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财务管理人员人才尤其是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大,职业院校是培养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重要场所,在职业教育中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是职业院校面临的重点与难点。本文结合职业院校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分析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并探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 财务管理人才 培养 必要性 途径
1、前言
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目前,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无法应对各种财务状况的现象,这种现象与财务管理人才传统的培养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财务管理人才传统的培养模式侧重于理论的指导,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致使学生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无法熟练与灵活地应对各种财务状况,给企业带来财务上的损失。对此,职业院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2、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是时代的呼唤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不仅拥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而且有着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熟练并灵活地解决各种财务问题,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企业财务上的损失,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企业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以其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带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技能的提升,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长效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是时代的呼唤,顺应时代的发展,是企业的现实之求,符合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符合劳动者就业的需求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紧张问题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等多方面的努力。目前,在就业市场中,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普遍缺乏,而大多数普通型的财务管理人才却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这种鲜明的对比,证实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不仅具备优良的文化素质,而且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能够在财务管理实践中熟练并灵活地应对各种财务状况,因此颇受企业的青睐。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符合劳动者就业的需求,使勞动者更容易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顺利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3、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
3.1 构建应用型的课程
(1)对专业财务管理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以及专业财务管理拓展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传统的通知教育课程,包括财经外语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等等,对此,应该将这些课程纳入专业财务管理课程中,同时还应将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内部控制以及会计制度等一些重要的选修课程纳入专业财务管理课程中。
(2)对于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应适当地延长教学周期,同时应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划分为理论知识课和实践操作课,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而且能够在财务管理实践中,熟练并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应对各种财务状况[1]。
(3)对于专业财务管理拓展课程,应对其教学周期进行适当的压缩,并降低专业财务管理拓展课程的考核标准。
(4)对于通知教育课程,教师则应侧重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3.2 构建应用型的教学
(1)在教学活动中,设置相关的基础实践课及实践拓展课。基础实践课主要在校内进行,即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比如财务分析、会计记账以及出纳业务等等,同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分析与探讨,使学生在分析与探讨中掌握基础的财务管理技能[2]。实践拓展课则可以选择在校外进行,如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了解企业具体的财务管理状况,让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掌握支出管理、成本管理等一些重要的财务管理技能,提升学生财务管理的实践操作能力。
(2)基础实践课可以选择分层模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完整的业务流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学生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3]。
(3)实践拓展课可以选择见习的教学策略,即让学生在企业中见习,让学生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财务技能,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3.3 构建应用型的教师队伍
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教师队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最主要的力量,也是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质量的重要保障,优秀的教师队伍可以促进职业学院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顺利发展[4]。以Z院校为例,在教师队伍建设中,Z院校一直贯穿着“走出去”及“请进来”的模式。“请进来”主要指在教学中聘请具备经验丰富及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师傅来院校,并给院校教师传授一定的生产经验,使院校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结合实践经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走出去”主要指充分利用相关的技师协会或者技能鉴定所提供的资源,组织院校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实行定期顶岗轮训,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Z院校还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到一些比较著名的企业去学习或者培训。通过实践活动,Z院校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大幅度提升,并能够在教学中自觉地贯穿这些实践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静芹,朱文双.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0(04):23-24
[2]赵冬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2009(22):56-57
[3]王玉翠,段庆茹,王燕娜.基于市场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0(02):147-148
[4]曹健.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剖析与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9(03):321-322
关键词:应用型 财务管理人才 培养 必要性 途径
1、前言
财务管理人员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执行者,其在工作中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整体财务状况。目前,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无法应对各种财务状况的现象,这种现象与财务管理人才传统的培养模式有着密切的关系。财务管理人才传统的培养模式侧重于理论的指导,而往往忽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致使学生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无法熟练与灵活地应对各种财务状况,给企业带来财务上的损失。对此,职业院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转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
2、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2.1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是时代的呼唤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不仅拥有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与技能,而且有着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能够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熟练并灵活地解决各种财务问题,尽可能地减少或者避免企业财务上的损失,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因此在企业中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以其专业的知识、技能和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带动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及技能的提升,促进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发展,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长效发展奠定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短缺问题逐渐成为制约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是时代的呼唤,顺应时代的发展,是企业的现实之求,符合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2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符合劳动者就业的需求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解决大学生就业紧张问题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大学生等多方面的努力。目前,在就业市场中,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普遍缺乏,而大多数普通型的财务管理人才却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这种鲜明的对比,证实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不仅具备优良的文化素质,而且具备高超的专业技能,能够在财务管理实践中熟练并灵活地应对各种财务状况,因此颇受企业的青睐。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符合劳动者就业的需求,使勞动者更容易地找到满意的工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劳动力市场的顺利发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
3、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途径
3.1 构建应用型的课程
(1)对专业财务管理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以及专业财务管理拓展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传统的通知教育课程,包括财经外语课程、计算机基础课程等等,对此,应该将这些课程纳入专业财务管理课程中,同时还应将财务管理案例分析、内部控制以及会计制度等一些重要的选修课程纳入专业财务管理课程中。
(2)对于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应适当地延长教学周期,同时应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划分为理论知识课和实践操作课,使学生不仅掌握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而且能够在财务管理实践中,熟练并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顺利地应对各种财务状况[1]。
(3)对于专业财务管理拓展课程,应对其教学周期进行适当的压缩,并降低专业财务管理拓展课程的考核标准。
(4)对于通知教育课程,教师则应侧重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3.2 构建应用型的教学
(1)在教学活动中,设置相关的基础实践课及实践拓展课。基础实践课主要在校内进行,即教师向学生讲解一些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比如财务分析、会计记账以及出纳业务等等,同时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让学生进行分析与探讨,使学生在分析与探讨中掌握基础的财务管理技能[2]。实践拓展课则可以选择在校外进行,如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了解企业具体的财务管理状况,让学生在企业的实践活动中掌握支出管理、成本管理等一些重要的财务管理技能,提升学生财务管理的实践操作能力。
(2)基础实践课可以选择分层模拟的教学策略,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完整的业务流程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学生财务管理的基础知识与技能[3]。
(3)实践拓展课可以选择见习的教学策略,即让学生在企业中见习,让学生在财务管理实践中提升自身的财务技能,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
3.3 构建应用型的教师队伍
在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中,教师队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最主要的力量,也是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质量的重要保障,优秀的教师队伍可以促进职业学院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顺利发展[4]。以Z院校为例,在教师队伍建设中,Z院校一直贯穿着“走出去”及“请进来”的模式。“请进来”主要指在教学中聘请具备经验丰富及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师傅来院校,并给院校教师传授一定的生产经验,使院校教师在教学中能够结合实践经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走出去”主要指充分利用相关的技师协会或者技能鉴定所提供的资源,组织院校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实行定期顶岗轮训,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同时Z院校还积极组织骨干教师到一些比较著名的企业去学习或者培训。通过实践活动,Z院校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大幅度提升,并能够在教学中自觉地贯穿这些实践活动,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孙静芹,朱文双.财务管理专业创新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会计之友(下旬刊). 2010(04):23-24
[2]赵冬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教学改革研究[J].财会通讯.2009(22):56-57
[3]王玉翠,段庆茹,王燕娜.基于市场需求的财务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 2010(02):147-148
[4]曹健.中国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剖析与思考[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09(03):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