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元能力 学好文言文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o123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学生“应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如果能激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使之举一反三地学习文言文,以先入知识为基础,利用语感,不断反思,进而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元能力去学习文言新知识,那么文言文的教与学就能轻松许多,同时能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全方位、多视角地进行德育渗透,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将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真正指向学生本身,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言文;元能力;语感;反思
  钱梦龙先生说过:“文言文中的古代书面语,对于本国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母语,而不是外国语。”因此我认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活并利用学生的元学习能力,举一反三,那么学习文言文就会轻松许多,然后在深刻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正确有效的方法进行反复地朗读、背诵,形成文言知识的积累,而量的积累势必会促进质的飞跃,将这种积累再次转化成学生的元学习能力,从而形成学好文言文的良性循环。由此,我们可以把先入的现代汉语知识作为元能力来学习文言文。
  一、利用现代语素的某个义项,解释文言词语的意义
  纵观古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造字四法,汉语字形与字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分析某个字的造字方法,往往可以了解这个字的本义,这本义又往往是文言文中这个字的意义。如“本”字,从构字法看,属指事字,义为“树木的根”。“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本”即是此义。成语是长期以来约定俗成的固定结构,其中某些语素的含义基本没变,其往往就是文言文中这些词语的含义。
  如下列文言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成语中加点的语素的含义是相同的:
  ①“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不速之客”
  ②“飞阁流丹,下临无地”(《腾王阁序》)——“居高临下”
  ③“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贻笑大方”
  ④“学不可以已”(劝学)——“争论不已”
  依次可解释为“招致”、“面对”、“有见识的人”、“停止”。
  也可以利用现代汉语中一个语素的多个义项来解释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如“道”可解释为“路”、“说”、“道理”、“主张/学说”等,文言文中也分别有这些义项的运用:
  “任重而道远”(《论语》)
  “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吾道一以贯之”(《论语》)
  懂得了这些,我们在学习文言文中就可以驾轻就熟,凭借已掌握的语义知识,依据具体的语境,推断文言文的词义。
  二、利用语感能力,学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如果以理论为先导,讲解有关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文言特殊句式的知识,即使教师花费不少时间,讲述大套理论,恐怕学生也会糊涂地牛头接上马嘴,令教师哭笑不得。叶圣陶说过:“学习文言,必须熟读若干篇,勉强记住不算熟,要能自然成诵才行。”课本中的文言篇目,大都要求或全篇或部分背诵。其意在熟能生巧,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尽管初中文言文大都浅易,但基本的文言句式已经接触,若能在高中学习中,有意识地串联一些同类句式,加深印象,加强语感,这对学生掌握并识别文言句式非常有效。
  例如在必修一《始得西山宴游记》里学到“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一语时,教师可提醒学生回忆初中学过的韩愈《马说》中结构相同的语句:“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然后提示学生比较翻译时的相同之处。
  当学必修三《五人墓碑记》,读到“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一语时,再让学生回忆上面提到的两个句子,从而比较句式结构及其翻译时的相同之处,再次加强语感。
  这样,在教师有意识的指导下,让学生直觉地进行效果评价,形成对这种句式的总体印象,在无意识中熟识这类句式,在无意识中发展了自己识别这种句式的能力,然后让学生有意识地进行分析总结,从而掌握这种特殊的句型。于是当学生在必修五《渔父》中读到“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时,就能自主判断出这种定语后置句。
  三、运用反思能力,学习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
  不管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文,语言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无非是话语的表达与理解。我们凭着语感能在不假思索中驾驭语言的各种要素,能对话语中各种微妙复杂的含义及表达效果进行直觉性领悟。然而当语言的表达或理解遇到障碍时,注意力就会转而聚焦到语言上,这时对语言的反思能力也就加了进来。文言文对于习惯于阅读现代文的高中学生来说,阅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文言文词语的用法很多,有活用、通假、古今异义等。光活用就有作动词、作名词、使动、意动等。这些用法给学生流畅阅读带来了许多障碍。所以我们就需要将文言表达的每一重要环节都置于意识的明确控制之下,“读书切戒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宋陆九渊语),从而才能在翻译理解的同时,对这些环节进行构思、监控、分析和评价。这就是反思能力的运用。它是以反馈信息对下一步的话语措施作出设计、调整和决策,其间伴随着反思活动的分析比较、选择排误等一系列认知环节的活动。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若能经常地进行反思活动,就必能找到一些规律性的用法,轻松自如地学好文言文。如“名+名”的结构:
