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人格培养的具体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4180572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社会道德问题的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社会的“道德建设”,经常用一些道德的标准要求自己或周围的人,或者用道德的话语评判一些人,其中“人格”便是人们道德评判的一个词语。为了改善道德风气,人们将希望寄托于学校教育,希望祖国未来的花朵能具备积极的人格,其中小学语文教学便是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一种有效途径。
  关键词: 小学语文 积极人格 培养途径
  人格“Personality”一词最初源于古希腊语“Persona”,此词的原意是指希腊戏剧中演员戴的面具,面具随着任务角色的不同而交替,体现了角色的特点和性格,心理学则将其转意为“人格”。其实身为社会人的我们,在面对不同的事、不同人的时候,我们所扮演的角色也是不同,为了扮演好不同的社会角色,抵制住社会中的各种诱惑,我们必须具备健全的、积极的人格,当然,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小学生,更要具备健全的、积极向上的人格。兼具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语文学科就是培養小学生积极人格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本文将从教育观念、教育目标和教育评价三个角度谈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
  一、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教师既是学校宗旨的执行者,又是学生评价言行的标准,换句话说,无论是教师的言行举止还是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管理风格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人格。诸如在专制型的教师管理风格下,学生言行特征是作业效率高、对领导依赖性强、缺乏自主行动、常有不满情绪;在放任型的教师管理风格下,学生的言行特征则是作业效率低、任性、经常发生失败和挫折现象;而在民主型的教师管理风格下,学生则表现为完成作业的目标是一贯的、行动积极主动、很少表现出不满的情绪。显而易见,第三种管理风格更受学生的欢迎,究其受欢迎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在这样的管理模式下,教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那么作为学习的主人,作为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学生将投入更大的激情实现学习目标。因此教育者首先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将学生看成是一个个拥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样培养的学生才会是具备积极健全人格的学生。
  二、注重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首创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三个领域。在这三个教育目标中,与人格培养最密切相关的当属情感目标,因为与认知目标和技能目标相比,情感教育更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及信念,以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但是在现实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把学习生字、背诵课文等目标作为语文教学重点,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情感目标的培养,这其实是“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
  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开天辟地》这篇课文是一个以奉献精神为主题的文章,因此教师在讲授这节内容时,应该将这篇课文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放在情感目标上,引导学生通过盘古开天辟地这件事来学习他的献身精神,然后借助类似的故事一步一步地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三、构建公正合理的评价模式
  在语文课堂中,除了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堂氛围等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对学生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那便是教师的评价模式。但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都青睐结果式的评价,忽视过程式的评价,诸如:教师以语文成绩评价学生,这样无形中就会大大挫伤成绩虽然不高但热爱语文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会影响学生人格的发展,使学生在潜意识中将好成绩作为学习的唯一目的。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注意自己的评价方式,面对学生不正确的或者荒唐的想法时,教师要采取恰当的措施,不可避之不答,也不可立马否决。
  例如:在学习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篇课文时,因为小学生的道德水平发展有限,有的学生会提出“普罗米修斯盗火这种行为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教师既不可立马否决他的想法,又不能避之不答,可以利用“道德两难”的故事教导学生正确判断事情好坏的方法,使其建构一个稳定的对这种行为的道德评判标准。
  综上所述,语文这门学科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人文性、社会性和工具性都较强,正因为它的这些特点,使它成为培养学生积极人格的主要途径,所以语文教师首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从思想上先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其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切忌忽视情感目标的培养,因为情感目标是人格培养的重要手段;最后,教师的评价对于学生人格的发展尤为重要,我们一定要尽最大的努力完善自己的评价模式,尽量做到公平合理。让我们携起手来,为培养学生积极人格而努力,为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万义.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和谐人格[J].英才教育,2015(1).
  [2]余青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文科爱好者,2009.06.
其他文献
目的:近年来,不孕不育已成为人类生殖健康领域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不孕不育已经影响了世界范围内10-15%的适龄夫妇,其中由于男性因素导致的不育将近40%,随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教师目前教育教学注重分数论,忽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探索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有一个相对特殊的现实意义,关系到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涉及是否可以掌握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因此,探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项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学习兴趣 培养方式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是一种生活体验。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幸
摘 要: 兴趣是学生学习知识最好的老师,是学好语文的基石。现代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上的运用要找到合适的时间,利用合适的地点,利用恰当的机会,它可以利用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使学生大开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视听效果。在师生互动读课文的基础上转而进入人机交互状态,学生至上,学生的兴趣指向一定是选用相关媒体的重要标准,最后展现给人们的是生生互动——排演、点评、再排演课本剧。  关键词: 信
摘 要: 要让学生既喜欢语文教师,又喜欢学习语文,举例法不容忽视。从具体的课堂教学而言,举例这种方法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十分有用的,一个富有真情实感的例子会使学生进入课堂教学,形成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举例能调动高中学生“说”的积极性,避免课堂冷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举例法 激发积极性 激发热情  帮助学生形成对所教学科的兴趣是教师的应有之责,脱离建构性学习的规律大谈本学科
第一部分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循环血及心肌内端粒酶和干细胞的时空变化的研究 目的: 病毒性心肌炎引起的心肌损伤作用机制并未完全清楚。本研究通过柯萨奇B3病毒性心
摘 要: 生态课堂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重视学习与兴趣的全方位发展,使得学生的情感、爱好、能力及潜能得到有效发挥,并且更加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关键词: 生态课堂 初中语文 构建策略  1.引言  生态课堂对于初中语文学习来说是一个能够展现出科学知识的研究,情感方式的流露和人情态度的感悟的和谐统一的生态教育场所。生态课堂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重视学习与兴趣的全方
研究背景及目的:  上皮性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通过分析细胞周期相关的蛋白CENPF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其表达与卵巢癌病临床理特征的关系、以及其在
目的:初步分析恩氟烷(enflurane,EN)的催眠、镇痛作用与神经元烟碱受体(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nAchR)之间的关系。 方法:催醒实验中,40只小鼠随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