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2-000-01
摘 要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为研究对象,对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探讨了我国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基本状况,并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特点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体育 风险管理 策略 学校
学生在学校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体育伤害事故,一些学校在面对可能发生的不利局面总是采用“因噎废食”的消极态度来应对学校体育风险问题,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体育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科研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对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对策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学校体育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体育管理者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对风险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积极主动的风险防范意识,在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经常采取消极应对措施,虽然一些制定了与体育风险管理相关的管理条例,但是缺乏执行力度,这是学校体育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学校对体育的不重视,必然导致体育上的经费投入不足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最后就会造成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不能定期保养、修理和更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学生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器材、场地和设备上进行体育活动发生伤害事故的概率就增大了很多。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体育教师风险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风险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这是导致学校体育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师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因此在工作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疏忽,主要表现为课堂上能不能对学生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和周密细致的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是影响体育安全的重要因素,提高业务能力可以增强对伤害事故的发生的预见性,并正确地指导、帮助和保护学生。
(三)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正处于青壮年时期,正是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的时候,常常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忽略了自身的安全,造成了运动伤害。具体表现为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理卫生常识,主要表现为在体育运动中不遵守比赛规则、不服从指挥、擅自作出高难动作等。同时,有的学生带病上课或在疲劳的情况下参加剧烈的运动,就会由于生理功能下降,肌肉力量较弱、反应迟钝等原因而导致事故发生。
二、学校体育风险发生的特点
(一)风险发生领域广泛
学校体育风险的发生在时间上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其发生空间范围相对稳定。从中小学体育风险的发生领域来看,风险不仅会在体育课堂上发生,也可能发生在学校体育的其他领域,如体育训练与竞赛领域、课外体育锻炼领域、体育设备、器材与运动环境领域和学校体育医疗服务领域等5个领域。其中,52.82%体育教师认为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领域和课外体育锻炼领域最容易发生风险。
(二)风险发生率较高
学校体育风险特殊功能决定了其自身的风险性,无论前期工作做的再好,还是存在有漏洞,风险还会发生。近80%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表示其所在的学校发生过体育伤害等风险事件,65.28%的体育教师强调上体育课或组织体育活动会为自己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三)风险后果较为严重
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前期工作失败以后,风险隐患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其后果比较严重。数据显示,超过65%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表示学校体育风险问题与中小学体育的“缩水”现象之间关系紧密,已经成为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39.81%的体育教师表示学校会限制开展风险性较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体操等)。
三、学校体育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制定出体育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
学校通过积极制定体育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环境下所对应的不同责任划分,同时,要抓好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如要求后勤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平时要经常检查体育场地和器材,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将事故隐患消除在发生前。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的提示与指导等。
(二)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提高工作责任心
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体育教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风险意识和责任心,加强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保护学生身体不因参加体育而受到任何伤害。教师要重视学校体育课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纪律管理,要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和需要,规范教学行为,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强化学生的课堂组织纪律性,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要注重保护与帮助,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通过认真备课,充分考虑到学生体质状况、运动技术水平、气候、场地设备、教学分组、运动负荷等与体育安全相关的因素。
(三)加大对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
学校应该在校园里多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学习、安全锻炼的重要性。同时学校也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其家庭有无遗传病史要有确切的了解,为消除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发生伤害事故的隐患做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对武汉市江夏区中小学开展体育活动的影响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 翟虎翔.我国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D].河南大学.2010.
摘 要 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以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应对策略为研究对象,对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现状展开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探讨了我国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基本状况,并根据学校体育工作开展的特点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体育 风险管理 策略 学校
学生在学校参与体育锻炼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体育伤害事故,一些学校在面对可能发生的不利局面总是采用“因噎废食”的消极态度来应对学校体育风险问题,这种做法严重阻碍了学校体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学校体育风险问题已经成为学校体育科研工作中的重要课题,对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对策的研究迫在眉睫。
一、学校体育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学校体育管理者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对风险发生的原因及预防工作不够重视,缺乏积极主动的风险防范意识,在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经常采取消极应对措施,虽然一些制定了与体育风险管理相关的管理条例,但是缺乏执行力度,这是学校体育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具体表现为学校对体育的不重视,必然导致体育上的经费投入不足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最后就会造成体育场地、器材和设备不能定期保养、修理和更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学生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器材、场地和设备上进行体育活动发生伤害事故的概率就增大了很多。
(二)教师方面的原因
体育教师风险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风险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这是导致学校体育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体育教师普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因此在工作中难免会存在一定的疏忽,主要表现为课堂上能不能对学生表现出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和周密细致的管理,做到防患于未然;另外,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也是影响体育安全的重要因素,提高业务能力可以增强对伤害事故的发生的预见性,并正确地指导、帮助和保护学生。
(三)学生方面的原因
学生正处于青壮年时期,正是血气方刚、争强好胜的时候,常常为了逞一时之快,而忽略了自身的安全,造成了运动伤害。具体表现为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生理卫生常识,主要表现为在体育运动中不遵守比赛规则、不服从指挥、擅自作出高难动作等。同时,有的学生带病上课或在疲劳的情况下参加剧烈的运动,就会由于生理功能下降,肌肉力量较弱、反应迟钝等原因而导致事故发生。
二、学校体育风险发生的特点
(一)风险发生领域广泛
学校体育风险的发生在时间上是不可预知的,但是其发生空间范围相对稳定。从中小学体育风险的发生领域来看,风险不仅会在体育课堂上发生,也可能发生在学校体育的其他领域,如体育训练与竞赛领域、课外体育锻炼领域、体育设备、器材与运动环境领域和学校体育医疗服务领域等5个领域。其中,52.82%体育教师认为学校体育训练与竞赛领域和课外体育锻炼领域最容易发生风险。
(二)风险发生率较高
学校体育风险特殊功能决定了其自身的风险性,无论前期工作做的再好,还是存在有漏洞,风险还会发生。近80%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表示其所在的学校发生过体育伤害等风险事件,65.28%的体育教师强调上体育课或组织体育活动会为自己带来非常大的风险。
(三)风险后果较为严重
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前期工作失败以后,风险隐患会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其后果比较严重。数据显示,超过65%的中小学体育教师表示学校体育风险问题与中小学体育的“缩水”现象之间关系紧密,已经成为影响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其中39.81%的体育教师表示学校会限制开展风险性较大的运动项目(如足球、体操等)。
三、学校体育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制定出体育风险管理的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
学校通过积极制定体育风险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环境下所对应的不同责任划分,同时,要抓好学校体育安全教育,如要求后勤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体育场地和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平时要经常检查体育场地和器材,一旦发现问题,必须及时修复或更换,将事故隐患消除在发生前。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的提示与指导等。
(二)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提高工作责任心
在学校体育风险管理中体育教师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的风险意识和责任心,加强风险管理知识的学习,保护学生身体不因参加体育而受到任何伤害。教师要重视学校体育课教学常规,强化教学纪律管理,要针对体育教学的特点和需要,规范教学行为,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强化学生的课堂组织纪律性,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体育教师在上课过程中也要注重保护与帮助,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通过认真备课,充分考虑到学生体质状况、运动技术水平、气候、场地设备、教学分组、运动负荷等与体育安全相关的因素。
(三)加大对学校体育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
学校应该在校园里多开展安全教育宣传活动,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安全学习、安全锻炼的重要性。同时学校也要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其家庭有无遗传病史要有确切的了解,为消除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发生伤害事故的隐患做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方武.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对武汉市江夏区中小学开展体育活动的影响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9.
[2] 翟虎翔.我国中小学体育风险识别与应对研究[D].河南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