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geng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哇尔依的一名汉语老师,在学校教学也有好几年了,接触了很多的学生,看到这些孩子学习时采用的方法和态度,也看到老师们为了把教学成绩提高而采取了很多办法,通过形形色色的事情,我也摸索了一些教学方法,其中,我觉得学生如果把学习不要当做一个任务,而是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那学习就简单多了,可如何让学生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态度决定一切
  从古至今,教师的任务教书育人,学生的任务学习知识,双方都将学习作为一项任务,由而使得教学枯燥乏味。那么,现在我们转变一下态度,教师在教学中,就像在看一部自己喜欢的电影或小说,把它和学生一起分享,和学生共同探讨剧情;而学生在学习中,就像在玩一种游戏,不断的闯关,不断的进取。充分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接纳形式提出的各种观点和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准备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是教师自己能够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和学生一起寻找真理,教师还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何必过失,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还要采用一些开放式民主的做法,多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在教学中把他们当成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多参于教学,即不仅参与学,而且还要参与教,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老师只是在帮助他们,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这样才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学习不再是让别人逼着的事情,而是自己想要干的一件事情。
  二、教师用爱教学,学生用心体会,和学生交心
  爱学生,就意味着对学生的现在负责、对学生的将来负责、对学生的一生负责。热爱学生,关爱每一个学生,是当好老师的必要前提,也是老师的神圣天职。热爱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让每一个学生在温馨的充满爱的大家庭里幸福快乐的成长,是我在当老师工作中一直努力追求的目标。作为老师,我时时刻刻关注着班内每一位学生。与他们谈心,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因为只有教师主动架起通向学生的爱的桥梁,用情感这把钥匙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锁”,才能有利于真正地了解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们有什么知心话,也喜欢说给我听。学生们经常在日记中写出他们想说的话,譬如与父母之间的矛盾,与同学的关系,内心的苦恼等。在交流中,能及时地了解到他们的思想状况,有利于教育工作及时地开展,有利于耐心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谁进步了,给予表扬和勉励;谁退步了,给予提醒和鞭策;谁生病了,给予关心和爱护;谁有困难,给予帮助和安慰,努力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 并且也真正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坚持多表扬、公开场合少点名批评、正面疏导的工作方法。不能放纵学生,要下一定力量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对生病的学生要从生活上给予关心,让他感到温暖。实践证明:这样做效果往往较好。此外,要知人,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教师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的真心回报。
  三、不要扼杀了孩子爱玩的天性
  在我上学的时候,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说,把手放在背后,坐好了听课。一节课40分钟,一上午五节课,坐的我腰酸背疼,可是听进去了多少知识,还真不知道。现在,我也这要要求学生,但心里总怀疑自己这样做是对还是错,尝试了一些新方法,比如说:在上课10分钟左右,学生伸伸懒腰;或者突然讲个笑话,让学生哈哈大笑;要不来个小游戏,让学生参与……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学生上课比从前活跃了,课堂不再是我一个人的舞台,而学生的考试成绩也有了一定的提高。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发好动,他们的思维发展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这件事,我就改变了自己的一些教学方法,把一些教学内容变成游戏,鼓励学生参与,特别是一些学困生,让那些一个学期都说不了几句的学生玩游戏,恰当的给予一些鼓励性的语言,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学习了。
  四、兴趣是学习的动因
  教师若能利用生活中的情境赋予知识鲜活的灵魂,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趣味性、探究性的问题,往往能诱发、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汉语文是一门应用范围很广的学科,教师要使学生了解汉语文知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感到汉语文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则可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汉语文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相信学生的能力
  要使学生主动去学习,教师还必须根据教材特点,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逐步从“学会”到“会学”,最后达到“好学”的理想境界。但“会学”不是天生就具有的能力,它需要教师的精心培养。对于这点,我认为对于班主任是相当重要的,我们要给予学生的不是“鱼”,而是“渔”。
  多少年来,“三尺讲台”之上的我们总以为自己是教育的主宰,于是常常不自觉地以教育者的认知规律取代受教育者的认知规律。而今天,新的教育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通过一系列的改变,我相信学生会将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实实在在的学到知识。
其他文献
英语是一门应用范围很广的语言,初中英语的学习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阶段,既是对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总结,又为高中阶段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语不仅只注重
说起跑步,并不是什么稀罕事。  《山海经》里有夸父逐日跑成了部落英雄,宋朝有“急脚递”靠着脚底板子跑古代物流,汉朝有名为“伍伯”的跑步好手专职为高级官员马前开道,后来还有一系列长跑偶像比如神行太保戴宗……  不过,我国古代的长跑名将大多都是生活所迫,为的是养家糊口。在这方面外国友人则超脱很多,他们最初开始奔跑的原因除了忙于生计之外,还因为强身健体提升自我等高阶追求。这些追求总结下来,大概就是古希腊
期刊
阅读教学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借,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  一、阅读教学向阅读滑坡  《语文课程标准》中曾多次提到多元的问题,如“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
人的创造性和教师拥有的丰富的研究机会是“教师即研究者”的现实根据,成就人的教育本质是“教师即研究者”的实践依据,而教育研究范式的转换则是“教师即研究者”的方法论根
《礼记·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如何“长善”——发扬其好的方面,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教学中运用表扬的艺术。这对于鞭策先进,激励后进;肯定正确,否定错误,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结合这几年的实践教学,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表扬教学必须遵守以下的几条原则。  一、表扬要适度适量  一般来说,表扬都要有一定的目的性,或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或针对学生的作业书写、思维方式等。如果重视表扬的针对性,
随着职业教育的改革,中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中职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稳定性差,发展空间小,就业流失率大等诸多现象.本文针对中职生在
角色扮演通常应用在初中英语对话练习中,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及突显教学有效性。角色扮演使学生融入学习过程中,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极大调动了学生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简易的文言文,随着近年中考文言文占分比重的增加,文言文的教学地位被提到了较高的位置.初中语文教师应当认识到文言文的教学意义,
“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思维是语言的中枢,尤其是口语交际具有稍纵即使逝的瞬时性,更需要依靠灵活敏捷的思维。因此口语能力的培养应从思维入手。现以一次口语交际课为例说说自己对此观点的体会。《这样做不好》是人教版小学第一册教材的第3次口语交际训练。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两幅图。第二部分有两个提示性问题:“这样做为什么不好?“你是怎样劝说他们不要这样做?”这次口语训练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