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国民精神:教育的使命

来源 :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ca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今日之民族计,人种之化合泯灭不足忧也,语言文字之灭亡不足忧也,宗教之盛衰变迁不足忧也,国土之存亡亦不足忧也,所可忧者,其惟民族精神之有无乎。”20世纪初仁人志士的担忧仍然是我们今天同样要面对的一大难题。尽管国民精神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然而教育在其中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民精神的成败大多系于教育。
  
  一、问题的缘起
  
  由于近代以来西方的凌辱而导致中国国力的衰微,中华民族的自信心与天朝上国的自豪感已渐渐消失。当前,国人的国民精神已经处于危机的状态:三鹿奶粉事件,良心何在;贪污腐败盛行,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见义而不勇为成为了一种群体性现象……对此,我们不禁要问:中国人怎么了,中国的国民精神怎么了,中国的教育怎么了?
  分析国民精神出现危机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方面。首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仍在作祟。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中国文化不同于起源于商业文明的西方市民社会文化,在中国,家庭、国家比社会重要得多。因此,中国人强调家庭而忽视社会;重视私德而忽视公德;重视实际的功利而缺乏宗教式的终极价值追求;尊重专制政治和等级关系而缺乏民主精神。梁启超认为中国国民品格的最大缺点在于“爱国心之薄弱,独立性之脆弱,公共心之缺乏,自制力之欠缺”,使得国民精神难以发挥。其次,近百年来国民精神屡受打击。这不仅有外国势力的冲击,还包括我们自己简单的否定与片面的批判。“五四运动”是对传统文化的反叛,“文化大革命”是对“五四运动”以来形成的传统的反叛,改革开放则是对“文化大革命”所形成的传统的反叛,这些反叛不同程度地从内部消解了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精神。加世纪80年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们思想的“过度解放”导致了传统价值观的失落。再次,西方各种腐朽思想如拜金主义、个人主义、虚无主义、片面民主主义的不断涌入而侵蚀着中华民族的心灵家园。再有,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人的异化,加深了国民精神危机。市场经济大潮中,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盛行,个人的利益成为衡量一切行为的唯一正确标准。当人人都对“从牛身上榨油,自人身上赚钱”的信念深信不疑时,人也就被异化了,他们不再关心集体和国家。最后,是国民精神教育的苍白无力。这主要表现在:没有对国民精神教育以应有的重视;国民精神教育的目标太高,太模糊,缺乏层次性和可行性;教育内容老套,缺乏时代性;教育方式、评价方式书面化、应试化,缺乏道德实践。青少年时期是民族精神形成最重要的时期,而我们的教育却做得很不够。
  
  二、国民精神的内涵
  
  要再造国民精神,首先得弄清楚国民精神的内涵。“国民”,即“具有某国国籍的人。”“精神”,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宗旨,主要的意思:表现出来的活力;活跃,有生气;英俊,相貌、身材好。”国民精神一词起源于德国,在德文中精神的含义有呼吸、生命:神、灵魂;思想、才智:精华等。因此,国民精神应具有这几方面的属性:一国人民所持有的;经过提炼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方面的;能代表国家的最好的精华部分;表现出活力并能起到巨大作用的。
  国民精神与民族精神是相近的概念。梁启超认为,民族精神是“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五四时期知识分子所提出的民族精神的内涵是科学、民主、自由、平等。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赵存生教授认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支撑和促进民族繁荣兴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气质、心理情感、文化传统等精神因素的总和。”李嗣水在《中华民族精神论》一书中把民族精神的定义概括为9种。国民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共同点在于“精神”上,都是指意识、思维活动和心理状态:区别主要在于“国民”和“民族”。“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地域、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心理特征的人的共同体。 “国民”则包括国家和民族、公民两个方面,因此,“国民”的范围和内涵包括并且大于“民族”。
  鉴于此,国民精神可以概括为:一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历史生活和实践基础上不断提炼所形成的,能代表国家精华的,为大多数成员所强烈认同的,以公共道德规范、国家民族意识、气质品格、价值观念、理想信仰、社会责任感为代表的精神因素的总和。首先,国民精神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统一。它是人民在长期的历史生活和实践中世代相传所形成的,具有较强的文化传统色彩,但它又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提升,代表了时代思想的精华。其次,国民精神表现为强烈的国家民族意识、公共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再次,国民的精神面貌、举止行为和活动等细微处渗透着国民精神。最后,国民精神是公民、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按照个人、公共、国家三个层次,可将基本的国民精神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体层面的国民精神。个体层面的国民精神主要是个人品格:立志向上与自强不息;追求理想与脚踏实地;追求真理与实事求是;临深履薄与淡泊乐观;勇毅刚强与理智节制;自律自制与自由放达;独立自主与至真至诚;保持自尊与戒骄戒躁;充分自信与经常自省等。
  第二,公民层面的国民精神。公民层面的国民精神主要指公共道德:重视人道;重视仁爱、慈善和博爱:讲究礼节;珍视友谊;重视合作,注意团结;尊重和理解他人;讲究信义与和平;待人友善宽容与嫉恶如仇;践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第三,民族、国家层面的国民精神。民族、国家层面的国民精神主要是指民族、社会、国家意识:忠勇为爱国之本,热爱祖国和人民;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强烈的社会正义感,追求社会的公平、公正;集体主义精神,必要时可以为集体利益牺牲个人利益。
  
