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jia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文阅读考查的是学生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和探究能力,学生只要弄清题意,发散思维,掌握一定的解题规律和解题思路,在做现代文阅读题时就能得心应手。现代文阅读题一直以来都是高考语文的重头戏,也是多数学生的软肋,学生往往在现代文阅读题上失分。其实,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在解题时是有规律可循的,并不是靠主观猜测的。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进行逐句、逐段的阅读,找准答题对象,归纳文章中心思想,做主观题时必须在文中找到客观依据。
  一、 合理安排顺序,把握题目关联
  高考现代文阅读的命题角度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理解文章的主旨;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鉴赏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在高考考场上,学生担心时间不够用,压力会很大,因此不能像平时训练时那样从容淡定,常常会出现对文章理解不透彻,甚至误解的情况,这也是阅读的大忌。
  教师在指导高中生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时,要让学生先通读全篇,把握行文的一般规律,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详细审题,带着问题回读文章,归纳答案。在阅读时要尽快进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并画出自己认为重点的词语和句子,为答题做铺垫。其实阅读题的答案往往就来自于文章本身,只要学生能够活学活用,举一反三,认真揣摩,反复领会,就一定能够做出准确的回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出题顺序通常是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所以,建议考生在高考中按照题目顺序进行答题即可,不要进行跳跃式答题,避免在考试中出现丢题的现象。现代文阅读的各个题目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考生要善于挖掘,这样对解题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 利用主旨句,找准突破口
  一篇文章的关键词通常出现在标题、开头句、结尾句、比喻句、连问句、过渡句、反问句等处,文章的主旨句恰恰就隐藏在这些包含关键词的句子里。所以,学生阅读时必须高度重视,尤其是体现作者观点和文章中心的词语。
  在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中,有时候会出现判断正误,这样的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命题者通常会跟学生玩文字游戏,改变句中的定语或者状语,从而改变句意,出现以偏概全、正话反说、因果颠倒、无中生有等现象。当做这类题型的时候,学生首先要找准答题的突破口,也就是找到备选答案中哪个地方是与原文表达的意思不相符的,从而快速地选出答案。
  三、 理解字词意义,明确解题思路
  一般来说,高考语文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不仅仅局限于表面意思,往往会考查更深层次的引申义,这样才能符合考纲的要求,更好地拓宽高中生的知识面。在现代文阅读题中,经常会出现“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述某句话的深刻含义”等类型试题,学生感到无从下手。对此,学生要找到这句话中的重点词语,明确解题思路,透过表面的意义去体会深刻的内涵,然后联系具体语境和上下文,做出正确的解答。学生要谨记命题者既然出了这道题,那么答案就一定会在文中。
  如2010年高考语文湖南卷,现代文阅读《一朵午荷》中有一道题:纵观全文,谈谈标题“一朵午荷”中“午”的含义?这是个典型的“炼字型”题,答题应在本义和象征义中寻找。“午”的本义是指看到荷花的时间是在午后,而象征义则指这朵荷花像时间停留在午后,永远不会凋谢。所以在答题时要全面、准确,既要体现出欣赏荷花时间的本义,还要表达出暗寓荷花的生命状态,在作者心中永不凋谢。学生在答题时要发散思维,从多个维度去思考问题,筛选重要信息,提高解题效率。
  四、 弄清文章结构,理清答题要点
  弄清结构是现代文阅读的基础,从结构和形式入手比较容易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就是说学生把文章结构层次弄清了,就基本上掌握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在阅读文章时要设法找到文章的主线,然后根据主线去弄清各段落的层次。在考试中经常会出现概括题,这类题型主要考查高中生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做概括题型的思路是依据主旨句进行总括,把文章内容具体化;通过提炼要点进行概述,紧扣文章主题。同时,近年来开放性试题在高考现代文阅读中频频出现,以“请谈谈你的理解”为主要表现形式。学生在答题时必须要认真、仔细,语言要精炼、准确、简洁、清晰,突出重点。
  如2010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现代文阅读《她只能活七小时》中有一道考题为:这篇报道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请结合文本新闻背景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要高度重视注释的作用,这篇报道发表于二战期间的1943年8月,曾获1944年普利策新闻奖。答题时要从时代背景入手,好的文章都有时代的烙印。经过仔细分析,就能得出答案要点:对生命的尊重;世间有大爱;在战争年代对人性、爱的期盼。
  总之,在实施了一轮课程改革以后,高考现代文阅读题在题型和考查目标上做了改进和调整,开放性的探究题目逐渐成为了出题的重点,并且具有较高的分值。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不断钻研考纲和教材,找准教学的突破口,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促进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方法,从而为答好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甘肃省临泽县第一中学(734200)
其他文献
<正>近几年,以网络和手机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迅速崛起,对传统纸媒形成强烈冲击。面对严峻的生存现状,一些财经纸媒仍我行我素,报道内容游离于读者"焦点",公式化、概念化、浅
新课标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但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桎梏的同时,语文教学出现了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只求对话的形式而随意解读文本的现象。课堂在倡导师生多元对话、尊重学生个体体验的同时,应该遵循多元有界的文本解读原则。所谓“多元有界”是在肯定阅读审美不确定性与差异性的同时,认为文本阐释是有阈限、有范围的,存在原文本的潜在意义内核,无论是文本内容的解读,还是组织对话
9月24日,全省新闻战线“好记者讲好故事”演讲大赛决赛在石家庄落下帷幕。两天来,47名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新闻工作者,讲亲历故事、谈采访过程、说内心感受。参赛选手中不乏全国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典范,是经过五千年沉淀传承下来的民族精华。正是不朽的古典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色彩,使中国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但是,古诗文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特点与现代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很大。因此,如何培养和提高高中生的古诗文欣赏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师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一、注重诗文诵读,感受作品音韵美  诵读的基础是把字音读准,把韵脚读稳。这要求诵读者能够
<正>现场,事实上就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真实时间和真实空间。人们对现场的感知主要通过对时间要素和空间要素的把握。因此,要使观众通过电视屏幕对现场产生如临其境的感知,出境
一、体育新闻娱乐化概念所谓的娱乐在《现代汉语大辞典》当中的解释则为快乐、消遣之意,也有解释为快乐有趣的活动。国外针对娱乐的解释则是指人从精神层面得到的一种愉悦感,
听、说、读、写是语文能力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然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往往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和说话能力,忽视了语文听力教学,导致学生在听的能力上存在着许多弱点,影响着学生知识的获取和人际的交流。有些学生听课,往往只抓住片言碎语,而不能把整堂课的内容完整记下来;有些学生听教师讲话,往往会在某阶段产生思维“短路”,以致前后内容连接不起来;有的学生听教师讲课,常常“走神”,漫不经心,似听非听,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核心素养”分为四个维度: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在学生的智力结构中,思维处于核心地位。思维是人们进行逻辑推导的属性、能力和过程。《教育的中心目的》一书明确指出:“强化并贯穿于所有教育的中心目的——教育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培养思维能力。”语文思维是学生在读写听说活动中与言语同步展开的思维活动与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与全面发展。  语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