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骨干思想状况调查及培养机制研究

来源 :理论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mmyu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2007年起,团中央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重要指示,实施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四年来,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文在对陕西省高校大学生骨干思想状况调研的基础上,对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成绩和问题进行评估分析,建构了实施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长效工作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骨干;思想状况;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1)10-0024-04
  
  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从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高度,抓好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让青年知识分子了解和相信党的理论,在广大青年中培养一大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为贯彻落实这一重要指示,共青团中央于2007年5月在全国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在广大青年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引导当代青年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了解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的成效,推进工作的持续深入和科学发展,笔者就陕西省大学生骨干的思想状况和培养工作进行了调研。调研涉及部属、省属、市属、高职、民办院校共19所,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实际收回447份有效问卷,其中:向参加过培训的大学生骨干发出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200份;向普通学生发出问卷260份,回收252份,有效问卷237份。男生占65.5%,独生子女占56.0%,少数民族占11.5%,党员占42.0%。调研数据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骨干思想状况分析
  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从思想政治素质、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素质、大学生群体的自我评价等方面分析陕西省大学生骨干的思想状况,大学生骨干政治素质总体良好,主流价值观积极、健康、向上,成长成才愿望迫切。各项统计数据显示,大学生骨干的理论水平、思想觉悟和自身素质都普遍优于普通学生。
  1.总体上呈现出三个可喜的特点
  (1)理想远大、立场正确。大学生骨干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他们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拥护和信赖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巨大作用,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充满信心。(参见“表一”)
  问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时,80.6%的学生骨干认为“作用很大”,18.3.% 的学生骨干认为“有一定作用”;在对“科学发展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作用”做出判断时,有84.0%的学生骨干认为“作用很大”,15.0.% 的学生骨干认为“有一定作用”;有46%的学生骨干认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切合实际可以完成”,而有50.5%的学生骨干选择了“奋斗目标较高,经过努力可以完成” 。
  “表一”中三个问题的选择上,选择“非常同意”的大学生骨干比普通学生分别高出19%、21%和15.5%;认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选择“作用很大”的大学生骨干平均比普通学生高出近10%。
  (2)关心时政、视野开阔。大学生骨干积极关注国内外时事、政策,政治视野开阔,政治鉴别力强。调查发现,有97.5%的学生骨干选择了“我关心时事,了解国际、国内动态”,大多数学生骨干对朝核问题,伊朗问题和中东局势,中美、中日、中欧关系等都有了解;有9成以上大学生骨干了解、支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节约型社会等政策和我国的外交策略;对于我国处理台湾问题、藏独问题的政策,大学生骨干也都表示认同和支持。“表二”中,选择“了解”和“深刻了解并支持”的大学生骨干比普通学生平均高出5个百分点。(参见“表二”)
  (3)自强不息、勇于担当。大学生骨干具有强烈的奉献意识,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调查中,当问及“您的人生目标”时,有77.5%的学生骨干和56.0%的普通学生认为“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是自己的最高人生目标;在表明自己对“奉献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这一观点的看法时,有93.0%的学生骨干和84.0%的普通学生表示“非常同意”或“同意”。
  大学生骨干赞同人生价值在于奉献社会,而不是索取,否定“钱越多,人生价值越大”的拜金主义价值观,否定“及时行乐”的享乐主义价值观。调查中,有96.5%的学生骨干认同“个人利益服从党和国家利益”,有93.0%的学生骨干不同意“钱越多人生价值越大”,有70.0%的学生骨干否定“及时行乐”的人生价值观。而对此三个问题的选择上,普通学生的数据分别为88.0%、82.0%和49.0%。