  三、以教育再造国民精神
  
  造成国民精神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此仅从教育入手探讨国民精神的再造。民国著名教育家张君励认为教育对于国民精神的再造有根本作用,“不过民族复兴,先则须从教养入手,俾三万万九千万人民,咸认识其为中华民族之人民,乃当今根本问题”。开展国民精神教育是弘扬和培育国民精神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于提升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有重要作用。
  
  1、政府重视国民精神的培养,通过教育立法进行保障
  21世纪的今天,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文化软实力的培育变得特别重要,而国民精神是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和文化正经历着剧烈的变迁,国民在精神上面对 着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冲突与矛盾,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国民彷徨与迷茫。因此,国家,必须高度重视国民精神的培养,把国民精神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大政府投入,建立制度保障机制。可借鉴新加坡、韩国等国的成功经验,通过教育立法建立国民精神培养体制。以立法的形式确定学校、家庭、新闻媒体和政府的责任,确立国民精神教育在教育制度中的重要地位。
  
  2、确立国民精神教育体系和教育目标
  学校应自觉把国民精神培育作为自己的使命,建立完善的国民精神教育组织实施制度和工作推进制度,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的国民精神教育培养体系。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国民精神教育的领导机制、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反馈机制、评估机制、预警机制、调节机制,从而使国民精神教育能有效地推进。第一,确立国民精神教育在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并将其作为评价学校发展和校长、教师业绩的主要指标。第二,建立以校长为核心的组织实施制度,以教师为主体的工作推进制度,培育教师的国民精神。
  各级学校应根据国家立法和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确定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小学阶段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和完善的品格;中学阶段应该将教育重点转向公共道德知识、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的培养;大学阶段则应该在中小学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探究国民精神的理性价值。在教育目标问题上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第一,国民精神教育的目标过于理想化, “假、大、空”,造成失信于学生的局面。第二,国民精神教育的目标过于世俗化, “一切向钱看”。国民精神教育的目标可以分阶段和层次设置,并且具体化为行为目标。例如,韩国将爱国主义融入生活中,要求国民支持并购买国货,在大街上奔跑的基本是韩国车。韩国的这一做法不仅支撑了民族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平稳度过亚洲金融危机,而且促进了国民精神的提升,值得我们借鉴。
  
  3、确立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方式和评价体系
  国民精神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因此,国民精神教育的内容既要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又要吸收时代思想的精华。第一,加强传统道德教育。建构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兼及百家的传统道德体系,大力弘扬“仁义礼智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华思想,同时以民主、自由、科学等现代观念进行改造,促进其向现代转型。第二,加强历史文化教育。学校的历史文化教育既要对中国形成史、文化史、遭受侵略的苦难史和抗争史进行渲染,也要重视历史精神与文化意识的培植,着力开展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教育。第三,开展生活习惯教育。“生活习俗是反映个体精神面貌的标志,也是国民精神教育个体化的突破口。”要注意将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文明的行为,勤奋节俭、勇于承担责任、讲求奉献的精神。在确定教育内容时除应注意这三方面的因素外,还要根据大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分阶段、层次设置不同的侧重点。
  有了具体化的教育目标和层次性的教育内容后,教育方式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了。首先,国民精神教育既要通过专门的课程实施,还要渗透进历史、语文、政治等学科教学中。其次,国民精神的培养是一个内化的过程,仅靠外在的知识学习是不够的,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和研究来培养信念。再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知行合一。可组织学生做义工,建立锻炼国民精神的学生专门社团,定期开展活动。最后,要充分利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不失时机地进行国民精神教育。
  在国民精神教育的评价上,要以认知、情感、行为为重点,摒弃简单书面考试评价的单一模式,建立分阶段、分层次的评价目标和体系。
  
