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中俄相处之道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dio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蕴岭

  中俄有着漫长的边境线,邻居相处,特别是两个大国相处,注定不易。现在的俄罗斯脱胎于1991年解体的苏联,是苏联的继承者,而中俄关系不仅可以追溯到中苏时期,甚至更远,可以说,两国关系源远流长。
  在两国久远的相处中,既有敌对的历史,也有亲密的记录。近代,沙俄通过强权,从中国获取了大片的领土,与清政府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人来说,这是痛苦的记忆。而在现代交往中,苏联为中国的抗日、共产党的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新中国成立后,中苏结盟,在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苏联对中国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支持。但自20世纪60年代初起,中苏由分歧逐步发展到对抗,甚至险些发生大规模战争。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与苏联及其阵营的关系进一步疏远。
  直到苏联解体前,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总书记访问北京,中苏关系才恢复正常,时任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结束过去,开辟未来”的八字方针。然而,没过多久,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俄罗斯诞生,中俄开启了两国关系发展的新纪元。
  尽管邓小平的“八字方针”是针对中苏关系说的,但真正落实却是在中俄关系上。“开辟未来”是新生的中俄关系发展的突出特征,双方在三个大方向上达成共识:一是全面推进中俄关系的发展,二是协商解决分歧和争端,三是在地区和全球开展战略合作。基于这种共识,中俄建立了高层会晤机制,大力推进军事、经贸合作;推进协商解决边界问题,划定了全部边界;两国在国际事务中协调立场,反对美国的后冷战霸权,积极推动以共同安全为宗旨的上海合作组织构建。
  2019年6月,两国宣布建立新时代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公开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两国把“守望相助、深度融通、开拓创新、普惠共赢”作为基本指导原则,以此为导向,在涉及双边、地区、国际事务的几十个领域表明了协同立场和共同承诺。此后,中俄领导人的协商互动频繁,在重要时刻和在重要国际事务中都能达成协作立场,同时,两国在各个层次的协商与合作也紧锣密鼓地推进,用普京的话说,“俄中两国互信水平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当然,中俄并非盟友,而是战略协作伙伴。这个定位意味着两国是在符合雙方大利益的前提下开展合作的。按照中文的字面理解,战略的含义是指长远和重大的事务,协作是指在协商的基础上进行相互配合。中俄两国并不是在所有的方面都需要和都能够保持一致,而是协力“求大同”。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两个大国都有各自的利益定位与追求,自然存在差异,甚至矛盾,基于复杂的原因,也会对对方存有一定的戒心与猜疑。比如,俄罗斯方面,对中国综合实力提升保持一定的警惕;鉴于俄地缘利益重点在欧洲,其远东人口稀少,加上历史的原因,其对于中国在远东地区的深度合作很不放心,俄罗斯媒体不乏批评、指责中国的言论。中国方面,地缘利益重点在亚太、东亚,直面美国的战略压力和热点冲突风险。中国对于俄罗斯为了自身利益所采取的一些政策与行为也有看法,比如,在中印边界发生冲突时,俄罗斯向印度销售先进武器;在当前中美关系恶化的情况下,美国有意拉拢俄罗斯疏远中国,俄罗斯也许会借机改善俄美关系;等等。
  但从大局看,中俄关系自正常化以来还是不断提升的,没有折腾,这是很难得的。两国关系最大的稳定器是什么呢?显然是大战略协同利益和共识,主要是协作抵御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图谋和行为,维护两国生存与发展的大环境。在地区层面,中亚是中俄的共同邻居,维护中亚地区稳定,确保中俄与中亚国家关系的稳定与共同安全是大局,这正是两国共同推动创建上海合作组织的基础。
  如今,世界力量格局与秩序正经历巨大的变化,最大的风险是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笔者认为,中俄战略协作的要义不在协同作战,而在于共同阻战,即双方通过合作尽力化解发生大战的风险。历史上,大国间总是结帮对战,或挑动他者生战,新型中俄关系若能改变这个历史的规律,则人类之幸也。
其他文献
随着拜登锁定美国大选胜局,美国民主党政府将采取何种南亚政策、美印关系将以何种轨迹运行,又提上人们的关注清单。拜登将采取更加稳健和平衡的南亚政策  特朗普时期,美国与印度关系大幅度强化。相比特朗普而言,拜登政府的南亚政策将更趋稳健和平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奥巴马时期的状况。首先,拜登政府将继续在“印太”地缘战略框架内强化美印合作,尤其在国防、战略和安全等领域。拉拢印度“平衡”中国已是美国政坛的跨党
阿富汗局势剧变之际,该国著名女导演萨赫热·卡里米在社交媒体发文呼吁:“请帮助我们,让世界关注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  长期社会动荡导致阿富汗的经济很难持续发展,其中包括电影业。1933至1973年是阿富汗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相对稳定的时期。1946年阿富汗第一部电影《爱与友谊》诞生,这是一部与印度合拍的爱情歌舞片。1949年阿富汗举行首次议会选举,电影业此后焕发生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苏联的援