  大学生骨干认同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革命传统。在调查中,有91%的大学生骨干和84.0%的普通大学生赞同“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应该继续弘扬”;有94.0%的大学生骨干和80.5%的普通大学生认同“在新的时代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他们在学习之余,积极参加勤工助学,在锻炼自己的同时减轻家庭的负担,在调查生活费的主要来源时,选择“勤工助学”一项的大学生骨干达到14.0%,比普通学生高了8个百分点。
  2.需要重视的三种倾向
  (1)价值选择上呈现多元化。大学生骨干在看重个人的社会贡献、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强调个人兴趣、自我选择、生活享受等多种因素,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调查显示,当问及个人价值的评判标准时,选择“对社会的贡献大小”、“是否干出了一番事业”分别占到28%和26%,有29%认同及时行乐的看法,择业观上有42%的学生骨干表示“兼顾国家需要与个人兴趣”,有24%的选择“实现自己的人生设计,自我选择”。
  (2)价值判断上趋向实证模式。当代大学生对于价值的判断有着自己的方式方法,往往通过自己以某种方式亲自去获取的认知和情感去判断。大学生骨干也同样如此。他们对待社会现实问题,更倾向于选择实证模式,通过以自己的方式亲自去感知价值客体对价值主体的功能。例如,通过对“是否热爱中国共产党”和“对共产党的整体评价”两项选择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分析,“对共产党的整体评价”和“是否热爱中国共产党”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性分析通过了的双尾检验。大学生骨干通过在社会中对共产党的认知作出评价,根据评价作出是否热爱中国共产党的价值选择。(参见“表三”)
  (3)价值认同与认知水平正相关。大学生骨干对事物的认同与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水平正相关。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而言,大学生骨干了解得越透彻、越深入,就表现出越高的认同和肯定。例如,通过对“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科学发展观对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两项选择用SPSS14.0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科学发展观对建设小康社会的作用”两者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性分析通过了的双尾检验。大学生骨干对科学发展观掌握越多,就越认同这项先进理论的作用。(参见“表四”)
  二、大学生骨干培养现状及效果评价
  1.当前培养现状
  2007年团中央启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并于当年制订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施纲要》,对大学生骨干培养的指导思想、培养内容、培养格局、推进办法、工作保障做了明确的规定。各省、各高校按照这一纲要开启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经过两年的运行,团中央于2009年印发了《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骨干的培养理念、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培养格局和保障机制,对“中国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的具体课程设置予以了明确和细化。各省、各高校按照中央的基本要求,纷纷成立了同类培养组织机构,制定了培养办法,开展大学生骨干的培训。
  以陕西省为例,共青团陕西省委成立了陕西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负责开展省级骨干培养,每年开设一期培训班,培养省级大学生骨干200名,通过专题讲座、交流研讨和专题研究等形式,使大学生骨干进一步提高理论水平、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学习基本的领导艺术、沟通技巧、管理技能以及自我调适方法;通过挂职锻炼、社会调研、志愿服务等形式,引导大学生骨干向基层学习、向群众学习,增加基层阅历,了解社情民意,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树立群众观点,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在实践中运用和检验理论学习的成果。各高校也依托团校成立了相应组织机构,每年开设1-2期培训班,组织实施大学生骨干培训;培训体系也主要包含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2.培养效果评价
  调查显示,有96.0%的大学生骨干认为培训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8成以上的对大学生骨干对培训方式表示满意。(参见“表五”)
  大学生骨干在对现有培养模式比较认同的基础上,也提出了自己的期待和建议。82%的学生认为集中培训时间应以一周为宜, 39%的同学认为培训专题讲座应突出创新创业教育, 53%的同学认为志愿服务应在寒暑假集中时间安排,当问及大学生骨干参加培训最看重哪方面的意义时,扩展视野的选项排在第一位。这些反馈信息对调整和优化培训方案、服务大学生骨干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价值。
  通过调研分析,当前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还需要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培训辐射面不够,各高校每年200-300的培训规模与学生干部的数量不相匹配;二是校级培训的的质量需要进一步提升,尤其是理论培训的的内容缺乏足够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三是省级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影响不够,在大学生骨干普遍认可的基础上,需要在进一步扩大影响。