  4、新闻媒体、家庭与学校“协同作战”
  新闻媒体对国民精神的培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新闻媒体以其大众化、时效强的特点,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比如,韩国媒体经常搞国民宣传运动,但他们是为了大韩民国的利益,而不是出于政府或政党的需要。“在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时候,韩国报纸就进行宣传,动员百姓捐金,开展全国性捐金运动,帮助国家渡过难关。”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青少年良好的人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家庭教育。家庭是温暖的港湾,能为个体提供情感和价值支持。因此,家庭也应该负起国民精神培养的责任。父母要有培养子女国民精神的意识,在言行上为子女树立榜样,引导子女读有益于国民精神养成的课外书籍,看有益于国民精神养成的电视节目,注意爱国主义和国家意识的养成,重点培养契合国民精神的人格、礼仪、行为习惯。
  
  注释:
  [1]隐青.民族精神[M].东方杂志,1919-12-15第16卷第12号.
  [2]粱启超.论中国国民之品格[M] 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四:2-4
  [3]马克斯 韦伯著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
  [4]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521.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现代汉语词典[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721
  [6]李嗣水等.中华民族精神论[M] 济南:泰山出版社,1998:17
  [7]粱启超.新民说·释新民之义[J].新民丛报,1902—2(I).
  [8]赵存生.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21
  [9]张君励中华民族复兴之精神的基础——二十二年在广州中山大学演讲[M].节选自张君励.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卷下),北平,再生社,1935.
  [10]宇文利.韩国学校国民精神教育的特色与启示[J].中国德育,2007(11):22 25
  [11]童兵,媒体负有国民教育的崇高责任[J],新闻记者,2007(10):63-65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徐向阳
其他文献
实践基地根据新课程改革实施标准规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而编写的《黑白摄影》教材,是一门知识面广、技术专业、实践性强、富含艺术素养的课程。通过近六年对学生的指导,逐步探索、总结了情境导入、案例引导、联想对比、图例赏析、学科贯通等指导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情境导入    情境导入,是黑白摄影课在实践指导中导入课题的有效方法。它以情趣和谐的课堂情境为主线,使得活动课堂
今天,在回家途中,我突然发现了一个蚂蚁窝,有一大群蚂蚁在洞口爬来爬去.它们嘴上衔着食物,正向他们的“家”中匆匆奔去。我轻轻地蹲了下来,静静地观察着,并思考着一个问题:蚂蚁认识回
教育学会是一个集人才、智力和服务于一体、覆盖面广的群众性学术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繁荣教育科学研究和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今
颜之推是我国北齐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也是一位教育理论家。所著《颜氏家训》共20篇,其一生关于士大夫求学、为官、治家、处世的真实写照和经验总结,其中关于儿童早期教育的思想、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牵动整个基础教育全方面的改革,这次课程改革与以往的七次课程改革有本质上的不同,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
前苏联教育家雷先科娃说过:“学生这个职业,是人世间最艰苦的……”确实这样,学生这个职业是人世间最艰苦的职业。在我国,今天的中小学生这个群体,是社会各类群体中最为艰苦的一族
自2010年8月开始,怒江州青少年机器人培訓中心组织开展了“怒江大峡谷低碳生活调查宣传”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大家走上街头,做了许多关于低碳生活的宣传。9月9日,利用活动配发的资源包学生们做了“烟往哪里飘”、“节能灯节能效果”、“让电老鼠现原形”、“收集太阳能”、“让太阳把整个地球照亮”等实验,让大家了解和认识了许多关于低碳生活的知识,还没计了“治疗”地球妈妈“发烧”病的方案。  通过实验,学生充分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农民工进城务工逐渐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一个重要渠道,伴随而来的是一大批未成年的农民工孩
近年来,“教育不公”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重大问题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高入学率背后的农村地区(主要是农村贫困地区)的高辍学率;数百万流动人口子女就学十分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孝”为百善之首,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我国拥有深厚的“孝”文化底蕴。《诗经》上有一句“哀哀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