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师,追逐梦想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ly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我有幸在育才中学参加了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数学“数的认识”教学操作指南研讨会,聆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朱国荣等大师的课,我心中是无限感慨且久久不能平静,大师们把自己积累的智慧与经验,以课堂为载体,传递给我们所有走在教育之路上的“追梦人”。
  一、真心热爱学(一)教学中关注学生的真情实感
  吴正宪老师在上“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只需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分数,会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在折一折、画一画、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初步感知分数的大小,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探索的热情。在学生们体会了分数产生的必要性和认识了后,吴老师让孩子用纸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时,孩子完全放开了,一下就离开了老师的预设,而吴老师竟然就跟随这些孩子的操作,放弃了课前的预设,就顺着孩子的操作认识了几分之几的教学,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是轻松和谐的氛围,是充满激情的对话,是心灵和心灵的沟通。
  反观我们的课堂,如果课堂中出现了学生的问答、操作偏离了自己课前的预设,一定会想方设法把学生引回自己课前预设的轨道上来,甚至会批评那些答非所问、操作偏离了自己课前预设的学生,这样一来课堂就不是和谐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会随之消失。
  (二)教学中关注对学生的情感评价
  朱国荣老师在上“数的认识”(总复习)一课时,需要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整数、小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沟通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构建数概念的知识网络。在课堂上,朱老师发现一个女孩子老是低着头,显得非常胆怯、害怕,从不举手。当复习到“在数轴上的一个点除了可以表示这个分数,还可以表示哪些数?”引出分数的基本性质时,那个胆怯、害怕、从没举过手的女孩子居然小小心心地举了一下手,朱老师立即叫她来说分数的基本性质,那女孩子也许是太过紧张,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时竟然忘掉了“零除外”这几个关键字,而朱老师竟然大张旗鼓地表扬这个女孩子。听课的老师们在与朱老师互动交流时提出:“朱老师,那个女孩子明明答得不对,你为什么还要表扬她呢?”朱老师回答说:“一上课我就发现了那个女孩子老是低着头,显得非常胆怯、害怕,我就想,只要她举手我就一定把回答问题的机会给她,只要她的回答有一点道理我就要使劲地表扬她。当看见她小小心心地举了一下手时,我就立即叫她来回答,没想到她回答得还不错,为了表扬她,我就把 ‘零除外’这几个关键字忘掉了。”朱老师话音刚落,台下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反观我们的课堂,往往过于关注知识的严密性、准确性,如果课堂中出现了学生的回答不完善,就会批评他知识学得不扎实,理解得不透彻,或叫其他的同学来补充,根本不会像朱老师那样关注到课堂中的每一个学生,充分挖掘出每一个学生的一切闪光点,对其做出情感评价。
  二、真正把课堂学习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上课的所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真让座,把课堂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他们“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更好地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一)把“讲”的机会还给学生
  上课的所有教师复习旧知时,变老师“倒片子”为学生说;探索新知时,让学生猜、议、评,在关键处、疑惑处、转折处教师再加以点拨,并且考虑同龄人的语言比教师成人化的语言更易于同龄人接受,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凡是学生中有人能回答的,尽量让学生来回答,教师不包办代替;巩固、小结时,也有学生讲感受,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概括;讲评作业时,鼓励学生拿到作业本后,经过自己思考,主动对老师讲错在哪里,怎么错了,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再给予讲解。
  (二)把“操作”的机会还给学生
  上课的所有教师,都重视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要引导他们学会学习,使学生的各方面在“做数学”当中都能得到发展。不管是赖杉老师的问题――思考――分享,还是沈洋老师的单元形成性评析课,他们在课堂上都做到:
  把情境给学生:好奇的眼睛会发现问题;
  把问题给学生:好探究的大脑能想到办法;
  把困惑给学生:好讲理的天性能让思维更缜密;
  把空间给学生:会在分享中品尝到人间的快乐!
  反观我们的教学,对所授知识,尤其是遇到重难点时,总是一讲再讲,以为这样反复强调,学生就能牢固掌握,就会忘不掉。教师就是搬运工,把教材里的内容搬到孩子们的头脑中;学生是等待填充的容器,等待教师向里面装填各种知识;课堂教学只是简单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机械地从书本搬进孩子脑子里的简单操作。
  走近名师,向名师学习,让我们的专业得到不断成长,满怀激情和憧憬追逐教育梦想,在教育路上幸福地行走。
  【作者单位:重庆市江津区西城小学 重庆】
其他文献
在高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优势、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多样化教学内容,已引起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的革命,成为高科技条件下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对于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事半功倍之效。在体育教学中,电教手段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体育知识技能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
根据当前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实现情景教学已经是当前教育发展之需。那么情景教学顾名思义就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继续优化教材中的知识点,根据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设更加活泼,有效的教学课堂。使学生的学习发生在一个更为现实的情境之中,并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在情景教学的模式下更为活跃,更积极。实现情景教学的同时,是小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有一个突破性的进展。  一、实现情景教学,将数学与生活实际相
识字是语文的基础能力之一,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的识字能力不是简单地把生字记住,更要交给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不断揣摩汉字的构字
体育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关键途径,小学生普遍身体素质很好但运动水平较差,分层教育能够实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特色的学生展开教育,全面提高综合教学质量。以下我们就来具体地分析分层教育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实例和重要意义。  1、分层教育基本概念  所谓分层教学,值得是教师以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标准,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在对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制定教学目
本文运用“前后测”,通过对“回声”一课的听课、反思,发现设定准确的教学目标,不断改进自然教学,从而达到“做、想、讲”三者紧密结合。自然课的核心是科学探究,教师应该成为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使教师感到棘手,而且为数不少的学生也对作文有种畏惧、厌学心理。如何使小学生喜欢作文呢?  一、跨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