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rmAir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全面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总体把握和灵活运用是现阶段英语教学的总体任务。流利的英语表达能力、知识和技能的熟练运用、用英语进行交流和基础写作,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任务和目的的达成,离不开文化渗透。本文简明阐述了唯有持续加强学生文化意识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渗透;文化意识
  一、 前言
  新的英语教学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基础教育时期要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应用,并重视文化渗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的积极作用。
  二、 初中英语教学必须运用文化渗透
  (一) 文化渗透是语言学习交流的关键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同时也是学习交流的符号。英语课堂不应该是一种单纯地语言传授,还应该是学生接受舶来文化的场所。作为一种语言学教师要培养孩子广博的知识面,不仅要教导孩子学习英语学科大量的单词、短句、语法,还要让同学们充分了解使用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传承等内容,还有必要让同学们初步了解英国英语和美国英语的差异。只有这样,学生在积累丰富的文化储备过程中,才能减少在交流过程中呆板地使用“中国式英语”。
  (二) 文化渗透是克服文化差异的关键
  语言的应用必须遵循语言语境的不同特征。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文化渗透可以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交流障碍。尤其在初中英语教学中,
  学生处于英语学习的起步阶段,有助于灌输西方文化语境,这样就能够加强学习英语的趣味性。比如,一个星期的起点,我们国家的民众习惯把星期一看成是开始工作的第一天;在西方则是把星期日看成一周的起点,因为他们的“万物之主——耶稣”在星期日复活。所以只有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才能明了东西方文化差异有助于掌握语言知识。
  (三) 文化渗透是知识学习和语言学习共通共融的关键
  英语和汉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不同国家的历史、地理、社会、民风等均存在很多不同。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多向学生讲述一些西方文化常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文化的特点,为实用做好准备。比如在我们国家问询交谈对方的年龄是显得热情、礼貌,表露出了还想继续深入交往的意愿,但是在西方国家,这是涉及别人隐私的礼貌性事件;比如我们去逛商场,导购人员会直接问:您想买什么?但在西方要问:我能夠帮助您做点什么吗?他们会质疑我们导购员的服务态度存在问题。这就体现了中国式思维,也是对英语语境文化的不够了解。
  三、 初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应用
  (一) 充分利用各种有效渠道获得对英语文化的感性认知
  作为初中英语教育工作者,在学生们读、说、听、背等基础方面过关的话,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观看一些能够体现美国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优秀原声电影,比如《音乐之声》《起立欢呼》等。这些影片充满喜剧感,对美国的社会文化有非常直观地体现,对美国的风土人情有客观地展现。这些影片中设计的情节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西方文化特色,影片中展示给学生西方的生活方式。还可以组织学生聆听一下丘吉尔在二战时的原声演讲,这样做有助于学生了解二战历史,对英国人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有一定的掌握。此外,还建议学生多阅读一些英文原著,或者英汉对照版本的世界名著,比如《哈姆雷特》《简·爱》等,这样做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书中关于宫廷、乡村的描述,主人公仇恨、恐惧,思恋、爱慕的内心世界细致入微的描写可以增加学生对于英国国家文化的感性认知。
  (二) 充分利用教学阵地,让学生清晰明白东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词汇,又是一个相对抽象的词汇。文化的传播虽然有好多方式,但,语言传播是重要的载体。不同语言在不同语境中彰显的文化内涵也是有差异的。例如,“龙”在中国文化中是尊贵、权威的象征,隐喻“富贵无极”的寓意,我国历代帝王都宣称自己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但是在西方,“龙”却代表着邪恶、嚣张、暴力。这也是2008年奥运会吉祥物中没有“龙”的重要原因。在中国文化中,猫头鹰是晦气的代词,古谓“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但是在英语语境里,猫头鹰被看做是智慧的代表。在我国最常见的问候“吃了吗?”在西方也被理解成情感上的伤害,有羞辱对方穷困潦倒的意思。所以说,有必要且十分有必要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为学生能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奠定基础。
  四、 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
  (一) 在基础教学框架内渗透文化
  绝大部分英语教育工作者认为:英语学科的教育是基于勤劳的“读”、“说”、“听”、“背”的基础上的。这是在这些基础教育的环节上,把文化渗透潜移默化地融入其中。课堂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在课堂教学上,英语教学教育者风趣幽默地讲解直接影响着学生们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在不完全脱离教材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有范围地将一些名人轶事、风土人情、民间故事、历史风貌等文化知识向学生做一些文化渗透。让学生们在耳濡目染中接受美英文化熏陶,这样做有助于激发学生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对语法教学都比较头疼。语法教学晦涩难懂,枯燥无味,如果在语法教学将标点符号的运用,翻译词汇时的正确精度,适时介入文化渗透也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在听力教学中,由于听力教学材料多,范围广,形式也较多样化,包含的知识点也足够多。值得指出的是,初中生知识面相对窄,不是特别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部分英语语段内容会有一些质疑。这就是直译和翻译的文化差异。比如有一个“健牌”的香烟,直译意为:接吻不用学。翻译意为:接吻无师自通。可见翻译者的文化底蕴高于直译者。
  (二) 在丰富的教学实践中渗透文化
  在校园内张贴反映英美文化的图片,利用校内广播、板报等媒体开设英语学习园地,在教室创建“图书角”,摆放一些英语杂志、报刊、画报、浅显的英文原版小说或英汉对照版的英文小说,开辟“英语角”“英语手抄报”等专栏展览,并进行评比。这些文化渗透的行为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   每节课前利用一定时间(5分钟或10分钟),让学生们进行即兴或准备表演,内容可以是英语对话、问答,也可以是英文幽默故事、表演。通过实操,提高文化渗透在英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鼓励并赞赏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
