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更换总理:内外政策仍将延续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vi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7月3日,爱丽舍宫发布公报说,法国总统马克龙任命让·卡斯泰为新总理,负责组建政府,这项任命是在前任总理菲利普向总统提交辞呈并获批准后做出的。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给法国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法国国内政局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化,执政的共和国前进党影响力严重下滑,本次法总理更换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除此之外,疫情也使法国的对外政策更注重建设“欧洲力量”。

绿党强势崛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本应在3月底进行的法国市镇选举投票只进行了一轮,第二轮推迟至6月底才进行。选举结果显示疫情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法国政坛:马克龙领导的执政党共和国前进党遭到严重挫败;左翼小党绿党则大获全胜,其联合社会党等左翼政治力量拿下法国众多城市;而在疫情之前风头强劲的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国民联盟”却成绩惨淡。显然,马克龙政府之前的退休制度调整等改革措施已经引发了法国民众的普遍不满,而其在面对新冠疫情时差强人意的表现更是令民众对执政党大失所望。与此同时,疫情的暴发促进了人们对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思考,令本就在上升环境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这促成了绿党力量的大幅攀升。疫情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也要求法国全面动员各方面的力量,患者的救治和疫苗的研发等凸显了医疗、行政管理等领域专业精英的作用,这使得反精英、反建制的民粹主义政党“国民联盟”的影响力严重下滑。
  选举结果表明,出于选举需要而于2016年才成立的执政党共和国前进党还太过年轻,其在市镇层面的根基与在地方长期经营的传统大党无法相提并论。马克龙要想在法国政坛扎稳脚跟,还需要在地方深耕。但此次市镇选举中共和国前进党的糟糕表现也受到了疫情特殊情况的影响——选举弃权率极高(第二轮投票弃权率高达41.6%),这使本轮选举的民意代表性大打折扣,尤其是作为新冠肺炎高危群体的中老年人投票率大大低于年轻人,而执政党的支持者则以中老年人为主。此次大幅崛起的绿党,其影响力也受到环境议题敏感度的左右,且绿党的政治主张中包含一定的反经济发展等极端和带有乌托邦色彩的成分,因此其能否在未来保持上升态势尚有待观察。

“重启经济”是工作重点


  选举之后,面对民众希望政府做出改变的呼声,总理菲利普辞职,马克龙任命右翼共和党人让·卡斯泰为新总理,并对政府进行了小幅改组。当前,法国正面临二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重启经济”已经成为马克龙接下来的工作重点和最紧迫议题。马克龙任命卡斯泰也正是出于重振经济的考虑,此人是公众眼中的“解封先生”(负责法国抗疫解封),他还是坚定的改革派。鉴于以绿党为代表的左翼联盟在市镇选举中大胜,人们本以为马克龙会选用一位左翼总理来取代此前的右翼总理菲利普,而马克龙却启用了被法国共产党形容为“更右的”卡斯泰。此外,马克龙还保留了之前在提振经济和改善就业方面颇有成效的经济部长勒梅尔。勒梅尔曾是右翼联盟在2017年总统大选初选阶段的8位候选人之一,尽管后来加入了马克龙的共和国前进党,但其右翼底色不变。而勒梅尔之所以选择站在马克龙一边,正是要和他并肩革新法国经济、加速欧洲一体化,推进法国的创新与投资。这表明,宣称“非左非右”的马克龙在经济领域的路线依然是偏右的,一些法媒就评论称:“或许马克领会改变一切,除了他的经济政策”。
2020年7月3日,在法国巴黎总理府,卸任总理菲利普(前左)與新任总理让·卡斯泰(前右)出席权力交接仪式。

  总体上看,马克龙不会改变他一贯的振兴经济、深化改革的执政思路,接下来他的执政重点仍将是推进相关改革,给与企业大力支持。但绿党的大胜无疑会对马克龙的政策产生一定影响,使他在恢复生产、振兴经济的同时更加兼顾环境保护。马克龙已在他的经济复苏计划中提到低碳经济,并计划于明年春天推出“绿色”生产协议,他的思路是以更环保的方式进行经济活动。绿党则追求“更少地生产”,即要求减少经济活动,不认可所谓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此类诉求恐怕难以被以提振经济为目标的马克龙所认同。

