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兴趣培养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tao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能只停留在课堂表面的“活”,“乐”,“玩”中,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注重学科本身,从学得后产生的成功体验来不断滋长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关键词:兴趣 现状 任务型
  从我跨上小学英语讲台起,我便鼓励学生们用“good morning”来打招呼,刚开始大家都觉得不习惯,久而久之,便会应用了。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努力思考,现总结如下:
  一、激发兴趣
  “激发兴趣”是指教师在带领学生去接受崭新新学科的新鲜事物时,帮助学生消除学习的疑虑,树立自信,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在动力。爱因斯坦曾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英语以其陌生的面孔,异样地走进学生当中,他带给学生全身的好奇感。学生为自己吐出的每词,每句而兴奋,激动。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而且心情愉快地投入学习。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这在三年级开始教育中我们都强烈地体会到。
  Pse教材以其丰富的色彩,富于变化的节奏,悦耳的美式音吸引学生,说说唱唱玩玩中通过角色表演,游戏活动等形式习得大量言语。教师在教学中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
  1、“光练嘴皮子,不看书”。为了提高口语,我花了大量时间精心设计课堂内容,讲干喉咙,耗完精力,铃声一响,终于松了一口气,我这才记得需打开课本问学生:今天你学到了什么?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从他们捧着课本迷惑的眼神,委屈的神情中不难得出,我刚刚明明会讲得,怎忘了?书上哪有?我怎么不认识他呀?
  2、“动中乱”。我不遗余力的采用各种组织方式来吸引学生兴趣。课堂游戏采取自由结对就是其中一例。于是我们常可以看到有几个围在一起,有几个单干的走来走去,又是叫又是跑的,甚是热闹。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流程。除此之外,还有若干现象。起初师生还是感觉轻松,随教学内容深入,就出现大量难题。著名教育学家曾说过,学好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能读懂课本。针对如此情形,我们在学生入门时必须落实好这几点。
  (1)让学生了解现代语言的重要性。明了学习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导入课中老师可用励志性的故事来说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
  (2)注重学生在开始阶段对基本发言,书写,朗读习惯的培养。不求速度,但求精,准。
  (3)给予学生明确的期望值,激励学生不断进取。学习是件愉快的事,也是件需要不断付出努力的工程。要相信学生,并采用赏识教育来肯定学生。
  教学,开头容易,过程难。我们体会到:语言知识本身具有的魅力,才是学生持久学习的驱动力,才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绝的能源。
  二、持久兴趣
  1、进入四年级的教学,课堂出现各种状况:
  (1)“喧宾夺主”。老师尽量用简易语言组织课堂时,学生却听得悬乎,有自个儿画画的,有低头写东西的,有做小动作的等等。老师迫不得已,改成演“独角戏”。
  (2)问而“避”答。为了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老师会让学生一个接一个站起来回答问题,可有些同学没掌握,就站在座位上看着老师,反正就是不回答。老师只能自己“摊牌”。
  2、思考与对策。
  (1)立足课堂,向课堂要实效?。在小学阶段,小学生更多地是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兴趣。我采用“目标性”的任务型课堂教学。教学的“任务”,就是做做事,它以意义为中心,重视如何沟通信息,着重解决某一交际问题,它在现实生活中有发生的可能性,而不是假交际。它贴近生活经历,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欲望。任务的执行注意任务完成,即在交际中解决问题。他的结果是评价任务成败的标志。有了明确的师生角色,任务目标,必要的构成任务的输入材料,创设的任务执行环境等组成的部分就能进行有意义,自由的练说性目标。如学农场中的蔬菜,我带部分学生去农田,在询问描述中掌握各种蔬菜。我尽量贴近实际生活来为学生讲述课文知识,学生由此产生学习的欲望。
  (2)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减缩差距。在教学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如何对待优中差生。a、分组编排,实施鼓励。我通过几句最基本的交际语言,观察个人口语素质,性格特点,记忆力,反应速度等。在心中把全班分三组,因材施教,分层要求,并鼓励学生不断上进。b.同一情景,各说其能。设计情景,让学生描述,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基本说出一二三,基础差的同学也能说出极个别单词。c.各种评价要求不同。针对学生学习能力不同,接受自然有多有少,放置不同要求。对基础好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在熟记、背诵、书写的基础上再拓展知识,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要求熟记,书写则ok了。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爱学生,从自己的人格影响和发展学生,以情育人,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尽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综上所述,对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反思,找症结。只有在把握准理论下,不断学习新标准,摸索教学法,用理念指导实验,在实践中感悟真理,真正地为学生培养英语持久兴趣而努力。相信在不断探究实践后,我们一定能为成绩而兴奋。
其他文献
集团选择是随机交配群体数量性状遗传改良的主要方法。传统育种是以个体表型值为依据进行选择的,称为表型值选择(PS)。近十多年来,由于分子标记的出现和发展,标记辅助选择(MAS)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已提出的数量性状MAS方法主要有标记值选择(MS)和指数选择(IS)两种。前者采用逐步回归筛选与目标性状相关联的标记,由此估计个体的标记值,作为选择的依据;后者是将标记值与表型值线性组合成一个指数,作为选
该试验将存在于克隆载体pLR56中的马铃薯卷叶病毒56KD蛋白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构建到双元载体系统的中间表达载体质粒pROKⅡ中,获得植物转化载体质粒pROKⅡ56,并转入根癌农杆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使我深有感触:“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是啊
外研社高中英语新教材在天津市全市范围内已经使用了几年,不少教师根据新课标理念在英语教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一些教师因为对新课标理念和新教材的要求理解得不够全面和深入,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在此,我想分别就词汇和语法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外研版新教材特点总体分析  1、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习者的年龄和认
这天晚上,我正在批阅练习册,却见有一本在我正要写阅号的地方早已写上了一个“甲”字,在“甲”字前面还写了一个英文“pig”。我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心想:“学生该不会故意骂我吧?”随即翻到封面一看,写着一个女生的名字。我想:“这个女孩我也没多少印象,平时也好像没批评过她,她骂我干什么呢?”再一看这个“甲”字,我想:“是不是嫌我给他平时的评语太低了?”我又翻了翻前面,但以前给她的评语还有好几个“甲”呢
本试验以北92-2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灌溉,三个水平(以A1、A2、A3表示);副处理为施肥,三个水平(以B1、B2、B3表示)。研究了嫩江地区水肥耦合效应对大豆产质量的影响,为黑龙江省寒区干旱条件下大豆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人为可能调控的位点。试验结果表明: 1.灌溉的效应因施肥量多少而异,施肥量的效应也因灌溉而异。A1处理(不灌水)三种施肥水平的大豆产量虽有差异,但均未达到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化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中不仅重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同时也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教授知识时,我会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通过各种读法培养他们的语感,并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下面,我想从文本朗读、
本研究立足贵州省的气候生态特点和干旱对贵州省玉米生产的影响,综合国内外玉米抗旱研究及贵州玉米抗旱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从贵州玉米地方资源和引进材料中收集了多个遗传来源不
教师是人类学习的楷模,是道德规范的化身,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首先必须具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的道德素养,而这种道德应是真实的、人性化的、不虚假,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德才相济,以自身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榜样。倘若表里不一、言行相悖、德才分离、不拘小节、不修边幅,就会损害教师的形象,辜负学生的信赖,误导学生的人格,这无异于传播瘟疫。因此,教师要谈吐文雅、举止得体、行为规范,衣着大方,又不失时尚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