  三、构建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长效机制
  各级共青团组织长期以来一直在坚持、并且在不断探索大学生骨干培养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培养更多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中,党对共青团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共青团就需要在骨干培养的有效性上认真总结、不断探索和提高:“坚持一个目标,建设两类体系,形成三级格局,构建四种机制。”
  1.坚持“一个目标”
  大学生骨干培养的目标是:在大学生中着力培养造就一大批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的马克思主义者,使他们成长为思想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靠接班人。大学生骨干培养的目标决定着培养工作的性质、内容和要求,是大学生骨干培养区别于其他各类培养工作的本质性规定。因此,培养性质要突出政治性,培养内容效果要突出针对性,培养要求要突出严肃性。
  2.建设“两类体系”
  要建设理论学习体系和实践锻炼体系,并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学习中思考实践,在实践锻炼中检验真理。
  (1)建设理论学习体系,做到“四学”、“四务求”。 “四学”规定了理论学习四个方面的内容,而“四务求”则规定了学习四项内容的核心要求:一是要学马列基本原理,务求真学会用;二是要学党和国家政策,务求联系社会;三是要学重要讲话领导,务求深入领会;四是要学先进人物事迹,务求启迪行动。
  (2)建设实践锻炼体系,实现“三做”、“三深入”。 “三做”是要求大学生骨干树立三种角色意识,“三深入”规定了实践锻炼的具体内容和基本要求:一是要做心系群众的服务员,深入社区开展志愿服务;二是要做科学发展的研究者,深入社会开展调查研究;三是要做虚心好学的实习生,深入基层开展挂职锻炼。
  3.形成“三级格局”
  按照中央精神和各省、各高校的基本情况,大学生骨干培养要形成省、高校及院系三级培养格局,分工负责,分层实施。(参见“示意图”)
  院系级大学生骨干培养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基础环节,由院系团委、学生会负责实施。各院系要通过灵活多样、各有特色的培训,引导一批学生干部,影响一批青年学生,凝聚一批优秀青年。校级大学生骨干培养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核心环节,由校团委、校学生会负责实施。进入“211工程”的高校每年培养大学生骨干应当不少于300人次,其他二本以上高校每年培养大学生骨干不少于200人次,三本和高职院校每年培养大学生骨干不少于100人次。省级大学生骨干培养是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关键环节,有省级团委负责实施。团省委、省学联应当成立省级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每年举办一期培训班,对全省主要高校200名学生骨干精英进行为期一年的集中培训和跟踪培养。每一级培养的优秀骨干再推荐到更高一级的培养机构进行培训,也要推荐到相应的团、学组织进行培养使用。
  4.构建“四种机制”
  (1)坚持阶段培养与长期培养相统一,构建选拔推荐使用机制。突出人才培养的连续性,既要针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学生骨干的不同特点进行阶段性培训,因材施教,同时又要坚持贯穿始终,对学生骨干进行跟踪培养和长期关怀。要制订科学、民主、透明的制度,将具有培养潜质、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的优秀大学生选拔到各级培训学校中,将培养之后的优秀学员推荐到各级团、学组织中进行锻炼,做到选拔、培养、推荐、使用等环节连贯畅通、制度严谨、程序规范、操作透明。
  (2)坚持整体规划与分级培养相统一,构建评价反馈调整机制。要加强对三级培养工作格局的整体规划,做到既逐层深入、连贯推进,又各有侧重、层次分明,使大学生骨干踊跃参加、乐于参与。在阶段性培养结束后,培养对象要对其接受的教育培训进行评价,评价信息要能够及时、准确反馈到培养学校。各级培养学校也要对开展培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合学员的反馈信息进行研究,总结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对培养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3)坚持组织培养与自主教育相结合,构建激励约束和交流共享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学联组织的作用,加强指导,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步实施,又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他们进行自主教育,实现自我发展。要积极为学员搭建发挥才干、经受锻炼的平台,营造重视学生骨干、重视学生骨干培训经历的氛围,使学生骨干在认同和肯定中受到激励,倍加努力成才。要健全大学生骨干行为规范约束体系,通过制度约束、成本约束和管理约束,为处在行为养成阶段的大学生骨干不犯错误、少犯错误、不犯大错误进行防控预警。建立同级培养机构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在借鉴中共同提高。要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将优秀的教材、精彩的讲座等便于集中、能够共享的资源向广大学生骨干开放,集中全省的优势教育资源为大学生骨干群体共同服务。
  (4)坚持普遍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构建齐抓共管和联合培养机制。实施省、校、院系分级培养模式,使大学生骨干培养既覆盖到省内全体优秀大学生,同时又突出对学生骨干的重点培养,针对不同的培养对象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计划。要将大学生骨干培养逐渐纳入全省人才培养总体规划,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不遗余力地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不失时机地搭建联合培养的平台,形成责任明确、齐抓共管、覆盖全社会的工作机制,最大程度地提高大学生骨干培养的实践性和实效性。
