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点亮数学学困生的心灯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cra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每个学生因其智力水平、学习习惯、自控力等其他认知水平的差异,导致其学习结果有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使各个班级中都存在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到了初中,这种差异性更明显。学困生的数量明显越来越多,学习成绩的分化越来越严重。基于这种情况,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帮助、跟踪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尤为重要。点亮数学学困生的心灯,从爱和鼓励着手。
  关键词:爱;赏识;学法;责任
  学困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时总是跟不上课堂节奏。思维处于停滞状态,学习被动,极度自卑,成绩不理想等。这不仅影响学困生自己的学习,而且对整个班级的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也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成了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才能走进学困生自卑、敏感的内心呢?
  一、 用爱点亮学困生的心灯
  爱是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要想成功转化学困生,教师要对学困生充满师爱,用爱心感化他们,从而得到他们的信任。
  (一) 在师生间架起爱的桥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转化学困生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实,内心极度自卑的学困生往往又有极强的自尊心。他们或许备受冷落歧视才会那么敏感戒备,高高在上的“若无其事”,或许是内心深处对理解、谅解、信任、尊重的极大渴望。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这样学困生才会消除情绪上的隔阂和疑惧心理,才愿意亲近老师,对老师说心里话,才会“信其道”。课堂上,我总是使用友善的语言,和蔼的表情,通過简单的日常问候,拉近与学困生间的距离。在我从教的班里有个性格内向腼腆的小男生,平时沉默寡言,总是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一言不发。有时候上课,我特意挑选最简单的题目请他作答。但是,他每次都是低着头不言不语。后来,我利用课后主动找他聊生活中的趣事,聊学习上的问题,消除了彼此之间的隔阂。鼓励他平时胆子要大点,多跟同学接触,在课堂上尝试举手发言。慢慢的他对我消除了戒备心理,愿意和我做朋友。对待学困生,我们应少一些指责,多一些帮助;少一些责备、训斥和白眼,多一些信任、赞扬和期待,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帮助他们摆脱困境。
  (二) 在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感受来自集体的温暖
  很多学困生由于长期的自卑心理,经常在班上也是独来独往,甚少与同学接触。作为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创造机会,融入班集体中。我通过创建“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利用优等生带动学困生。因为都是同学,是同龄人,所以,一旦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优等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学习态度等会直接影响学困生。
  二、 用鼓励点亮学困生的心灯
  教师的鼓励是一束阳光,能让茫然的学困生找到努力的方向;教师的鼓励是一股清泉,能让“饥渴”的学困生品尝到学习的甜蜜。因此,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合理使用激励的策略关系着成功与否。
  (一) 赏识激励,增强自信
  到了初中的学困生,由于成绩长期跟不上,缺乏自信,自暴自弃,对教师对学习产生逆反心理。教师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困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通过鼓励和表扬的方式鼓励学困生大胆发言,培养自信。我结合校训“超越自我,追求至上”,鼓励学困生:当你从不敢回答问题到开口回答,从不敢举手到举手,每一堂课的点滴进步,每一天的细微成长,都是超越自我的体现。
  如:我班上有名学困生,他的数学成绩很不理想,上课常常走神处于游离状态。为了调动、提高他的学习积极性,上课时,我会故意将容易解决的问题留给他,让他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信心。比如在上七年级上册“科学计数法”的时候,我把问题抛向他:你能用科学计数法表示12300000吗?他胆怯地说:“0.123×10-8。”虽然他回答错误了,但我没有责怪他,而是鼓励他:“每个人都会犯错,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错误也是一种学习资源,因为你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如此坚持了一段时间,他有了很大的转变。课堂上,偶尔可以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即使回答错了,也没有当初的窘迫、害怕,取而代之的是不好意思的微微一笑。而当我讲解答案时,他那求知的小眼神一直望着我。老师和同学的赏识、信任、理解,让他体验到了被人尊重的那种高贵感,也极大地调动了他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 学法激励,因材施教
  由于学困生学习被动,导致他们没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就更加需要教师给予学困生恰当的学法指导。同时,学困生存在基础不扎实、学习能力弱、易放弃等特点。如果采用统一标准衡量他们,只会更加挫伤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因此,教师要根据学困生的特点选择教法,分层教学,让他们“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即通过努力就能完成小目标。一旦目标达成,教师要及时加以肯定总结其努力的过程和结果。这样有助于培养学困生坚持到底的意志力,并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可行的学习方法。
  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时,我会选择最容易解答的方程入手。如,解方程:x 3=7。首先,我会要求学生们认真观察式子,通过移项x=7-3即可求出。目的让他们知道移项,注意移项要变号。在解方程中让他们理解算理,然后我让学困生自由选题练习,从简到繁,从易到难。
  (三) 责任激励,主动学习
  在教育中光有老师同学的爱心和激励是不够的,因为这不是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为此,我会针对学困生的特点,为其选择合适的职务,使其成为老师的小帮手。如选其担任学习小组长、科代表等等。重视强化他们在老师心中的地位。让学困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师需要努力的“我”。再次,与家长经常沟通,通过电话访、家访的方式,建议家长采取适当的教育方法,使学困生实现正面转化。
  学困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要想成功的转化学困生,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充分了解学困生的心理特点。只要我们心中有真爱,心中有他们,不断地改进方法策略,只要我们坚持不放弃,不抛弃,就一定会取得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沈孝忠.关注成长:学困生转化的法宝[J].小学时代教师,2010(12).
