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初步分析恩氟烷(enflurane,EN)的催眠、镇痛作用与神经元烟碱受体(neuronal 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nnAchR)之间的关系。
方法:催醒实验中,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n=10),小鼠均腹腔注射EN2.2ml·kg-1,待翻正反射消失1min后,分别脑室注射(intracerebroventricularly injected,icv)人工脑脊液(artificial cerebrospinal fluid,aCSF)或不同剂量的烟碱(nicotine,N)(10、20、401xg),记录翻正反射消失持续时间(sleeping time,ST)。福尔马林实验中,8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n=10):NS+(aCSF、N5、N 10、N 15μg)4组;EN+(aCSF、N5、N 10、N 15μg)4组。腹腔注射NS或EN(0.5mL·kg-1)5min后,鞘内注射aCSF或N(5、10、15μg),再5min后小鼠右后足跖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记录Ⅰ相和Ⅱ相累积舔足时间。热板实验中,分组及给药方法同福尔马林实验,但不注射福尔马林且全用雌鼠。观察记录给药前后小鼠热板痛阈的变化。
结果:脑室注射烟碱能减少恩氟烷催眠小鼠的ST(N10μg组P<0.05,N20μg、40g组P<0.01);热板法中,N(5,10μg)组在10min、15min时,N(15μg)组在15min时痛阈低于aCSF组(p<0.05);福尔马林法各组小鼠Ⅰ相和Ⅱ相舔足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nnAchR可能是恩氟烷催眠作用的重要靶位之一;也可能是恩氟烷对热刺激镇痛作用的重要靶位之一,而非对化学、炎性刺激镇痛作用的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