  [责任编辑:黎 峰]
其他文献
[摘 要]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出现女性化趋势。近年来,随着农村男性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这一趋势在中西部劳动力转移的大省呈加速之势。由于现阶段农村妇女在农业生产、粮食安全、农民脱贫解困、农民增收及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农业女性化问题。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业女性化;影响;重视  [中图分类号]C913.68 [文献标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中指出,应创设适合幼儿发展的、支持的环境。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既要适合幼儿的表现水平,又要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的有效互动中,大胆地探索,充分地表达,获得各种有益的经验。那么如何创设满足课程实施需要的支持性环境呢?  一、让环境“动”起来  1.灵动:强调参与性,给予幼儿充分自主表达的空间。  重视孩子的参与,鼓励孩子充分与环境进行有效的互动,环境是可
[摘要]转型时期呼唤社会和谐。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社会建设层面合乎逻辑的展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是由政府提出和推动的,并将与社会公众追求社会公平的努力形成合力,实现社会和谐。在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中。作为市民社会重要代表的民间组织起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组织有所发展但仍存在不足,需促进民间组织良性发展,以服务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市场经济;社会转型;民间组
[摘 要]30年前开启的改革开放是推进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国家战略。改革开放的战略起点是突破中国发展面临的发展困境,改革开放的战略目标是以实现国家利益为归宿的发展目标的动态演进,战略途径是渐进式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间接路线”,战略手段是多力并举提升发展效应。改革开放战略的经验在于:战略目标的制定上,坚持阶段性与长远性相统一;战略路径的选择上,坚持重点性与系统性相统一;战略手段的选择上,坚持自主性与
[摘要]人们往往把延安时期丁玲思想与创作的“转向”归因于主流意识形态的规律与整合。这种思路的偏颇在于对时代语境的忽略与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困境的盲视。对革命的真诚信仰,为革命服务的虔诚姿态,试图借助“革命”而克服自身困境、实现知识分子“兼济天下”的宏大抱负,应该是延安时期丁玲“转向”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丁玲;延安时期;转向;革命诉求;自我救赎  [中图分类号]120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
在幼儿园融合教育中,自闭症幼儿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存在着较大的问题,通过观察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互动较之集体教学、生活活动,多发于游戏活动中,其中以区域游戏活动居多,但互动往往不会自然发生,如果教师不进行引导与干预,这样的互动常常不会有效发生。因此,作为融合教育的教师应密切关注自闭症幼儿与普通幼儿的互动,并适时介入,才能真正发挥融合教育的价值。一、游戏中自闭症幼儿与同伴互动的问题  1.研究对象  本
[摘要]陕北地区能源行业当前存在的生态和环境危机以及可持续性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提出了传统的线性经济模式和新型的循环经济模式的如何转换的现实要求。循环经济和陕北能源行业的发展互相耦合是解决当前生态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理想路径。循环经济路径下陕北能源产业模式重点要解决四个层次的问题。  [关键词]陕北;能源产业;循环经济;产业模式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
摘要:公共品与私人品的经典定义为界定医疗卫生服务的属性提供了理论依据,但不能主观地公式化地应用它。对公共品和私人品的区分是相对的,其会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以产品属性相对性视角分析,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经历了从建国初期政府全额预算管理所呈现出的“纯公共品特征”,到上世纪80年代的以市场化改革为主的“私人品特征”,直至2D03年后的“准公共品性质”之变迁。医疗卫生产品的属性定位,影响和决定着医疗卫
课程游戏化项目推进以来,常州市新北区以高质量推进区域学前教育内涵建设与促进幼儿发展为核心目标,以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与实施水平为先导,以推动区域课程游戏化建设为抓手,聚焦问题解决,促进质量提升。立足本区“地域广、农村多、差异大”等实际情况,构建聚焦整体质量提升的区域幼儿园课改联动系统,探索融合推进、协同发展、经验共享的课程游戏化实施途径与策略,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区域适龄儿童接受高质量
为改变幼儿园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教师教之无味,幼儿学之无趣”的现状,我们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并灵活采取各种活动指导策略,来为幼儿口语交际创造一个广阔的互动平台,从而引导幼儿掌握口语交际的有关知识,提高相关技能。  一、创设丰富的活动形式。使幼儿乐于交际  1.“眼到”——看看助说说。在教学中我们安排了一些以看为主的活动,以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帮助幼儿直观、形象地认识事物,使幼儿触景生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