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发展中国家对外逆向投资迅速增长,其目的之一是通过向发达国家投资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推动母国的技术进步。发展中母国海外投资企业通过创新激励和学习激励等途径在发达东道国进行技术创新、技术改进和技术引进等活动以实现自身的技术进步,并影响母国企业乃至母国国内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但是,发展中国家企业向发达国家进行逆向投资获取技术进步将受到来自于东道国和投资母国两方面相关因素的制约。
关键词:逆向FDI;技术进步;传导机制;制约因素
一、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UNCTAD)的统计数据,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FDI流出在2005年达到1 330亿美元,约相当于全球外向流量的17%。仅在1990年,FDI流出存量超过50亿美元的不过只有6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到2005年这一数据已被刷新为25个。
中国对外投资的增长与其它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对外投资的发展保持了一致的趋势。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较大的发展:从投资流量看,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100亿美元,达到122.6亿美元,2006年同比增长43.8%,达到176.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水平; 从投资存量上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对外投资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截至2006年底,中国对外投资存量达到了750.2亿美元; 从对外投资的母公司数量上看,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3年)为379家,到2005年母公司数已发展到3429家,增长了805%。
随着投资主体和投资行业的多元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包括市场导向型投资、资源导向型投资以及效率导向型投资,近年来进一步兴起技术导向型对外投资。中国企业到海外主要是发达国家投资办厂、设立研发机构,通过接近消费者和市场,同时与发达国家同行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二、 逆向FDI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传导机制
技术扩散的存在使得通过FDI来寻求技术成为可能,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公司通过向技术水平更高的到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最大化公司之间的技术扩散效应,将自身优势与东道国优势结合起来,促使东道国国内高水平的技术逆向转移和扩散到投资企业,最大可能地寻求和利用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技术,从而促进投资企业的技术进步, 并进一步影响投资母国的技术水平。事实上大量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涌向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园区,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从知识的外溢中受益。
发展中母国通过在发达东道国的技术创新、技术改进和技术引进等活动实现自身的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逆向FDI主要通过溢出效应、学习效应、关联效应、渗透效应等途径影响母国企业乃至母国国内整体技术水平,FDI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传导机制如下:
1. 创新激励机制。
(1)竞争导向。面对激烈的竞争发展中国家FDI企业必须在短期内提升实力,而最经济的选择当然是引进技术,包括引进新产品设计技术、生产工艺技术、管理技术和方法、组织制度、营销手段等可从各方面促进企业盈利的软硬技术。除了引进当地先进技术外,企业间的高度竞争不仅推动企业对产品及其生产工艺的创新,也推动企业对管理、经营等方面手段和内容的创新,促使企业实现技术进步。
(2)消费者需求导向。FDI企业想要在东道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必须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较高,其消费需求表现出市场需求量大、消费档次高两个特点。高需求量和高档次的市场既迫使也推动技术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在FDI后不得不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造。这种由消费者需求推动的技术适应性改造客观上促进了FDI企业在技术上的进步。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外资R
关键词:逆向FDI;技术进步;传导机制;制约因素
一、 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趋势
根据联合国贸发会(UNCTAD)的统计数据,来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的FDI流出在2005年达到1 330亿美元,约相当于全球外向流量的17%。仅在1990年,FDI流出存量超过50亿美元的不过只有6个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到2005年这一数据已被刷新为25个。
中国对外投资的增长与其它发展中经济体和转型期经济体对外投资的发展保持了一致的趋势。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有了较大的发展:从投资流量看,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首次超过100亿美元,达到122.6亿美元,2006年同比增长43.8%,达到176.3亿美元的历史新高水平; 从投资存量上看,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对外投资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截至2006年底,中国对外投资存量达到了750.2亿美元; 从对外投资的母公司数量上看,20世纪90年代初期(1993年)为379家,到2005年母公司数已发展到3429家,增长了805%。
随着投资主体和投资行业的多元化,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动因也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包括市场导向型投资、资源导向型投资以及效率导向型投资,近年来进一步兴起技术导向型对外投资。中国企业到海外主要是发达国家投资办厂、设立研发机构,通过接近消费者和市场,同时与发达国家同行企业进行技术交流,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二、 逆向FDI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传导机制
技术扩散的存在使得通过FDI来寻求技术成为可能,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公司通过向技术水平更高的到发达国家进行直接投资,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最大化公司之间的技术扩散效应,将自身优势与东道国优势结合起来,促使东道国国内高水平的技术逆向转移和扩散到投资企业,最大可能地寻求和利用发达国家企业的先进技术,从而促进投资企业的技术进步, 并进一步影响投资母国的技术水平。事实上大量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涌向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园区,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从知识的外溢中受益。
发展中母国通过在发达东道国的技术创新、技术改进和技术引进等活动实现自身的技术进步,发展中国家逆向FDI主要通过溢出效应、学习效应、关联效应、渗透效应等途径影响母国企业乃至母国国内整体技术水平,FDI促进母国技术进步的传导机制如下:
1. 创新激励机制。
(1)竞争导向。面对激烈的竞争发展中国家FDI企业必须在短期内提升实力,而最经济的选择当然是引进技术,包括引进新产品设计技术、生产工艺技术、管理技术和方法、组织制度、营销手段等可从各方面促进企业盈利的软硬技术。除了引进当地先进技术外,企业间的高度竞争不仅推动企业对产品及其生产工艺的创新,也推动企业对管理、经营等方面手段和内容的创新,促使企业实现技术进步。
(2)消费者需求导向。FDI企业想要在东道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首先必须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而发达国家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较高,其消费需求表现出市场需求量大、消费档次高两个特点。高需求量和高档次的市场既迫使也推动技术水平不高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在FDI后不得不对原有技术进行改造。这种由消费者需求推动的技术适应性改造客观上促进了FDI企业在技术上的进步。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外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