  [2]李小敏.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蔡月珠,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第七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以“知识本体”为核心的课程改革正向“素养为主”转变。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化学知识的学习主线,完善知识结构体系。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是高考中的考查热点,但因知识繁杂,难于构建系统的记忆模型,因此从核心素养角度出发,以氮元素及其化合物为例,设计有效的复习方式,建构氮元素二维坐标图,使核心素养与氮元素相关知识相衔接,促进学生的能力提升与素养转化。  关键词:化学核心素养;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高考地
摘 要:英语阅读与写作,是初中阶段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两个部分。学生能够将阅读中获取的词汇、句型、句式运用到之后的写作中去,从而体现出学生自己的英语学习能力。由此可见,英语的阅读与写作之间,是息息相关的。但是,多数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不注重二者之间的联系,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不利。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写结合  新课程理念的出现要求初中英语教师应该改变自身教学方式,摈弃将“读”与“写”完
摘要:带犬民警现场勘查能力需求使得针对性研究犯罪现场勘查实训课程成为必须。教学中现存问题剖析将为更好实现教学目标提供思路。  关键词:带犬民警;现场勘查;实训  一、 带犬民警现场勘查能力的重要性  犯罪现场是刑事案件侦查的起点和基础。能否从犯罪现场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嗅源、最大限度地解读出犯罪现场中蕴含的犯罪信息,完全取决于带犬民警个人能力。从现场勘查构成角度看,带犬民警的现场勘查能力应包含三方
摘要:根据商务英语口笔译课程的特点,在参考澳大利亚高等教育中使用的课程体验问卷的基础上,设计出涉及教学评价、学习负担、课堂收获和课程意义四大方面共含25个问题的课程调查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启发给出对策,以期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课程意义。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笔译;调查;分析  一、 调查背景  我院自2015年开始在商务英语专业第五学期开设商务英语口笔译课程,到目前为止,已经有
摘要:在幼儿园的区域游戏过程中,材料的投放可谓起着奠基石的作用,游戏材料的投放直接决定着幼儿游戏质量的关键,材料有何重要性?对幼儿起着什么影响?材料到底应该如何投放,材料的投放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这些就是我们老师在观察幼儿区域游戏过程中应该学习和探索的,我就自身的观察和经验浅谈区域游戏中材料的投放。  关键词:区域游戏;材料投放;思考  在我们的幼儿教学过程中我们倡导游戏化的教学,孩子们离不开游戏
摘要:反观现在的教育教学现状,走访各级各类课堂,发现现在的“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当然这其中有社会、家庭等方面的影响,但作为教育的主体对象,处于小学阶段的他们还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的行为、思想还可以慢慢地改造。本文就班级管理方面,从“班级制度”“学生信念”“行为本能”三方面入手,讲述了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管是为了不管”这一理念的可行性操作。  关键词:班级管理;轻负高质
摘 要:当下的语文教学普遍忽视的是作文教学。不是老师们不重视作文教学,而是有时真的狗咬刺猬——无从下手。所以,每当听公开课的时候,我往往听到的多数是阅读教学,而逃避作文教学。久而久之,作文教学就像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久而久之,谈到作文教学,老师们便头疼。学生更是如此,听到写作文,便摇头叹息。有时甚至会说:“写作文难,难于上青天。”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教学观  为什么老师这么怕教作文,
摘 要:“5E”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的探究性的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的能动性和实践力,提高学生在地理课堂中的成就感,更强化了教师生本课堂的教学观念。本文基于“5E”教学模式,以“热力环流”为例进行了教学设计。  关键词:“5E”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地理课堂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生物学课程研究(BSCS, Biological Science Curriculum Stud
摘要:教學中适时适当地运用幽默可以活跃氛围,沟通师幼之间的情感,点燃激情的火花,启迪幼儿的智慧。幽默的材料内容,可以陶冶幼儿纯洁的心灵;幽默的故事情节,能够激发幼儿强烈的学习欲望;幽默的教学语言,有效实现活动中的师幼互动;幽默的肢体动作,创造无限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幽默;点燃;激情;智慧  幽默不仅是教师的智慧、才华,更是教师的一种较高境界。幽默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比拟的,教师作为一个知识
摘要:英语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互相交流必不可少的一門语言,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确保学生能够积极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并设计好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借助多种教学手段,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传授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降低初中生学习英语的难度。从而让初中生不断地发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高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激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