注重“经济主权”


  新冠疫情的暴发对欧盟构成了严重冲击。疫情暴发之初,欧盟国家没有精诚团结,反而是各扫门前雪、甚至相互拆台,扩大了欧盟内部的裂痕。在后疫情时代,作为坚定的亲欧派和有抱负的新一代欧盟领袖,马克龙的外交政策首先聚焦于发挥法德轴心的作用,和德国联手弥合欧洲的分裂,同时力促欧洲经济复兴。疫情和中美对立的上升使法国愈发意识到,只有一个日益团结、强大和自主的欧洲才能和美、中构成稳定的三角关系,而不是受到两者的钳制。在马克龙和默克尔的联手倡议下,欧盟已同意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措7500亿欧元的“复苏基金”,确保欧洲的复兴与团结。
  疫情让一些法国人看到了法在某些工业领域的短板和所谓的“对中国依赖”,因此开始强调法国的“经济主权”,倡导“再工业化”,即促使原先迁出法国的企业回归本土。法国有智库建议,在卫生、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关键的基础设施领域,法国都要实现“自主”,减少对外部、尤其是对中国的依赖,并保障法国的就业。卡斯泰在走马上任后也宣称企业回迁是新政府的工作重心之一。与国内政策相似,法国欧洲政策在经济方面也强调“经济主权”,倡导欧洲的再工业化,减少欧对外依赖。同样是在法德的共同倡导下,欧盟委员会不断为外国对欧投资设限,如发布《外国补贴问题及改善公平竞争环境的白皮书》,引入“反外国补贴竞争立法”,以排除所谓“接受外国政府补贴、从而导致欧盟内部市场扭曲”的企业。上述措施尽管未指名道姓,实则主要针对中国,以摆脱疫情暴露出的所谓“对华依赖”。
  疫情也使法国更加重视多边机制,倡导对全球公共产品——卫生、气候、发展等进行多边管理。特别是,疫情的暴发使一向在环保领域充当“排头兵”的法国进一步意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加之绿党崛起的压力,马克龙政府将进一步强调作为法国外交重点的气候外交,这可能会推动法国与中国的合作。不过与此同时,绿党对环保的高标准也可能促使法推动欧盟对外贸设置更加严苛的环保标准,从而不利于中法经贸合作。
  概括而言,尽管受疫情影响,共和国前进党在市镇选举中失利,马克龙被迫改组政府,但马克龙政府的整体权力并未遭到削弱,能在兼顾国内生态诉求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他的内政外交路线,即对内提振经济,对外加强与德国的合作,弥合欧洲的分裂,努力使欧盟成为独立稳定的一极。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
其他文献
2018年9月,中國-东盟信息港数字经济产业联盟在广西南宁启动,旨在共同建设“数字丝绸之路”。  2019年11月3日,在泰国曼谷召开的第22次中国—东盟(10 1)领导人会议决定,双方进一步对接发展规划,为本地区全面互联互通注入新动力。两国领导人达成的一系列共识包括加强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确定2020年为“数字经济合作年”。基于这些政策信息,本期编发两篇介绍东盟具体规划和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相关领域合
张蕴岭  2020年是一个灾难之年,新冠疫情全世界扩散,反复发作,感染和死亡人数持续上升,受疫情影响,世界经济大幅下降,厂、店倒闭,航线停飞,失业猛增……迄今,对于疫情为何暴发,为何如此严重,何时能够终结等,尚没有清晰的答案。但有一点,基本达成共识:地球生态环境出了大问题,疫情大暴发是问题的一种表现。  前不久,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接受采访时称,人类在与自然开战,自然界以更加暴力的方式回应人类。他
随着拜登锁定美国大选胜局,美国民主党政府将采取何种南亚政策、美印关系将以何种轨迹运行,又提上人们的关注清单。拜登将采取更加稳健和平衡的南亚政策  特朗普时期,美国与印度关系大幅度强化。相比特朗普而言,拜登政府的南亚政策将更趋稳健和平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回归奥巴马时期的状况。首先,拜登政府将继续在“印太”地缘战略框架内强化美印合作,尤其在国防、战略和安全等领域。拉拢印度“平衡”中国已是美国政坛的跨党
