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新工科教学要注重对知识体系的过程性评价,文章构建了以知识体系的过程性评价为主的课程作业,侧重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应用场景,把问题分解成完整的逻辑链,运用具体的材料物理知识逐一解决,具有实用性和推广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高职院校的整体教育水平正在不断提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因此而不断得到创新和优化.高职院校也逐渐认识到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开始从更多的角度和方面加强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培养.高职院校的学生仍旧处于建立“三观”的重要时期,需要高职院校做好相应的学生管理工作,在各个管理环节中逐步渗透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优秀人才.
在互联网高速发展、信息技术快速运转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学运行管理工作关乎学校的建设发展,关乎整体教学质量.高效教学运行管理是培养人才方案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教学运行管理方法,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平稳有序发展.文章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运行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具体的教学运行管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的比例在不断升高,心理健康问题已然成为困扰大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已经出台多项文件及措施,目的就是要引导高校重视和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力量,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更是不容忽视.通过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危机事件处理的调查研究和案例总结,文章将高校辅导员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为归纳为两个作用和四个角色.
在线教学已成为现今乃至未来高职院校师生教与学的常态,然而在快速实现泛在学习的同时仍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普遍问题.在线教学走向深度学习将是一场长期的教学革命,其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推动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改革.文章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云课堂平台为例,利用深度学习的形成机制,依托云课堂平台的技术、资源、交互等多维支持,对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分别建立了评价指标树,科学确定指标权重,对在线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评价.
农林类院校的工科教育发展过程中,因其本身的学科特性以及学科交叉等原因,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在农业高校背景下,针对工科专业进行改革试验是一个重大课题.结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和有益尝试,形成以产出为导向的“三层体系,以赛促学,以研促创”工科人才培养方案,为农林高校的工科专业教育提供新的模式与思路.
心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上下一路求索,回首岁月峥嵘.从嘉兴红船到改革开放大旗,从星火燎原到全球瞩目,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一个世纪,时刻冲锋在时代的最前沿,从未放松懈怠、止步不前.本文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阐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关系,从大事件、典型人物、时代愿景、真情实感及沉浸体验等层面,探讨了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各阶段的教育工作都有所调整,办学模式也有所创新.产教融合模式是基于新发展理念产生的,是专门针对职业院校教育所开展的有效变革,有助于提升职业院校教学水平,进一步明确了职业院校的定位.然而,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产教融合瓶颈问题仍然存在,必须寻求有效办法加以解决.文章结合实际情况,对新发展理念背景下产教融合的瓶颈问题与融合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为今后开展的相关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卫健委关于加强医学生临床技能和医德素养培养的指示精神,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构想,本研究通过借鉴欧美牙医教育以专业和职业教育为中心的做法,守正创新,结合广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实际,从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入手,开展本科教学改革,构建“二早一贯穿”(早专业、早临床、专业课程贯穿始终)人才培养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口腔医学本科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教学效果明显,经该模式培养的学生,其专业实践、自主学习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均得到了明显提升,特别在专业实践能力方面有大幅提高.这一新模式的构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