  有目的地组织课外活动,举办英语晚会让学生们深入明晰学习西方的口语交流方式、娱乐交际方式、沟通表达方式等文化习惯,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感受西方文化氛围,并进行细节模仿,通过训练交流、组织学生练习演唱英文歌曲等教学实践,体现西方文化的魅力所在。
  (三) 在完善知识结构中渗透文化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特在他发现的认知结构理论中,反复强调:认知结构的调整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本人也要持续增强对相关文化知识的补充和学习,只有苦练内功,才可能不断挖掘可以适用于教学的资源,将不同的文化差异、不同的民族差异、不同的背景差异的文化特点特色,在课堂上进行讲解阐述,让学生直截了当地学习不同的文化特点,使之在日后的英语应用中能够充满自信、更加行云流水的加以运用。
  詞汇量的丰富与否虽然决定交流的水平,但是词汇的译义也随着语境的差异显示不同的含义。所以,学习英语词汇时,不仅仅要向学生讲解词汇的基本概念,还要向学生讲解该词汇的语境和文化因素的差异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比如“狗”,在中文中是贬义词,比如“走狗”、“猪狗不如”等,而在英语语境中,“狗”就充满了喜感,是幸运的象征。
  在实际交流和运用中,我们就很容易看出来,绝大多数词汇的不同用法和特定语境的用法显示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说,英语教育工作者要开拓英语词汇本身的文化内涵,不能忽略词汇背后的文化背景。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在英语教学中做好文化渗透。
  五、 总结
  总之,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该重视文化渗透。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积极性,切实提高英语成绩;还可以为学生将来实际运用英语夯实文化教育的基础。在学生明了东西方差异的对比中,能够感受英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为日后流利地与他人做英语交流,在实际语境中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英语及英语知识夯实知识储备。
  参考文献:
  [1] 陈娟.浅议文化渗透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校园英语,2017(37):102-103.
  [2] 萧永红.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西方文化渗透的教学实践初探[J].中学生英语,2017(26):63.
  [3] 孙美娇.探讨初中英语教学如何进行文化渗透[J].校园英语,2017(8):126.
  [4] 宗悦.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初探[J].校园英语,2015(17):142-143.
  作者简介:黄海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北京大学南宁附属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 要:注意从教学的有效性出发去反思我们的教学行为。强调所有的教学行为都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出发,讨论如何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行为来推动教学目标的实现,促成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力提倡情境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倡;运用;方式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很难给出统一标准的工作。这是因为作为教育教
摘 要:高中数学涉及的函数知识比较抽象难懂,需要深入研究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要义。函数图像中的对称性反映了函数的基本特性,是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方面。高中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包括了函数自身对称与不同函數之间的对称。以下主要探讨的是函数图像中的对称性问题及其相关的应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对称性;轴对称;中心对称
摘 要:现在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多方面问题,导致学生缺乏对知识的运用和思考,对英语写作有高度的焦虑感和畏惧感。针对这种现状,笔者考虑翻转课堂理念,旨在在课堂上强化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本文以翻转课堂模型为基础,参考殷兆慧(2017)对其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活动结构图模型,设计了翻转课堂的具体教学步骤,为翻转课堂在其中的运用提供了经验分享和理论支持。  关键词:翻转课堂;英语写作教学;课程设计  一、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的语言技能。如何在阅读与写作活动中切实有效提高中职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这都是教育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研究课题。在国内,教育者们对这种英语教学方式的研究仍很有限,且相关教学实践更是稀少。本文以实践为基础,着重介绍了中职生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中职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培养  一、 阅读与写作概述  “善读必易于达到善写,善写亦有裨于善读。二者皆
摘 要:善其教者必先知其学;学是教的依据,教师的教学过程是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上的。教师不仅要研究教更要研究学,教师要在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基础上考虑和安排自己的教学过程;其中,对学习者学习风格的研究是研究学习者学习过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本项目不仅较为全面地揭示了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类型,更主要的是更深入探讨了与该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相适应的教与学的思路和途径,使得对该类学生的因材施教更具有针对性;同时
摘 要: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培养。本文将从传统教学思维的转换、鼓励学生的探索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方面来分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主体性;自主学习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课程的改革,学生的主体性在学科教学中越来越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