2020年11月8日,缅甸举行了五年一次的大选,也是2010年政治转型以来的第三次大选,还是第一次由民选政府主持的大选。由于11月3日的美国大选吸引了全球的大部分注意力,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缅甸的这次大选不如2015年大选那样广受关注。不过选举的结果依然出乎多数专家的意料,选前并不被特别看好的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简称民盟)再次获得了压倒性胜利,取得了独立组阁的资格;最大的反对党巩固与发展党(简称巩
2月11日中国农历除夕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国牛年春节相互拜年,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拜登向中国人民拜年,祝愿中国人民春节快乐、繁荣发展。习近平再次祝贺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并祝中美两国人民新春愉快、牛年吉祥。  习近平指出,过去半个多世纪,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虽然期间也经历了不少曲折和困难,但总体不断向前,
徐凤江  一般而言,研究阵地至少包括研究机构和研究期刊。过去70年来,中国的中东欧研究机构经历了从建后停顿到恢复新建及骤然减少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研究期刊则大体日渐式微。  20世纪60年代国外问题研究启动时,东欧研究便受到重视。当时研究机构主要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下属文学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1964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1965年成立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苏
东京一个商业区。  今年以来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给日本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同时也为日本反思社会发展得失提供了一面镜子,带来社会发展和政策启动的新契机。疫情对女性问题、居家办公、东京一极化、构建数字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成为日本社会关注的最新动向,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后疫情时代的日本社会发展态势。加剧了女性的贫困问题  疫情对女性雇员占多数的服务业带来巨大冲击,导致大量店铺歇业,女性失业率升高
近年来,拉美地区整体陷入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公平赤字的泥潭。在不利的国际市场环境和结构性痼疾困扰下,拉美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新冠疫情的冲击使拉美经济更加举步维艰。在各种不利因素下,拉美政治生态加速演变,政治对立极化加剧,波动性上升。民众不满情绪高涨,多国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与社会骚乱,地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当前,拉美地区合作的去区域化趋势明显,一体化组织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区域经济合作制度
三次大选后,以色列终于组阁成功,内塔尼亚胡再次出任总理一职。  自2018年11月以色列议会宣布解散以来,以色列先后经历了2019年4月、2019年9月和2020年3月三次大选。在前两次大选后,以色列议会各党派皆无法组建过半数议席的联盟,组阁之路连连受挫。第三次大选后,以色列国内舆论沸腾,要求各政治党派摒弃分歧,避免出现第四次大选。在此背景下,拥有15个议席的坚韧党领导人班尼·冈茨宣布,将与现任总
7月3日,爱丽舍宫发布公报说,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让·卡斯泰为新总理,负责组建政府,这项任命是在前任总理菲利普向总统提交辞呈并获批准后做出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法国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法国国内政局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执政的共和国前进党影响力严重下滑,本次法总理更换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除此之外,疫情也使法国的对外政策更注重建设“欧洲力量”。绿党强势崛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本应在3月底进
16世纪荷兰画家老勃鲁盖尔笔下的农村生活和风景。荷兰最伟大的画家是天气  中国朋友一听说我住在荷兰,十有八九会说,那里风景优美。稍懂艺术的还会脱口而出个“伦勃朗”或“梵高”。起初我没觉得这评论有何英明之处,毕竟我在荷兰呆久了,一来审美疲劳,二来知道荷兰有不少比其风景和画作更引人注目的长处。可当我对荷兰这小国寡民居然孕育了如此之多令世界瞩目的艺术巨匠感到不解时才意识到,中国朋友们无意中“点了穴”。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