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小学语文教学活力的途径探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yzw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成功的教学并不能依靠强制手段,需要积极发挥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中国教育研究人员认为教学并不只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研究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谈论,应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四种途径,以此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力有效途径
  引言
  我国对素质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科目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以此形成学生与教师之间和谐、平等的交流沟通模式。小学语文教学也是如此,教师需要积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和学生建立和谐、互动的关系,以此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课堂问题
  课堂提问环节是教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反馈的主要方法,利用课堂问题,教师针对本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引导学生的思维走向。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能够了解到学生对语文课文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相关知识观念的理解程度。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反馈形式,教师的提问能够清楚地阐述重要的知识点,以此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同时,课堂教学提问环节能够让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观念与意见得到更好地交流沟通,有利于教师对教学方案与教学进度进行有效地调整。所以精心设置课堂问题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1]。二.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谈论
  发挥小学生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需要教师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让每位学生能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教师需要不断挖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竞争与合作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掌握好语文知识,以此提升小学生的思考能力。
  在进行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与引导者,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讨论任务,并选派小组代表,针对本组讨论结果进行阐述;教师根据各组讨论情况进行综合点评。这种教学方式在活跃小学生思维的基础上,能够让学生加深对所学语文知识的印象,活跃了课堂教学氛围,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活力[2]。
  例如:在《自然之道》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完前4段内容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救海龟行动是不是正确的?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针对该问题进行讨论。随着对课本的学习,学生将会认识到“假设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将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好心办坏事”。像这样,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能够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作为现代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我国心理学家认为情境对于人体起着直接性刺激作用,一定的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某种思想感情。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意象环境,再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课堂教学。因为语文中包含了较多的抽象性内容,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让抽象的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的形象、生动。
  例如:在《村居》的教授过程中,当学生读到“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扬柳醉青烟。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时,刚开始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当教师播放和诗中描述的景象相符合的短片、图片等,学生就能够对诗中所描述的抽象场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够勾勒出相应的场景图,进而加深了对本首诗的理解,拉近了小学生与语文古诗间的距离,促进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四.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新课标明确规定,语文教师需要让小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让学生爱上语文阅读。学生有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能够真正体会出学习语文所带来的快乐。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养成是以精神需求为基础。要想让小学生对所阅读材料产生浓烈的兴趣,教师首先需要选择小学生感兴趣的的读物,并选择符合小学生成长特征的阅读材料。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快乐阅读活动等,尤其是能够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比赛活动等。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提高了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增加了小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所带来的喜悦,进而激发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3]。
  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激发小学语文课堂活力,教师就需要努力将课堂变成学生快乐学习的场所,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得到个性化发展。小学语文课堂的主角并不是教师,而是每位学生,学生未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将无法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要精心设计课堂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有效讨论,应用多媒体技术,积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以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吴良铺,柴燕武,高俊义.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1,23(11):119-122.
  [2]周榕,文国玮,刘淑英.积极运用科学评价模式 激发小学语文教学活力[J].吉林教育,2013,02(11):50-54.
  [3]朱永法,陈彩香,邓一飞.表象思维训练:提高小学低段语文教学质量的实验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10(21):177-179.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信息加工理论,组织学生进行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属于学科主题研究性学习的范畴,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感悟性等特点。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参与者、合作者及研究性学习课程资源的开发者,语文教师组织、促进、参与语文研究性学习,同学生一道开发课程资源,能够促使自己心理素养日益提高,能够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从而促使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当代大学生对表演形式的音乐艺术形式充满了兴趣和爱好,其中歌唱性质的艺术尤其受到广泛大学生的喜爱,通过大学生对其喜爱为切入点,在教学中植入音乐文化的教育进而对其进行
讨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的得失问题,必修三是一个极好的例子,运用古汉语知识分析“斗卮酒” “与之同命” “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 “臣闻求木之长者” “怨不在大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源头活水。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先培养其创新思维。初中语文的薄弱在,培养创新思维的责任在教师。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必须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素质、讲究主次分明、发挥课堂作用、开展适当活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思维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呼吁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同时,“培育开发创新能力,只有从它关系到国家和民族兴盛存亡这个高度来认识,才能把握培育
【摘要】搞好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降低初高中物理的学习台阶,是一个需要多方合作、统筹安排的系统工程。要从高中物理教学方面想办法,同时也要从初中物理教学方面想办法;要从教材,从学生方面想办法;也要从教法、教师方面想办法。中学物理学习的中心问题就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从一定意义上说,两者相比,物理概念更为重要,而在物理概念的深化过程中有意渗透物理思想,将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概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那种巨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