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来源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shang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人在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常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我的课堂教学,也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效果。我认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激发学生乐于探索数学的兴趣,活化课堂教学内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让数学课堂调理清晰,重难点突出,可以及时有效地进行巩固和扩展练习。
  关键词:现代教育 技术优化 中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123-01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人文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主动探究,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就此问题,浅谈一下本人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看法。
  1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激发学生乐于探索数学的兴趣
  数学和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极大地引起学生探讨知识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轴对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课件:(1)咱们的教室。(2)平时坐车时得车轮。(3)教师的门窗。(4)咱们人体也是轴对称的图形。(5)我们学校的教学楼。
  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利用动画,在课堂上只用了短短几分钟时间,就将现实生活中能碰到实际问题的具体情况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了“对称”“对称轴”“轴对称图形”数学概念。这样的数学,不仅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眼、耳、脑等器官,让他们兴奋起来,创造了一个使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索的情境。
  2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活化数学课堂教学内容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一般只重视教师的“灌”,而无视于学生的“学”,不重视实践,置学生于依附地位。在这种教育“气氛”中,学生变得消极、冷淡、厌烦。这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思想不活跃,知识面不宽广,综合能力差。运用现代技术能有效地克服上述缺点,将教材具体化、形象化,并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相互转化,从而使教学内容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情景,交融地再现于教学中,克服了传统教的单调模式达到声画同步的教学效果。例如,八年级数学上册里的《轴对称图形》中,两边折叠后完全重合比较抽象,学生难于接受,我就用多媒体课件显示两边沿一条线对折后完全重合的画面;然后用动画体现对折的这条线,同时向学生说明这条线就是对称轴。这样一来我无需更多的语言阐述,只要借助计算机所显示的图像和动画,便能无声地向学生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示于学生面前。而这种专递又是极有吸引力、有启发性,使学生丝毫感觉不到由于思维产生障碍可能带给他们的心理压力,反而却尝到了成功的教学和学习的快乐,我轻松,学生也放松。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理课堂结构
  在以往的“粉笔、黑板”数学,尤其是在农村中学里,往往会出现“讲了前面,忘了后面”的情况,整堂课下来,条理不清晰,重难点不突出。然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后我们教师会在课前根据教学的需要,把有关教学内容在前后顺序、重点难点、动与静、快与慢、整体与部分之间进行自我控制、链接转换,突出重难点,使平时非常难以讲授的内容轻而易举地让学生接受,显示出巨大生命力。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学生往往对运算顺序这一点掌握不好遇到这样的困扰时,我往往会利用信息技术(幻灯片)突破这一重点。先出示混合运算试题让学生判断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把学生说的先算部分用红色闪烁的线条标出来且配以声音,再现知识点,以此突出重点,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
  4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是人类思维体操”学生是在数学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的。因此现代数学教育特别强调要重视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过程和知识发生过程的展现。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由于受教学技术手段的限制,在这方面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而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达到由近及远、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实为虚的效果,最大限度的拓展教育的时空领域,展示过程,启发思维。运用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可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直观、生动、便捷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构建。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难以理解。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飞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实现由感知—— 表象—— 抽象心理转化,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5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巩固和扩展练习
  数学教学中做练习是重中之重,缺一不可的教学方法和环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练习我觉得是一个非常有效地及时检测学习情况的好方法。首先,它既可以及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以通过一些真实、有趣味的图片或声音,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如果学生的回答正确,电脑屏幕上显示“你真棒”,“你很聪明”等激励等文字或声音,学生立马会兴趣盎然;如果打错了,屏幕中同样会显示“再想想”的文字或声音,也能启发学生认真动脑,这种即时练习既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又知道自己的不足,尤其对于农村的中学生这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其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设置大量练习,容量大,效果好。而且可以设置各种习题,如选择题、填空题、连线题、猜想题,利用动画、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同学们学习兴趣浓,热情高,促进了知识的巩固和深化拓展延伸。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置有层次的问题,提高应用水平和教学能力,让一些成绩好能力强的学生也能“吃得饱”。
  总之,把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中学数学教学中去,发挥其主导作用,创设生动形象的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让学生从繁琐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形成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素质教育实施,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从而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创造力是人的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着重研究和解决基础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是现代教育的突出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陶行知先生说过:“时时有创造,处处有创造,人人有创造。”  关键词:创造力 意识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c)-0115-01  数学学科,作
2岁儿童情绪发展的明显特征是易感性和易变性,他们的情绪非常外露,极易受环境的影响.入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入社会的第一步,环境的改变,使幼儿产生各种焦虑,至使哭闹、烦躁等紧
摘 要:教师的培训对于学科教育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为教师的培训关乎到师资力量和教学力量。因为教师只有不断的充电,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改革。教师的培训也要从学科教育的根本出发,培训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实际性,不能只流于表面,更不能只是形式。  关键词:语文教师 培训 学科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b)-0133-01  由于
<正> 在水泥厂的生料磨车间,对生料进行烘干的热风主要来自回转窑,但当回转窑进行检修或意外停止工作时,为了保证生料磨的继续运转,通常是设置热风炉作为辅助热源,以继续提供
摘 要:本文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背景,介绍了民办本科院校电路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的方法和思路。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在调整课程体系结构、优化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民办本科院校 电路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b)-0130-02  三江学院作为民办本
摘 要:观摩教学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这种活动有别于一般的常规活动,它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活动,并且是向特定人群作正式的、公开开展的一种活动。通过开展这类教学活动,一方面可以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也可以交流教学经验。本文试图通过高校教师在特定情境下的自我呈现的现状分析,找出影响自我呈现的因素,从而提出一些有效地解决方案。  关键词:观摩教学 自我呈现 表演  中图分类号:G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