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复习中的联想教学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ng198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历史复习中进行联想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以及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同时,还可以使历史课上得丰富多彩、活泼有趣,从而增强复习的效果。
  关键词:历史
  复习
  联想教学
  联想是指由所感知或所思考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与之有关的事件、现象或概念的思维过程。记忆必须以联想为基础,联想又是打开回忆大门的金钥匙。历史复习是在学生脑海里已留下了许许多多的“刺激物”(即历史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并且当今历史高考是对历史知识整体性、系统性的考查,是对能力的考查,所以,在历史复习中进行联想教学是可行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分析综合能力和整体记忆能力,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问的内在联系,理解课文的层次结构以及复杂的历史概念体系;同时,还可以使历史课上得丰富多彩、活泼有趣,从而增强复习效果。
  一、整体联想
  历史知识是一个整体,是由点、线、面、体串成的知识网络。如果只掌握零碎的知识,孤立地记忆几个分散的知识点,不可能把历史学好。现代考试要求学生必须抓住知识范围之内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形成历史知识的综合性和整体眭。
  点:是指历史基本知识点。
  线:就是指反映历史事件之间内在联系的线索。
  面:是指反映历史时期或历史阶段的整个内容。
  体:是指“点”、“线”、“面”构成的历史总体。
  二、纵横联想
  历史学科既有纵向联系,又有横向联系,纵横交错,相互渗透,从而构成了既复杂又统一的历史整体。因此,在历史复习中要进行纵横联想,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
  微观纵横联想。要从小处着眼,对每一历史事件探因问果,寻找内在联系。“纵”是要找出某一历史事件的起因与后果。如唐玄宗后期统治腐败引起安史之乱的爆发,安史之乱的发生又标志着唐朝由盛转衰,唐朝衰落又导致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这种混乱政局的出现。“横”是要找出其他历史事件(现象)对某一历史事件的影响与作用。
  宏观纵横联想。要放眼人类历史全貌,找出知识的来龙去脉。“纵”是从时间上找出人类社会发展中各领域各方面的历史现象,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趋势。如由石器到青铜器再到铁器的发展,由“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的发展等。“横”是从空间上找出同时代发生的历史事件。
  阶段性纵横联想。在复习时联想到某一历史阶段或时期的历史知识之间的有关联系,使知识结成有机整体。“纵”是要理出明朗的线索。例如复习唐朝史,我们必须抓住唐朝的建立、繁荣、衰落、灭亡这一阶段性线索。“横”是要搭起整体框架,扩大视野。
  通过纵横联想复习,冲破条块分割,使知识连成一片,有利于深化教材,启发思维,提高能力。
  三、中外联想
  中外历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复习中要将中外历史融为一体,复习中国历史时联想到世界史,学习世界历史时联想到中国史。以时间为轴线,把中外历史现象及其内在联系展现在历史发展屏幕上,通过对比分析,求同找异,强化记忆,加深认识。
  单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一个国家的历史。如复习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时,就可引导学生联想1905年俄国革命。又如复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可引导学生联想同时期的中国史:16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当时中国处于明朝封建统治后期,李自成起义进入河南,提出“均田免粮”口号;1644年,英国克伦威尔指挥骑兵取得马斯顿荒原大捷,开始扭转战局,中国李自成起义攻占北京,推翻明王朝;1645年英国克伦威尔率“新模范军”在纳西比一役,击溃王军主力,内战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李白成起义却在湖北九宫山遭地主武装袭击而失败。这样联想,就加强了对这一段中外历史的识记。
  多国联想。指在复习中联想到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历史。如复习1919年“共产国际”时,引导学生联想:苏俄粉碎协约国进攻,中国爆发“五?四”运动,朝鲜发生“三?一”运动,印度展开民族解放运动,土耳其掀起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爆发独立运动,德国建立魏玛共和国,匈牙利成立苏维埃共和国,协约国召开分赃的巴黎和会。又如复习中国属于反帝反封斗争的“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时,引导学生联想亚洲的觉醒:朝鲜人民反日斗争,印度民族解放运动,伊朗、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非洲人民反帝斗争:埃及、苏丹抗英战争,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拉美人民反帝反封斗争: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
  通过中外联想复习,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四、古今联想
  鉴古察今,学史明理。通过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辩证的观察和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例如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这一专题,首先引导学生联想归纳各朝经济发展原因,统治者采取的经济政策或措施,历代经济发展表现及结果,然后探究规律,启示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经济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强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稳定的政局是经济发展的保障(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稳定则兴,动乱则衰;经济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
  总之,历史复习需要进行整体归纳、纵横串联、中外结合、古今联想,形成一个立体的复习交叉网。这样,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应考能力将会大大增强。
其他文献
情感既是人们学习和工作的动力,也是启迪学生智慧的一种内部冲力,因此,培养情感,并做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以情感人,则是我们应该孜孜以求的一种教学艺术。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呢?以下几种方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巧设悬念诱发感情  诱发感情,这可以说是培养情感的第一步,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教育学》中说过:“每一个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琴师从事于曹琴一样
摘要: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  关键词:初中化学  实验教学  一、围绕实验的
摘要: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在—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以“乐学趣练”为手段,培养兴趣为方式,让“乐”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实际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乐学  培养途径  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是在一定条件的影响下发展变化的。由于这个发展过程时间比较长,而且影响这个发展过程的因素又十分复杂,所以它常有变化反复的现
摘要: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探究解决语文学科的问题为主,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笔者根据教学实践认为,只要处理好设计研究、组织专题探讨和延续性研究这三方面的有关问题,语文学习必能教学相长。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类型多种多样。就其特点来说可以分两大类:其一是专题性研究。其二是非专题性研究;就其内容来
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y=f(x)在点P(x0,f(x0))处的切线的斜率。
摘要: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课堂教学要立足实效性、侧重互动性、体现过程性。在新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如何打造高效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是广大位教师一直探讨的热点话题。本文就此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大潮的推动下,教师的新方法,新思路不断涌现,师生的个性也得到了张扬,课堂教学效果也跃上一个新台阶,那么,我们该如何打造高效自主,多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确保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学习与游戏分化的最初阶段,对生活的了解和道理的认识都是朦胧的、肤浅的。所以,思想品德课要让小学生理解观点、明白道理,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思想品德课“明理一激情一导行”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品德课教学策略  思想品德课是比较系统地、直接地向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的一
摘要:大量经验表明,启发式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方法。启发式教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启发式教学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样学生不仅很容易地理解和接受知识,而且在思考过程中锻炼了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得以发展和提高,以达到教学目的。  关键词:素质教育  启发式教学  思维能力  一、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必要性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把兴趣
摘要:为了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规范课堂教学行为,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科学构建适合我校课堂教学的高效课堂,努力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学校学年工作计划,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关键词:初中高效课堂  教学模式  实施方案  一、模式的基本理念  1、以人为本  首先要从心底里相信并且恪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一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不让一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