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师的自我职业素养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790434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是人类学习的楷模,是道德规范的化身,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首先必须具备高于其他职业人群的道德素养,而这种道德应是真实的、人性化的、不虚假,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德才相济,以自身合乎道德规范的行为给学生做榜样。倘若表里不一、言行相悖、德才分离、不拘小节、不修边幅,就会损害教师的形象,辜负学生的信赖,误导学生的人格,这无异于传播瘟疫。因此,教师要谈吐文雅、举止得体、行为规范,衣着大方,又不失时尚之美,仪态端庄,为学生树立一个健康、阳光的典范。
  静以修身,淡以养德。“淡泊明志,博学笃行”,不是消极、心灰意冷、不思进取,而是用平常的心态看待一切。“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不理亏地做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但求心灵与人格“谈谈荡荡”的心态。以此引领门徒,感染学生。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是教师职业素养建立的基础。拥有完整的人格,没有心理障碍,还可以使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高昂振奋的精神和轻松愉快的心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教育的质量。
  良好的教育思想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核心内容,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教师的工作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示范性、情感性的劳动。因此,教师拥有一颗真挚的爱心显得尤为重要,教育是爱的事业,惟有爱,才能建立深厚的带有浓厚亲情意味的师生情谊。常与学生交谈,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分享他们的快乐,分忧他们青春的烦忧,这样,学生更愿意亲近自己的老师、也更相信自己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是毫不费力的。也更有利于教师研究学生,把握每个学生的特点,公正对待每个学生,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行为有过失的学生,让每一位学生从老师的尊重和信任里去获得身心的自由。教师的奉献精神、为人师表、爱心、公正、平和宁静、责任精神等等,这些都是永恒的,而不是暂时的,是内在气质的真诚流露,而不是虚伪的矫揉造作,这样学生才能心悦诚服,终身受用,达到“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的教育效果。
  其次,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必备条件,自己不但要有一桶水,更要成为源源不断的自来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努力学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成为教师之需,身教之本,育人之道,须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有比较渊博合理的知识是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学习永远是社会过程,不应抱怨“社会复杂了,学生难教了。”只能抱怨自己“知识陈旧了,方法滞后了。”因此,抱着开放的心态,接纳新知识、转换思维方式,养成开阔的科学视野,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水平,形成一种开放的知识体系态势,才能在教育领域中成为常青树,也才能准确无误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在学生心灵中播下崇尚科学、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火种。教师这种职业,本就没有先忙之分,也没有淡忘之季,更没有中场休息。
  最后,我们说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只有能力才能改变命运。教师自身工作能力的高低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掌握教育的技巧便是我们教师能力的体现。“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怎样才能使学生愿意好好学习,自觉刻苦地从事学习这种脑力劳动,并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成就会给爸爸、妈妈及亲人们带来喜悦是一种高尚的情操,这就需要教师赋予他们的脑力劳动以人情味,即我们常说的人性化、以人为本的真实教育,着眼未来的教育。因此,“小心翼翼呵护学生的心灵,就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苏霍姆林斯基说,“对学生成绩的评定,并不反映对学生道德面貌的评定,违背了这一点,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痛苦。”甚至,会使学生把自己定格在能力差的范畴,对其人生轨迹的走向产生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正如这位伟大的前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所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显而易见,教师教育技巧的娴熟应用会对学生产生终身影响,因而,这种充满高度创造性的繁重脑力劳动的教育工作,还需具有一定的能力素养。
  作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要有一种素养、一种风格、一种胸怀、一种洒脱、一种心态、一种境界;要有一颗平和的、积极的、健康、向上的心面对自己的学生;要有一种“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胸襟与同行相处;要有一种精神、一种担当,为社会培养的不仅仅是学富五车的人,更要紧的是培养一个个心智健全、人格高尚的社会人,教师甘做学生心灵的“牧羊人”。
其他文献
该研究应用农杆菌介导水稻遗传转化体系,将马铃薯蛋白抑制剂基因PI-Ⅱ导入籼稻品种粤香占和T461,最后获得T461转基因株系75个,113棵单株.主要结果如下:(1)根癌农杆菌介导籼稻
集团选择是随机交配群体数量性状遗传改良的主要方法。传统育种是以个体表型值为依据进行选择的,称为表型值选择(PS)。近十多年来,由于分子标记的出现和发展,标记辅助选择(MAS)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目前已提出的数量性状MAS方法主要有标记值选择(MS)和指数选择(IS)两种。前者采用逐步回归筛选与目标性状相关联的标记,由此估计个体的标记值,作为选择的依据;后者是将标记值与表型值线性组合成一个指数,作为选
该试验将存在于克隆载体pLR56中的马铃薯卷叶病毒56KD蛋白基因及3′端非编码区构建到双元载体系统的中间表达载体质粒pROKⅡ中,获得植物转化载体质粒pROKⅡ56,并转入根癌农杆
新课程标准中提到了这么一句话使我深有感触:“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是啊
外研社高中英语新教材在天津市全市范围内已经使用了几年,不少教师根据新课标理念在英语教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有一些教师因为对新课标理念和新教材的要求理解得不够全面和深入,在词汇和语法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在此,我想分别就词汇和语法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外研版新教材特点总体分析  1、遵循“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习者的年龄和认
这天晚上,我正在批阅练习册,却见有一本在我正要写阅号的地方早已写上了一个“甲”字,在“甲”字前面还写了一个英文“pig”。我心里顿时“咯噔”一下,心想:“学生该不会故意骂我吧?”随即翻到封面一看,写着一个女生的名字。我想:“这个女孩我也没多少印象,平时也好像没批评过她,她骂我干什么呢?”再一看这个“甲”字,我想:“是不是嫌我给他平时的评语太低了?”我又翻了翻前面,但以前给她的评语还有好几个“甲”呢
本试验以北92-28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主处理为灌溉,三个水平(以A1、A2、A3表示);副处理为施肥,三个水平(以B1、B2、B3表示)。研究了嫩江地区水肥耦合效应对大豆产质量的影响,为黑龙江省寒区干旱条件下大豆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人为可能调控的位点。试验结果表明: 1.灌溉的效应因施肥量多少而异,施肥量的效应也因灌溉而异。A1处理(不灌水)三种施肥水平的大豆产量虽有差异,但均未达到显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工具性与人文化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在教学中不仅重视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同时也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让他们在学习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在教授知识时,我会引导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通过各种读法培养他们的语感,并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下面,我想从文本朗读、
本研究立足贵州省的气候生态特点和干旱对贵州省玉米生产的影响,综合国内外玉米抗旱研究及贵州玉米抗旱研究的现状和趋势,从贵州玉米地方资源和引进材料中收集了多个遗传来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