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_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历史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职责。我们的目标是逐步在学生道德素质,历史素养以及底蕴方面逐步提高。初中历史教材是按照新课标的思路和方向来编写的。历史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感受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博大精深的内涵,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做一个有较高素质的现代公民。而爱国主义的价值观正是历史教育中这一目标的很好体现。教育就是反思与行动,爱抚与照料,对话与合作,引导与建构,促进与生长,教育就是互动与相互成全。我个人认为可以从多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关键词:爱国主义 历史教学 文化素养
  首先,以丰富的文化遗产为特征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初中历史教育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方面: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张显传老师认为最佳的教学设计应该达到以下几条要求:必须符合三个面向的指示;必须构想创造性的教与学过程;必须减轻学生负担;必须有新的教学手段与方式。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过度地强调以知识和能力为主来培养学生,但是却没有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引起高度的重视。实际上情感教育是历史教育中的升华部分,最能体现出历史的学科特点。
  中国上下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向人们展现了一幅迷人的画卷。创造了中华民族自身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优良品格和气质,形成了以优秀的历史人物为主、以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为源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文明。外国友人通过这一画卷可以更加近距离地了解和感受中国文化;而作为炎黄子孙,了解祖国的历史、肩负民族的使命,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而历史又是通过无数个生动的人物现象勾勒出来的。从他们的身上感受中国人的风采和爱国情怀,有助于青少年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从骨子里养成这种爱国热情。这是情感教育的核心,通过中国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及生动形象的历史故事,让学生真切感受我们伟大的祖国,作为四大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她所绽放出的耀眼光彩和无人能挡的魅力。这种民族自豪感和优越感就会油然而生。对于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度和优秀的民族。学生怎能不心生敬仰和热爱之情呢?历史学科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思想教育因素,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在德育上有较大提高和发展,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只有营造精彩的历史情景,让学生走进历史,在如临其境的体验中感受历史,才能使历史课堂鲜活起来。因此,丰富我们历史课堂的形式,充实我们的内容,和学生互动,来自心灵深处的一次碰撞和洗礼,就会达到爱国教育的理想效果。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引下,通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不断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适合自己及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学生动了,课堂鲜了,活了。
  其次, 对学生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爱国教育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名扬海内外。提到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这些名字让我们中华兒女为之骄傲。中国的万里长城,锦绣山河,是我们走向世界,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很好的明信片。作为祖国大家庭中版图面积最大的重要成员,新疆这一片古老的热土更体现出了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而坚持不懈的努力。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西汉时期,西域都护府的设置开始,新疆就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管辖。清朝时,设置伊犁将军府统筹管理新疆区域的行政和军事事务。1884年,又在新疆建省。这一切鲜明的史实都说明自古以来新疆就是祖国重要的一部分。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新疆各族人民谱写了新的历史篇章。
  作为新疆的历史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对这篇热土上的青少年培养爱祖国,爱新疆的情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这就是热爱祖国最好的体现。青少年有必要深入了解新疆的历史,民族区域政策等相关内容。我们要通过历史教学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部分。在他们的心中播下热爱祖国的种子,并帮助他们认识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最后,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应该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做起
  那在当今新时期,我们该怎样来对学生开展爱国教育呢?我想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青少年学生究竟可以从哪些方面做起呢?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和文化底蕴;做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人。我想这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来引导他们从现实环境中逐步做起。保护环境从我做起,节约资源从身边做起;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从小事做起。力所能及的事情看似简单,但是如果这些方面都做得比较到位,却是咱们中华民族人文素质的一大进步。这也是为国争光、热爱祖国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一直在给学生强调:爱自己、爱父母、爱学校、爱新疆这就是热爱祖国最好的例子。自己过得充实有意义,父母感到高兴,老师感到欣慰,这样的和谐氛围难道不是学生在用行动阐释爱国主义的内涵吗?历史教学应该时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五四精神,长征精神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从现实中挖掘材料才能够使历史教学活起来,动起来。这样的教学才会让学生真正地体验和感受爱国主义,并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实践爱国主义。
其他文献
摘要:班级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环境。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讲究方法,让班级集体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本文总结了一些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经验。  关键词:班主任;责任感;班干部;德育工作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最基本单位,是教师和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培养人才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集体。班主任
小学数学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与计算能力.数学的逻辑性非常强,并且其也有较强的开放性.因而让教师在教学中容易产生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在教师把握数学的知
摘要:新课程化学实验在教材中的体现方式和目标与过去发生变化,并在地位、探究性、开放性、趣味性、绿色环保、贴近生活等六个方面呈现了新特点,因此新课程下化学实验教学策略必须改变,要针对不同实验类型和不同实验功能探索不同教学策略,否则将无法实现新课程教学理念。  关键词:新课程 化学实验 特点 策略       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
摘要:要想使学生掌握一门技能,就必须放手给他们,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改理念       高中物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学科,但同时又是大多数学生认为很难学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都比较高。然而,相当一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不是很强,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过程很困难,久而久之,就会对物理学习没了积极性。新
研究目的:  通过临床观察及问卷形式记录相关数据,应用医学统计软件计算,得出相关结论,探讨自拟中药行气通便方敷脐对化疗所致便秘的防治作用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该方
高中课程特别强调要使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掌握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收集、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具有基本的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这样的规划下,新的高中地理课程理念确定为: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强调信息技术在地理学习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新高中地理课程目标则
摘要: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关键词:课内外结合、理论联系实际、是非观、生活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小学生
摘要: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适应教育发展和教学实际的需要,以化学教学为载体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热爱生活、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键词:化学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基础教育也在不断的发展实施课程的改革 构建一个开放的、充满生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基础性、社会性、人文性和发展性.为此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的教育将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