  ①“晋军函陵”(《烛之武退秦师》)军”解释为“驻军”
  ②“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衣”解释为“穿”
  ③“沛公欲王关中”《鸿门宴》)“王”解释为“称王”
  ④“孔子师郯子”《师说》)“师”解释为“以……为师”
  ⑤“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侣、友”解释为“以……为侣、以……为友”
  ⑥“襟三江而带五湖”(《腾王阁序》“襟、带”解释为“以……为襟、以……为带”。
  把以上句子逐一加以反思分析,便可找到规律:在“名+名”的结构中前一名词必活用作动词。
  激活元能力,学习文言文,以先入知识为基础,利用语感,不断反思,举一反三,进而又不断地增强着语感,这样循环往复,文言文的阅读理解能力必能提高。而语言文字理解得越深、越透、越准,思想感情就能激发得越充分,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程度,因此也就能更好地使学生全方位、多视角地领悟优秀作品中反映的真实情感、深刻哲理、思想火花,更能使其受到思想上的感染、情感上的陶冶,进而更好地在教学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优越性,将教育的着眼点和归宿真正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振国.《教育新理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2]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编.《韩军与新语文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一版
  [3]谢利民《教学设计应用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年11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陕西省兴平市华兴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是中专教学课程当中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而向心力则是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及重点。文章从主观及客观两方面分析了如何在物理教学当中引入向心力。  【关键词】中专;物理教学;向心力  一、引言  任何物体在做曲线运动时,其都会受到一个附加的力,这就是向心力。向心力是指质点或是物体作曲线运动时所产生的一种指向曲率中心的力。向心力是一种作用于质点或是物体上的各外作用力的合力,其不是一种独立于各
通过对A115模锻件的锻压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进行调整,最后确定出先按锻二拔长然后再按锻七工艺锻造滚圆模压生产的锻件的力学性能较好,淬火和时效间隔在3h以内最优,且均达到用
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的前沿阵地,而思想政治课则是目前我国学校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应该说,它对培养学生健康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质方面起着其他课程不能替代的作用。然而,必须承认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其实际效果越来越不容乐观。中学生价值观念日益金钱化和极端个人化,同时,传统价值观念的虚无主义倾向突出。另外,近年来,各地都实行会考制度,会考与高考的分离,高考理科不再考政治,会考也把难度降低,考试范围缩小。
首先介绍历年当选的日本年度汉字,进而阐述其产生背景,并从比较的视角对中国的“汉语盘点”作了简要介绍,最后概括了两国年度汉字活动的重要意义。
企业信息系统是现代企业运营的基础平台,数据则是关系到企业自身利益的核心资源,业务连续性和数据可用性是关系到企业生存的重大问题,结合企业数据特点与自身的应用需求,建立数据
中国专利CN 1188819A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在含有无机盐的电解着色溶液中对在其上形成阳极氧化膜的铝材进行电解着色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含有硫酸、硫酸亚锡、硫酸镍和硫酸铵并且
问题情境:如图,在任意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点,顺次连结EF,FG,GH,HE。请判断四边形EFGH的形状,并给予证明:  (学生通过观察、猜想、证明,较为顺利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刚才的问题,大家解决的非常好!利用该问题背景,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绝大多数学生很安静,面对教师的眼神时有些躲闪,少数学生蹙着眉,成思考状。等待了很长一段时间,始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各个学科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力度上都要做出相应的改变。这样的改变使得很多学校无法适应,有一定教龄的教师也很难适应,特别是对于历史学科,这一具有时代特性的科目,要想在教学上取得突破,更是要转变教学方法,完善教学内容,这无疑给很多教师带来较大的压力。本文将对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材内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新课标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做些探析
研究了热轧均匀化退火工艺及热轧终轧温度对低压电子铝箔临蚀性能的影响。
通常镶铸包覆型铸铁缸套的铝合金缸体工艺制造出的缸体需要把铸造时进入缸套和缸套支撑体之间的多余铝合金用机械加工方法去除,耗费工时。本专利发明了一种新的镶铸包覆型铸铁