阿富汗局势剧变之际,该国著名女导演萨赫热·卡里米在社交媒体发文呼吁:“请帮助我们,让世界关注在我们身上发生的事。”  长期社会动荡导致阿富汗的经济很难持续发展,其中包括电影业。1933至1973年是阿富汗作为君主立宪制国家相对稳定的时期。1946年阿富汗第一部电影《爱与友谊》诞生,这是一部与印度合拍的爱情歌舞片。1949年阿富汗举行首次议会选举,电影业此后焕发生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苏联的援
2020年11月8日,缅甸举行了五年一次的大选,也是2010年政治转型以来的第三次大选,还是第一次由民选政府主持的大选。由于11月3日的美国大选吸引了全球的大部分注意力,加上新冠疫情的影響,缅甸的这次大选不如2015年大选那样广受关注。不过选举的结果依然出乎多数专家的意料,选前并不被特别看好的执政党全国民主联盟(简称民盟)再次获得了压倒性胜利,取得了独立组阁的资格;最大的反对党巩固与发展党(简称巩
2月11日中国农历除夕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两国元首就中国牛年春节相互拜年,并就双边关系和重大国际及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  拜登向中国人民拜年,祝愿中国人民春节快乐、繁荣发展。习近平再次祝贺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并祝中美两国人民新春愉快、牛年吉祥。  习近平指出,过去半个多世纪,国际关系中一个最重要的事件就是中美关系恢复和发展。虽然期间也经历了不少曲折和困难,但总体不断向前,
徐凤江  一般而言,研究阵地至少包括研究机构和研究期刊。过去70年来,中国的中东欧研究机构经历了从建后停顿到恢复新建及骤然减少再到蓬勃发展的过程,研究期刊则大体日渐式微。  20世纪60年代国外问题研究启动时,东欧研究便受到重视。当时研究机构主要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下属文学研究所和历史研究所)、1964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1965年成立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苏
东京一个商业区。  今年以来持续至今的新冠疫情给日本社会各方面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同时也为日本反思社会发展得失提供了一面镜子,带来社会发展和政策启动的新契机。疫情对女性问题、居家办公、东京一极化、构建数字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成为日本社会关注的最新动向,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后疫情时代的日本社会发展态势。加剧了女性的贫困问题  疫情对女性雇员占多数的服务业带来巨大冲击,导致大量店铺歇业,女性失业率升高
近年来,拉美地区整体陷入发展赤字、治理赤字、公平赤字的泥潭。在不利的国际市场环境和结构性痼疾困扰下,拉美经济增长持续低迷,新冠疫情的冲击使拉美经济更加举步维艰。在各种不利因素下,拉美政治生态加速演变,政治对立极化加剧,波动性上升。民众不满情绪高涨,多国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与社会骚乱,地区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当前,拉美地区合作的去区域化趋势明显,一体化组织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倒退,区域经济合作制度
三次大选后,以色列终于组阁成功,内塔尼亚胡再次出任总理一职。  自2018年11月以色列议会宣布解散以来,以色列先后经历了2019年4月、2019年9月和2020年3月三次大选。在前两次大选后,以色列议会各党派皆无法组建过半数议席的联盟,组阁之路连连受挫。第三次大选后,以色列国内舆论沸腾,要求各政治党派摒弃分歧,避免出现第四次大选。在此背景下,拥有15个议席的坚韧党领导人班尼·冈茨宣布,将与现任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